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发明家

七月下天山 7万字 425人读过 连载

大明:大发明家穿越成大明末代皇太子朱慈烺,可距离大明灭亡只有两年时间了。幸好获得《大发明家》系统,那大明还可以抢救一下。发明改良的番薯、玉米、土豆、水稻种子和化肥,粮食大丰收,大家吃饱了后别再造反了啊。发明燧发枪、 ......
《大明:大发明家》是七月下天山精心创作的历史军事,趣书网小说实时更新大明:大发明家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大明:大发明家评论,并不代表趣书网小说赞同或者支持大明:大发明家读者的观点。

最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胜者为王62

更新时间:2023-09-01 14:08:38

《大明:大发明家》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穿越成大明末代皇太子朱慈烺,可距离大明灭亡只有两年时间了。幸好获得《大发明家》系统,那大明还可以抢救一下。发明改良的番薯、玉米、土豆、水稻种子和化肥,粮食大丰收,大家吃饱了后别再造反了啊。发明燧发枪、 ...

免费阅读

夕阳西下,血色的余晖洒向大地,映照在人们麻木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诡异之感。

京师,德胜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的向城内挪动着。

门口两侧,几十个衣衫不整,脸色腊黄的守卫,好似得了老年痴呆的大爷一般,神情木然的看着。

突然,几声大喝从后方传来:“军情急报,统统闪开……快闪开……”

慵懒的倚在门内的城门官好像耳聋了一般,喊了几遍都没听到,经一个部下的提醒才猛然惊醒,然后连忙大喝道:“快快,快把这些挡道的刁民都轰走。”

听到上官的命令,那些如同木雕一般的守卫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立即凶神恶煞的扑向人群,连踢带打的将他们驱赶到一边,并迅速清理出一条宽敞的大道来。

伴随着一阵战马嘶鸣,几骑腰间挂着一面黄旗的传令兵挥舞着马鞭飞驰而过,迅速从德胜门冲入城内,然后转向东南方向的鼓楼西斜街。

“急报,急报……”他们一边不停的挥鞭加速,一边大声的高喊着,街上的百姓听到后,连忙远远的就避让开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哎,肯定又是官军吃败仗了。”

“可不是吗?越急,败得越惨。”

“莫不是松锦那边出事了吧。”

望着远去的传令兵,不少人议论纷纷,因为身为京师的居民,这种事情他们见得太多了,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越发的频繁。

因此,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从传令兵的喊声就能听出其中的猫腻。

如果偶尔取得了一次胜利,就会直接高喊“大捷”了。

不敢喊的,那铁定是战败了,而且是大败,因为小败太多了,恐怕连报都不会报。

不过,他们对这些事情也并不关心,早已经麻木,随即便迅速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街道又恢复到熙熙攘攘。

传令兵出了鼓楼西斜街后便转而向东进入鼓楼东大街,一路前行到顺天府街,在十字路口南下进入安定门大街,再经十王府街来到与东长安街的交汇处,转而向西,直到在兵部衙门口停下。

没有多久,兵部尚书陈新甲便带着麾下一众职官匆匆进入皇城。

紫禁城,乾清宫。

在正上方“敬天法祖”匾额下的龙椅上,正端坐着一个身穿龙袍,头发花白的男子,他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皇帝:崇祯。

在崇祯旁边,伫立着一个神情严肃的英俊少年,少年的目光虽然盯着面前御案上的奏章,但思绪却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

“我尼玛,还真穿越了,你让老子穿越到什么时候不好?竟然穿越到崇祯十五年,再过两年大明都没了,你让我当这个太子是专门羞辱我的吗?就因为昨天晚上做梦的时候梦到了?可不是刚被册立就醒了吗?”

朱慈烺在心中愤恨的想着。

更让他郁闷的是,崇祯对他这个太子管得非常严,安排了十几个老头当老师,每天轮流讲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除了一些重要的节日庆典,平时没有一点娱乐活动,整天被那些老头环绕,喋喋不休,头都要炸了。

而且,身边连个年轻点的宫女都没有,服侍的只有两个老嬷嬷,整天挂着一张死人脸,脸上的粉都要掉渣了。

真是要吐了,这和坐牢有什么分别?

再想到还要这样煎熬两年,然后连女孩的手都没摸过,就随着这个腐朽的王朝一起覆灭,简直欲哭无泪。

老子究竟造了什么孽,被贼老天送到几百年前来受这份罪,快把九九六福报还给我。

“烺儿,户部侍郎这份奏章,你怎么看?”

“看看看,看个毛线。”朱慈烺正是心烦气躁,直接脱口而出。

崇祯一愣,太子怎会用这种口气和朕说话?毛线又是何物?

正在这时,贴身太监王承恩匆匆进来汇报道:“陛下,陈本兵有要事求见。”

崇祯不由一惊,这天都要黑了,陈新甲还入宫求见,肯定是有非常重要之事,连忙让他进来。

陈新甲踉跄着走进乾清宫,身后跟着几名兵部要员,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伏首悲泣道:“陛下,罪臣,有负圣恩哪。”

崇祯心头一跳,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直接一站而起的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陈新甲微微抬起头,哭道:“陛下,松锦一战,我们,败、败了。洪督师被俘后,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说罢,双手将宁远总兵吴三桂派人紧急送回来的塘报举过头顶。

崇祯只感觉五雷轰顶,连主帅洪承畴都被俘殉国了,自己的十三万精锐肯定受到了覆灭性打击。

而且松锦一失,除了宁远,关外尽丧敌手。

王承恩接过塘报走到御案边时,眼疾手快的一把将身形摇晃的崇祯扶住,连声宽慰。

崇祯缓了一口气,坐回龙椅,颤抖着手展开塘报,里面是吴三桂记述的战败经过。

十三万大军,损十万众,只有三万残兵退守宁远。

看到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数字,崇祯只感觉心头在滴血。

塘报最后提到,从锦州逃回来的人汇报,洪承畴被建虏押往锦州城北的营盘里,并被处死,并说“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

崇祯心里很是欣慰,总算保住了最后一丝颜面,他站起身,悲痛的道:“洪卿,国之柱石,千古忠臣也。”

陈新甲连忙跟着道:“陛下,洪督师虽败,但其忠可表,其勇可嘉,请陛下下旨优旌,以慰幽忠。”

他这么急切的想要表彰洪承畴,是因为洪承畴战败,和他不停催战有不小的关系,现在宣扬一下洪承畴的忠勇,也能够推卸一些责任。

崇祯深以为然,连忙点头。

正在这时,一直默默看着的朱慈烺突然出声道:“父皇,此军情有误,洪承畴根本没死。而且,他还会向建虏投降。此等贪生怕死之辈,应痛斥才是,岂可优旌?”

他的话音一落,在场所有人当场石化,乾清宫的气氛也瞬间变得诡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