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汪直的困境与倭国乱局24(2 / 2)

但这些方面的成就,本质上和宋徽宗并无二致,他因为重用文治派的相良武任而导致武治派的反叛,嘉靖三十年,在武治派的拥戴下,统兵大将陶晴贤以不愿意见到本家衰落为理由,悍然发动下克上叛乱,大内义隆事到如今才发现自己已然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于是在略作抵抗后就逃到了大宁寺。九月一日,大内义隆于长门的大宁寺自裁,享年四十五岁。这件事被后世称作“大宁寺之变”。

陶晴贤在弑君之后,又请来了大内义隆的外甥,也就是大友义镇的同母弟,大友晴英来担任大内家的家主,并将其改名为大内义长。

作为交换,大内家将自己在北九州的一部分势力,转交给了大友义镇。本质上讲,陶晴贤也不是什么好鸟,照样为了私利出卖本家的利益。

而大内家内乱,给了毛利元就崛起的机会,毛利打着为大内义隆报仇的名义,拉拢了一大批反对陶晴贤的势力,开始了快速扩张。

大内义隆死后的第四年,忍无可忍的陶晴贤,于嘉靖三十四年,领兵两万五千,在严岛和毛利元就的四千兵马展开决战。

却不曾想到,五倍于敌的大内家,竟然被毛利元就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陶晴贤兵败身死。

虽然这对于大内家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噩耗,但对于本就是傀儡的大内义长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如今大内家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内义长却是斗志满满,朝气蓬勃。

蒋洲对于这样的乱局,也是完全看不出头绪来,不过他感兴趣的是,由于倭国各地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所以有大量的民众或武士沦为盗匪,武士的本质,其实是地主。一旦他们所追随的大名主家战败覆灭,那么武士就有可能失去土地,继而成为破产浪人。

贫苦的渔民和盗匪,以及失去领地的流浪武士,有一部分继续活跃在本土打家劫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流窜去了大明的沿海,和华人海盗勾结合伙,成为了所谓的“倭寇”。

足利幕府正常运转的时候,日本其实没有这么多盗匪、流民、破产武士。如今秩序崩溃,不仅祸害到了自己,更是连累了到了大明头上。

如此一来,蒋洲对于倭患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倭寇不止于九州岛本身,由于全日本战乱,流离失所的倭人,远比之前预想的要多很多。整个九州岛再加上靠近九州岛的本州岛西部,甚至是四国岛,都是倭寇的兵源地,为海盗集团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想到这里,蒋洲也只能哭笑不得,使劲摇了摇头。现在情况就是这么情况,你除了和大友家等强力诸侯合作以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同时,蒋洲也听其他人说起,大内家掌握着一座银矿,名叫石见银山。如今大内家势力衰败,石见银山落到了尼子家手里。但尼子家和若狭商团合作密切,并不理会汪直和他的盟友博多商团。

但不知道为什么,汪直非常需要银两,可能是需要在大明采买货物吧,不仅要得急而且要的量也非常巨大。蒋洲也有点好奇,汪直为什么需要如此海量的白银,他的贸易额有这么夸张吗?

反正听别人讲,最近汪直因为缺乏足够的白银货源,成天急的跳脚,这倒是让蒋洲心中起了别样的想法。难道说?正是因为汪直最近碰到了一系列困境,所以他才变得这么好相与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