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大学那几年(1 / 2)

那年,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面黄肌瘦的年轻人,背上了刚刚花了几块钱买来的新背包,离开了家乡,离开父母,他要到离家五百多公里的大城市上学了。

学费是父母七零八凑,东借西借才勉强凑够的!交完学费,他看看口袋只剩下150块了,这是他这个月的生活费了。

宿舍里,同学们的父母忙着给孩子铺床,还不断的给他们塞钱,嘴里说着父母不在身边了,不要舍不得花钱,食堂的伙食如果不好,就到外面的餐厅吃。

黎志国静静地做在床上,第一次感受到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要知道,父亲在林业站做临时工,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块,但同学的父母给他们的零花钱都是好几张百元大钞。

看着自己打着补丁的衣服,还有那双都是老茧的手,黎志国不自觉的缩了一下手,一阵莫名酸楚,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改变这种贫穷的现状。

九十年代,广西学外贸外语的人不是很多。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所以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么偏门的专业,毕竟这个专业毕业的,如果没有背景,进不了外贸厅,只能外出打工了。

黎志国不愿意大学毕业后再回到贫穷的小乡镇,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毅然填了这所大学的外贸英语系,他要在这里学一身本领,毕业后南下广东。

学校的食堂的菜品还是很丰富的,有清蒸鲈鱼,辣椒炒牛肉,鸡蛋肉饼……这些对于一个月只有一两顿猪肉的他来说,那是太有诱惑力了!

每次到食堂打饭,看着各色各样的荤菜,他都紧紧的抓着自己的口袋,他很清楚自己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三元。

黎志国每天下课几乎都是最后一个到食堂,每次到食堂打饭,他都会说:“阿姨,给我打二两饭。”

打饭的阿姨翻了一下白眼,再问一句:“二两吗?”

黎志国:“是的。”

打饭阿姨:“三角。”

然后他又走到打菜的地方:“来一份豆腐,一份青菜,能给我淋一点肉汁吗?”

打菜阿姨:“可以的,一共九角。”

回到宿舍,找了张小板凳,坐下来,安静地来到一个角落,津津有味地吃着。

“黎志国,今天又是吃二两啊!我们都打四两饭,你就吃这么点,够吗?”一个同学问道。

黎志国笑着说:“够了,吃多了中午睡不着。”

“这么省干嘛?你看,你打的都是素菜,我们中午要吃两份荤菜,两份素菜,这样的分量刚刚好,小心你营养不良。”另一个同学说道。

黎志国:“没事,习惯了!”

晚上,同学们都去打饭了,黎志国洗完澡,几个同学在宿舍的餐桌上吃饭,看到他从洗手间走出来,好奇地问:“黎志国,你吃饭了吗?”

黎志国:“我肚子不饿,等晚自习下课,我去打个老友粉。”

“哦,下午体育课你都肚子咕噜噜响了,昨天足球课你还晕厥了,校医说你营养不良,低血糖,你忘了?”另外一个同学说道。

黎志国:“嗯,我会注意的。”

晚自习下课铃声还没响,黎志国就拿起饭盒朝食堂跑去,食堂每个晚上有两个阿姨卖老友粉。

黎志国:“阿姨,来三两老友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