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

朝哥儿 16万字 318人读过 连载

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欠着儿子的165万房贷,乐风重生到了1981年。前世辛苦上班几十年,到头来就落下俩字:没钱。乐风发誓:一定得留住农村户口。这辈子再也不去城里卷了。不卷房子,不卷车子,不卷孩子,不卷加班,不卷老婆包包,不卷朋 ......
《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是朝哥儿精心创作的都市言情,趣书网小说实时更新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评论,并不代表趣书网小说赞同或者支持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读者的观点。

最新章节:第137章 又来一家卖电器的2301

更新时间:2024-02-28 07:01:36

《都重生了谁还去城里卷啊》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欠着儿子的165万房贷,乐风重生到了1981年。前世辛苦上班几十年,到头来就落下俩字:没钱。乐风发誓:一定得留住农村户口。这辈子再也不去城里卷了。不卷房子,不卷车子,不卷孩子,不卷加班,不卷老婆包包,不卷朋 ...

免费阅读

“二哥,快醒醒,”

乐风迷糊着睁开眼睛,抬头,身前站着一位蓝底碎花布衣的少女,一手握着根剥过皮的苞谷杆子往嘴里送,一手把住他肩膀不停摇晃。

“吃饭了。”

布衣少女边起身,边“咯嘣”一声咬断了去皮的苞谷杆子,像嚼甘蔗那样嚼着吸食甜甜的汁水。

“哦。”

乐风本能应道。——眼前这位少女是三妹呀?

又本能地浑身一激灵,眼睛四下里一睃巡:妈妈,老汉儿,大姐,四弟,幺妹(五妹),——除了婆婆全在场。大家围着饭桌坐了一圈。

这场景太熟悉了。

此时的自己,正窝在灶膛口前的谷草堆里,之前应该是睡着了……

再抬头一望,房梁,房梁上垂着些长短不一的因为烧柴火集聚起来的黑黑的草木灰穗子。房梁和一排排檩子上覆盖着茅草,——连瓦房都不是。

重生了——

“二娃子,”

老汉儿(父亲)乐代山见乐风醒了,冲他招招手,“上桌子。”

乐风无暇前世今生的感慨,先起身上桌落座。

方桌中央一个搪瓷大盆,里边是骨头萝卜汤。

这是妈妈孙桂英的杰作,骨头是一角二分钱一斤,炖一锅骨头汤,先啃光骨头上的肉,再把能嚼碎的软骨吃了,喝完了汤,最后把骨头卖到公社的回收站去,回收价是一角四分钱一斤。——稳赚的买卖。

所以,乐家要打牙祭,就去买骨头回来炖一锅汤。兄弟姐妹们解了馋,妈妈心里也舒坦。

大家在方桌边的条凳上坐着。

“前阵子双抢,累坏了吧,”

妈妈孙桂英见他表情木呆呆的,关切说道,“多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一屋人都盯着老汉儿面前的一小碟子花生米,还剩下最后两粒,老汉儿手指拈起扔嘴里嚼了,再把碗里垫底的一口高粱酒喝光,咂嘴过再长长哈口气。

“吃吧。”

妈妈率先拿起筷子招呼道。

风卷残云般,光盆行动完结。

然后妈妈收碗,将桌面上所有的骨头,包括碎渣都拨到瓷盆里,——稍微晾一晾,还得卖给回收站。大黄狗在桌子底下吐着舌头拼命摇尾巴,妈妈瞪它一眼,犹豫着从瓷盆里挑了块最小的骨头扔给它。

然后大姐乐桃帮忙拿抹布将桌面抹干净。

之后妈妈从里屋拿出一个布袋子来,倒提着一抖,散落一桌“钱财”:

“都在这儿了。”

妈妈说完落座。

幺妹乐荷立起身来,双手扒拉着归整桌上的“财物”:

四十六尺布票。

二十斤零四两粮票。

三十一元七角钱。

望着眼前一幕,乐风不自禁地又是一个激灵。

家里吃骨头汤的次数有不少,但吃完骨头汤后妈妈拿出全部家当来的就一回。

这是1981年的暑假。

这一年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五年,正是这一年,允许初中毕业生直接考中专,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农村娃来说,能够考取中专的话绝不会考虑读高中。

中专毕业后也是国家包分配,直接吃“国家粮”,且读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国家包干,除非有额外的开销外家里什么也不用出,还提前几年免除了家庭供养读书的负担,不香吗。

三妹乐兰就是在这一年初中毕业季直接考取了中专师范专业。在整个三河坝公社今年只录取了两个中专生,需要初中成绩排全公社前三名的才有机会,考取难度不亚于前世的985大学。

乐兰考上中专,这对乐家来说本来是个大喜的事,但正所谓福兮祸所伏,时也运也。

这年三妹乐兰如愿考上了中专,乐风还在县一中读书,暑假后就要去读高三了,并且是寄宿。

大姐乐桃今年高三考大学,没考取,离最低分数线差了18分。本来之前大姐跟老汉儿请求过,如果今年没考上,希望能复读一年再考。老汉当时也是答应了的。

但后来老汉儿变卦了。

就在今晚。

马上就会发生的事。

老汉儿没有答应大姐复读一年再战高考的请求。

也正是因为这事,乐家从此开始分崩离析。

“想不到啊,”

老汉儿乐代山说道,“咱们乐家飞出了只金凤凰,了不得。”

老汉儿拿眼望着乐兰,咂咂嘴,“以后三丫可是吃‘国家粮’的人了,老汉儿心里替你高兴,你妈也高兴,咱全家都高兴,”

又转头望向大家,“你们一个二个的,别闷着,说说话。”

幺妹乐荷一扬手道:“我要向三姐学习。”

四弟乐云也附和道:“我也要向三姐学习。”

“兄弟姊妹几个,就数你最差,”

妈妈孙桂英瞪一眼乐云,说道:“上学期三门不及格,你最应该向你三姐学习。”

乐云一扭头说道:“二哥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考过不及格。”

孙桂英拍一记乐云肩膀:“你二哥最多两门不及格,可没你这么差,而且初三很努力,考上了县一中,你行吗。”

乐风尴尬说道:“我也要向三妹学习。”

最后只有大姐乐桃低着头,没开腔。

这场面对大姐多少有些刺激,大姐毕竟落榜了。

“咱们全公社拢总就考取了两个中专,另一个是瓦窑坝公社的,是个小子,分数比咱三丫还低11分呢,这要照着古时候的规矩说,咱三丫也算是高中秀才了。——三丫是真给咱家争脸呀……”

老汉儿乐代山边说着,边端起碗来往嘴边挨,“呃——酒呢——”

“你不喝完了吗?”

孙桂英没好气说道。

“再上点。”

“没有了。”

“今儿高兴,再上点。”

孙桂英只得不情愿地起身,用竹斗又舀了一两酒端过来放乐代山面前。

乐代山抿一口酒,咂嘴哈口气,继续说道:“这两天我出门在外,谁见了我都冲我竖大拇指,说我教导有方,教出个女秀才来,我说我就是个庄稼汉,除了种庄稼啥也不会,要说教导那也是她妈教导的,——桂英,我说得没错吧。”

“少来,”

孙桂英抬手推一记老伴胳膊,“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糊弄谁呀,三丫是自个儿出息,咱只管跟着沾光就是了,对吧,三丫。”

乐兰低头抿嘴不说话,脸蛋红红的,闷头骄傲着。

大姐乐桃又瞥了一眼三妹,赶紧又收回眼线去。

“三丫,”

老汉儿冲桌上努努嘴说道,“咱家底儿都在这儿了,这些布票得给你做两身新衣裳,粮票也是刚换的……”

“粮票和钱我都不要,”

乐兰抢断老汉儿的话茬说道,“我们老师说了,考上中专就是吃‘国家粮’了,粮票会发的,每月生活费也会发的,都是国家包干的。”

“就算国家发你生活费,身边那也得留点余钱吧。”

“你老汉儿说得对,”

孙桂英补充道,“大姑娘家家的,总得有个花钱的时候,买个发卡手绢啊啥的,听话啊,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呢。”

“我拿5块就够了,剩下的留给大姐二哥,还有四弟和幺妹读书用吧。”

“拿5块太少。”

“那就拿10块,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

“那成吧。”

在乐风前世的记忆里,三妹乐兰上中专后,每月国家补贴17元生活费,26斤粮票,她每月只花15元,还能存下2元零花,之后的五年中专都没再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粮票也存了不少,存好了就往家里带回来。

“三丫的事说完了,该说说大丫的事了,”

乐代山把头转向大姐乐桃这边,“大丫头,原先你跟老汉儿说过,如果今年没考上学的话,打算再复读一年,明年再考,这个老汉儿当时是答应过你的,——眼下三丫考上了中专,二娃子(乐风)接下来读高三,也是关键期,还是在县城寄宿,你今年考分差了点,要是马上又复读一年,这家里劳动力不够啊,——老汉儿想跟你打个商量,复读的事能不能推后一两年再说……”

大姐听完,没言声,低着头,半晌后才轻轻点点头,眼泪一颗一颗落下来,洇湿了桌面。

真实的故事发展脉络是:后一年,乐风考上了大学,老汉儿为了多攒点钱,去采石场做苦工,然后弄伤了腰腿。自那以后,大姐乐桃就永远地失去了复读参加高考的机会了。

后来自己一路勤奋读书,一直读完了研究生,以为可以帮到这个家,帮到大姐,但事与愿违,一来只是拿着份死工资,二来自己也要组建家庭。心里带着对大姐和家庭的亏欠感,越是想帮家里,帮大姐,越是力不从心。最后头顶着“凤凰男”的招牌,走过两段失败的婚姻。

活得也是够悲催的。

“你四弟不是读书的料,”

乐代山继续说道,“推后一两年,四弟可以顶个劳力用了,二娃要是没考上学,也是个劳动力,那时候你再复读,你看,你别哭啊……”

乐风一旁听着,呼吸不自禁地急促起来……仿佛心脏都要蹦出来了一般。

在乐风前世的记忆里,大姐是被迫接受了老汉儿的安排,但终究压制不住心里的委屈,——不愿一辈子在农村窝着,以至后来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家,只在老汉儿过世后才回来过一次,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自己也因为这事的发酵,从此背上沉重的精神及心理包袱,再也没能走出来,以至后来经历的两段失败婚姻都跟此事关联着。

四弟乐云又不学好,屡次犯事,走上了邪路。

幺妹乐荷受不得家庭的压抑氛围,加上从小是由大姐带大的,跟大姐感情很深,在大姐离家后不久,也找着大姐去了,离开了家……最后兄弟姊妹几个,无论事业还是婚姻家庭,没一个顺畅的……

多年以后,乐风回老家来,只见妈妈一个人坐在屋前的坝子里,那份记忆清晰如昨,那份孤独感直接侵蚀到骨髓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先得把家庭经营和睦了,然后做事才能顺风顺水。

自己重活一世,决不能让历史重演,决不能让大姐抱憾终身。

“我不同意。”

乐风举起手,同时腾身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