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量子生命1.0(1 / 2)

地球。

教授正在焦急的等待,他不知道等来的会是什么结果。当反重力飞船稳稳地降落在量子生命实验室外的大草坪,当夏雨泽他们两个完好无损地走出飞船的时候,教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会议室中,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在一片陨石袭击后的狼藉中,十几个处于昏迷状态的身着宇航服的人被抬上了月球车,驶向了那个带有巨大的“MORE”标志的建筑。接下来就是在一个实验室内,一个个子不高、棕色头发、鹰钩鼻子大大的人指挥着把一些处于昏迷状态、肤色各异的人抬上实验床铺,并逐一连接脑机。

夏雨泽认了出来,屏幕上的这个指挥的人,就是不久前他在月球上见过的那个大鼻子。

“鲁义,还有补充吗?”教授问那人。

“原来他的名字是鲁义。”夏雨泽对这个名字隐隐约约有些印象,但仍然记不起来。

“这是参加科考的科学家名单,一共15人,来自于7个国家,您看。”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纸文件,上面有夏雨泽的名字。

“小雨,你还是鲁莽了。”

教授紧接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夏雨泽讲了一遍,夏雨泽这才意识到,他的这次冲动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10年前,世界上几个主要量子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差不多在同一年内先后出现了自主意识,尽管很微弱,但对于科技来讲,却是革命性的突破。”

“这个所谓的‘自主意识’怎么定义呢?是通过了图灵测试?还是其他?”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夏雨泽明白“定义”的重要性。

教授解释道:“通过图灵测试与出现自主意识并没有等价关系,即使20年前的高阶人工智能也完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但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大数据,并通过给定的模型进行训练与模拟,虽然模型可以不断优化与升级,数据可以不断增加,训练可以持续进行,但人工智能却无法超出模型给定的范畴,无法超出程序逻辑。”

“但自主意识却并非如此。自主意识要求超出机器设定的模型与逻辑范畴,形成自我认知,自我判断,以及对外部感知的自发反应。”

“我还是不大明白,您说的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发反应,有没有判断标准?”

“有标准,也没有标准,这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简单来说,如果机器的输出出现了超过模型、逻辑、大数据及训练之外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存在自主意识。也就是说,哪怕是高阶的AI也要听从人类的指令,可如果机器存在自主意识,那么某些输出内容将在人类的指令之外。而自主意识恰恰是生命的典型特征。”

教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们发现,所有出现这种自主意识的量子计算机中,量子比特的数量都在100万以上,甚至我们可以认为,100万个量子比特就是从AI进化成生命的奇点。大家把这种生命现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生命实体定义为量子生命。”

夏雨泽有些惊讶,但这并没有超出他的理解能力,他甚至觉得量子计算机产生自主意识和他设计的火星气泡间隐隐有着某种联系。他没有打断教授,继续听教授讲解。

“这个事情的出现,政客们嗅出了一丝危险,还有一丝机会。就像当年的核裂变刚刚出现时的情况一样,他们意识到,又一次的社会重大变革即将到来,而且,这次的变革可能是史无前例的。毕竟这个情况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可控性尚未可知,如果任其发展,社会伦理与人类安全均会存在无法预知的风险。”

“世界主要大国经过几轮谈判后,针对‘量子生命’共同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在一年内,各国纷纷立法,禁止私人实验室的进一步研究,相关实验必须纳入中央政府或是联邦政府的管控之中,并只能在国际公约明确划定的界限内进行,任何进展需要及时在缔约国之间进行通报。最重要的一份公约就是《限制量子生命国际公约》。”

“有意思的是,平时效率极为低下的各国政客们,在这件事上,效率出奇的高。”

“然而,无论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还是出于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考虑,各主要国家并没有停止对量子生命的科学研究,只是由公开转为秘密进行,没有任何机构或科学家会发表与此有关的论文,传媒不再披露相关消息。我们也不例外。”

“鲁义成为了我们第一个实验对象。他曾经是国家量子计算中心实验室的科学家,是你的学长,也曾经是我的学生,博士阶段他选择了出国,在伯克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在量子生命出现端倪的时候,他兴奋地与我分享。”

“他认为,星际航行只有通过量子生命才能够摆脱我们这身皮囊的束缚,未来的星际时代一定是量子生命的时代。后来,量子生命的研究被禁,他的兴奋变成了悲伤,酒精成了他如影随形的伙伴。等到我们计划在暗中重新启动这个研究的时候,他不幸已经罹患脑癌、肺癌,并且转移到了肝脏以及骨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