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小笼包(1 / 2)

但李若遗感觉的是老板更喜欢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不繁忙,也不清闲的过日子,过是老板选择的,日子无论如何都是走着的。

小笼包最早源于北宋时期的京城开封,当时被称为灌汤包。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售卖,称之为灌浆包或灌汤包子。后来在各地得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口味。

近代小笼包真正成形于江南的常州府。小笼包这个种类本身是衣冠南渡时在江南承传的中原美食之一的汤包(及灌包)在经过江南地区的制作改进而来。现代小笼包与北宋时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汤包子”有着传承上的渊源关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灌汤包子系出同门,千百年来传承一直没有断绝,并在各地得到了创新和发扬。

这道美食的特点包括皮薄馅大、汁多味美、肉香四溢。李青小笼包,每次掀开竹编笼子,一个一个的小笼包饱满丰润,面料上没有油腻,保留是大麦磨成的面粉沁香。

小笼包上皱褶均匀,如果端起的时候不小心晃动,甚至可以看见小笼包犹如小白兔一样摇晃,水嫩居然可以形容小笼包。

随着竹编带起的蒸汽,小笼包泛红的面皮上满头大汗,冒着香气,垂涎欲滴,白嫩的肌肤上带着芙蓉水珠。

吃面点,地道是馅料,小笼包一般都是猪肉馅,但猪肉的膻气总是会破坏面点的麦香,调和一个好的馅心是小笼包的关键。

李青的小笼包肉感筋道,富有嚼劲,肉筋道主要是剁肉的技巧,切,砸,合,每一道工序见证的是厨师的功底。

肉咀嚼久就有回甘,搭配着面皮的柔嫩,每一次咀嚼都是一种享受。

馅料的搭配着香菜,伴有小葱增香,细碎的小葱也不喧宾夺主,是如水一般柔顺调和猪肉膻气,配合生姜去腥,单独的生姜味辛辣。

搭配在一起,互相弥补着互相的缺点,整合在一起,口感上咬下去汁水流淌而出,带着馅料,面皮一块品尝着,也不像馒头包子那样让人口渴,而是生鲜的滑嫩,微微的油水不腻人,让面皮更滑嫩,馅料的汁水在味蕾摊开,口齿生香可能就是描述吃小笼包的吧?

“李老板,来上四笼小笼包,加两杯豆浆!”李若遗终于排完队伍,开始点餐。

“哟!这么多,还是年轻人好,能吃是福!”李青笑道。

李青是标准的厨师模样,微胖的身体,圆圆的包子脸显得憨态可掬,平白增添几分亲近。小眼睛笑起来总是眯成一条缝。

“来,拿好,趁热吃哈!”李青熟练地打包好四笼小笼包,装好两杯豆浆。

这豆浆是李青家自己石磨而成,每天傍晚关门后,李青不是马上休息,是先准备明天的食材。

汉乐诗中写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记载着最开始豆浆制作方法。这有别于西方畜牧文明,奶制品丰富。

我们独特的农耕文明一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现在生活的痕迹,思想的观念上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农耕文明的影响,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的。

李青制作豆浆是当天晚上就把黄豆打碎成两半,用颠簸过筛去皮,泡发在水里,泡上一晚上。

第二天赶早,取出泡发的黄豆用研磨机研磨,古法上是用石磨,现在随着工具进步,研磨的工序也更精密,精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