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杨继盛之死(1 / 2)

刑部监狱之中,不分昼夜,在上头的叮嘱之下,值夜的狱卒,掌了灯前去查看那个之前在诏狱挨了一百棍的重犯。

被皇帝金口玉言,让“好生打着究问明白来说”的杨继盛,在这深夜时分,安静的处理着自己的伤口。

见狱卒前来,杨继盛笑说道:“来的正好,可否行个方便,借点灯火于某家?”

许是慑于杨继盛的气度,前来查看的狱卒欣然从命,在旁掌灯借亮。只是过了片刻之后不由呆了,掌灯的双手也渐渐颤抖起来。只见杨继盛拿着碎碗片,一点一点将腿上的腐肉连带筋膜一并剜去。其沉静专注的神态,仿佛是在从容地雕刻一件物品般。

看见被吓得近乎昏厥的狱卒,杨继盛反而展颜一笑说:“是否骇着了你?没有吵着其他人休息吧?”

此情此景,让值夜的狱卒下意识咽了咽唾沫,感觉哽咽不已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摇头。

杨继盛见状,又自顾自的继续处理起伤口。沉默了片刻,方才悠然叹道:“忽然而死,忽然而生,如睡又醒,人之死生固甚易也。”

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才子,赤胆忠心的硬汉。

在四十岁那年,被轻易剥夺了生命。

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张经和李天宠,这三者,在时人看来,皆是被奸佞进谗言所冤杀。

临刑前,杨继盛口占一首绝命诗,慨然吟道: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燕赵之地的悲歌,呜咽奏起。燕赵之地的侠气,又一次飘零。

嘉靖三十四年的深秋,似乎因为杨继盛的死,显得格外萧瑟。杨继盛死后不久,他的妻子张氏,也上吊自缢随之而去了。那个他特意叮嘱,自己出事以后千万不可殉死的爱妻,终究还是无法忍受失去他的痛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违背了彼此之间的承诺。

那年,还在国子监读书的杨继盛,偶遇了邻村张秀才家的闺女,就深深地为之吸引了。

他魂牵梦萦,辗转反侧,于是后来找着机会,就拿着笛子,吹了一阙由琴曲改编而来的凤求凰。

不知曲中深意的张氏,只是爽朗的笑着告诉他,他吹的笛子,很好听。

心中激动,却表面憨笑的杨继盛,只会笨拙的告诉她,既然觉得好听,那他以后就多吹给她听。

就这样,他打听到了她的闺名,单名一个贞字。

回到国子监的杨继盛,魂不守舍的样子,终究被过来人徐阶所发现。

向前来探询的老师吐诉了衷肠,徐阶笑着告诉他,要勇于把握机会。

只是囊中羞涩,食不果腹的杨继盛,并没有迎娶她的物质条件,只能悒悒叹息。

这个时候善解人意的徐阶,给他送来了二十两银子,让他作为迎娶心上人的聘礼。

“老师有赐,怎能推辞?实在过意不去就给他赶紧考中进士,拿俸禄还钱!”徐阶吹胡子瞪眼,暴躁打断了杨继盛羞涩的推让。

后来,同窗挚友们听见了这个消息,在徐阶的号召下,大家又七拼八凑了三十几两银子,为新婚的小两口置办了家当。

这个自小贫寒,被继母虐待的苦孩子,方才真正拥有了一个家。新婚当天,不由潸然泪下。

两个人自此相互扶持,努力的生活着。杨继盛终于考中了进士,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金陵繁华地,也见识到了什么是边塞风情。

那段贬谪狄道的日子,反而成了最为无忧无虑的时光,有时候真想将时光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杨继盛带着两个孩子学习骑马,张氏在旁焦急地护着,生怕莽撞的杨继盛把心头肉给摔下马来。

最终,他决定践行自己的理想。而她,也只能选择默默的支持。只是眼角的泪,却总是忍不住在流淌,却依旧笑着告诉他,家里一切有我。

杨继盛下狱之后,张氏屡屡试图给他送来药食衣物,却常常被阻挠。无助的她,只能紧紧看顾住他们的两个孩子,夜半双目无神地看向上方,直至天明。

后来,在徐阶的帮助之下,写出了陈情书的张氏,跪伏在巍峨宫阙之外,泣血求情,愿意拿出自己的生命,来换回自家夫君的一条活路。

只是,一切都成了徒劳。看着那个鲜活的爱人,那个喜欢给自己吹笛子的农家青年,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再也无法忍受的张氏,只能选择违背了他们之间的诺言,用死亡来逃避那种无时无刻的锥心之痛。

或许,只有跟他一样的归宿,才可以在彼岸,找到他的踪迹。

只是苦了两个孩儿,他们终究都有愧于亲生骨肉。自己还真是自私,辜负了他苦口婆心的叮嘱。

算了,等找到了他,再跟他请罪吧,不知道他会不会原谅我……

这是张氏丧失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十一月,朔风残月,月如钩。

高楼上,张居正对着滚滚江水,撒下了一杯酒,哀声说着仲芳兄一路走好。

家园中,徐阶举起了酒杯,朝明月遥敬,心中默默说道:“杨仲芳,你的仇我非但会给你去报,更会让所有人都记得你,让你百世流芳。”

一轮明月,此时有缺,终也会圆。一时乌云遮蔽,也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