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程(1 / 2)

虽然从严嵩这里拿到了些药材,但顾氏的病情依旧不见起色。从本来的虚弱咳嗽,发展到了气若游丝,咳血昏迷。本来张居正对太医还是非常信任的,但自此之后不由严重怀疑太医院的整体水平。于是开始请民间的大夫们瞧了,但病情已经发展成了这样,除非华佗扁鹊再生,不然谁又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如此缠绵反复了两个多月,顾氏还是油尽灯枯了。张居正心丧若死,顿觉在北京城已是了无生趣。见张居正颓丧成了这样,徐阶也只能建议借着进士返乡给假的朝廷制度,让他出去换个环境散散心,以此排解丧妻之痛。

刚好,那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何心隐,也要离开北京返回江西老家。刚好两人路上可以相互结伴,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

张居正本来还打算拒绝,不过徐阶说毕竟张居正有着官身,可以调用驿站的车船人马。不如与何心隐一个方便,且带上他,算是与人为善了。

最后,徐阶还特意叮嘱张居正。最好把自己家的女儿带上,不要寄养托付到他人家中。他徐阶也是幼年丧母,父亲曾经到外地为官,就把自己寄养到了一鲍姓人家去,从七岁到十二岁整整五年时间,徐阶就这么被父亲遗忘了。故而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阴影,至今不能忘怀。

张居正很快走完了程序,准备告假返乡。雇了一辆马车到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通州,再一路乘船前往南京。之后多花点钱坐上脚踏车船,即可沿长江逆流而上返回江陵老家了。

不过张居正不打算这么急匆匆的返乡,毕竟与当年进京赶考不同,闲来无事不如多走走看看,也好转移自己难以忘怀的悲痛之情。

此时赶往运河的马车里,不仅仅有张居正父女,更是有何心隐在内。张居正心情低落故而谈兴不高,何心隐也识趣的不多加攀谈,只是有意无意在打量张居正的独女。张居正的女儿此时五六岁的样子,眼神灵动但神色恬淡,这个孩子身上少了同龄人该有的天真烂漫,反而多了一种成年人都少有的漠然。

被何心隐打量,小姑娘也并不在意。只是张居正有些沉不住气了,反而开口问道:“不知夫山先生看出了什么?小女性子一向恬淡,从来不多说话,叫郎中看了,也不见有什么病症。”

何心隐只是微微一笑说道:“贵人语迟,天资非凡。”

哪有为人父母不喜他人夸赞自家孩子的?更何况自家女儿性格如此古怪,本就让张居正心中有些忧虑,毕竟爱妻留下的独女是自己目前难得的慰藉啊。因为有些在意何心隐此言的真假,张居正较真的性子不由发作,于是便问道:“不知夫山先生从何看出,是相术、观言行、还是望气?我想总归不是八字子平,毕竟先生还不曾知晓小女的生辰。”

对于张居正一问到底的态度,何心隐也不以为忤。反而坦然告诉他,大体是从麻衣相术中得来的看法,但也杂糅了其他技巧。他受到乡人的影响,自小也算是学了些堪舆相人的皮毛。江西南赣之地,山峦叠嶂,其间颇有奇迹。自唐时出了一个奇人杨救贫(杨筠松),成为了大唐的国师。两宋之交又出了一个赖布衣,颇有灵异,至今其传闻依旧口口相传于赣粤之地。据说本朝的诚意伯刘伯温,于堪舆术数方面,也是杨筠松一系的门人。

江西的风水先生闻名于天下,而南赣周边的术士,更是江西术士中的佼佼者,可谓是龙虎山的符咒,岭北道的罗盘。

骤然遭遇家中生死巨变,此时张居正对于怪力乱神也不怎么排斥了,听到何心隐谈及了江西的奇人逸事,不由勾起了兴趣。从附和倾听,渐渐变成了你来我往的交谈,不知不觉间,张居正沉郁之气散去了不少。

张居正谈兴上来,从神鬼拓展到了佛道,好奇心又开始发作,便问何心隐说:

“家母笃信佛门,小弟我也受了些熏陶。闲来无事之际,算是读了些佛经。尤其是唐译本的八十华严,小弟反复读了许多遍。经中那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私以为可做至圣先师弘毅之说的最佳注脚。不过华严宗讲唯识,认为三界虚妄,但由一心做。又说,万法唯心,心识一体,敢问这与阳明先生的心学,究竟有何异同之处?”

“也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既然太岳兄问到了,那我就把自己的浅妄见解说一说,姑妄听之罢!”何心隐想了一想,才认真说:在佛门看来,心与识是近似的说法,但都是不究竟有漏的,即是有分别心。而心识的上面,还有一个无妄想分别的“智”存在。无分别智,即是无漏真如。

而阳明公所谓的“心”,与佛门的心识不同,更加贴近于佛门“真如大智”的境界。心识与理学之理,算是一个层面。致良知与真如自性,阳明之心与如来之智,可以理解为大体互通的境界。

而不同之处在于,佛门是讲发出离心,是出世之学。故而识与智,是矛盾对立的,识是有妄的,智是无妄的。故而转识成智,是需要蜕变革除第六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进而依此转化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

而阳明公讲的是入世之学,故而心与理,是统合共融的,正是所谓心即理也。心能统摄指使理,理可辅弼开阔心,有如君臣一般。佛门视六根为六贼,是需要破除的。阳明则视理为心之臣,只要能平衡收服,就是可以为我所用的。

在我看来,理学犹如小乘佛法,而心学则是大乘。不能说小乘就是错的,但终究高度有限。甚至习得小乘之后,只要不自满自封,再转而修习大乘,反而是可以事半功倍的。释伽牟尼曾说小乘为船,过河所用,但若是渡河以后行至陆地,依旧贪恋不舍牵负而行,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居正听完这番见解,虽然不会完全认同。但也觉得何心隐此人学问精深,同时见多识广,绝非寻常士子可比。于是也有些好奇,此等人才怎会甘心埋没于市井,不由开始旁敲侧击打问起来。

何心隐倒也不讳言什么,他本是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士。家中祖产丰厚,小小年纪就开始读书进学,十来岁时就考得了府试第一名的成绩,从这个阶段看简直就是张居正第二。那个时候徐阶刚好是江西按察使司的提学副使,主管江西一省的文教和科举考试。

故而何心隐与徐阶在那个时候有过一面之缘,徐阶还鼓励他需再接再厉,尽快中个举人呢。不过何心隐生性惫懒狂傲,考了个府试第一之后,就不思进取,连江西省的院试都懒得参加,因此一直没有秀才功名。仗着家中富裕,何心隐就开始四处游走,同时喜欢任侠,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成天好打不平,自诩孟尝君第二。最终胡作非为的何心隐,意外将人重伤致残,吃上了官司。

当时的永丰县令根据《大明律》斗殴及故杀人款下的细则:“同谋共殴人,除下手致命伤重者依律处绞外。其共殴之人,审系执持枪刀等凶器,亦有致命伤痕者,发边卫充军。”以此为依据,威胁要把他绞死,最次也是充军流放贵州。

此时被打断一条腿的恶霸,故意赖着卧床不起,显得奄奄一息。虽然没有致死,因此也不至于偿命,但还是让县令坚定了依律将何心隐充军发配的决定。

何心隐的好友,刚刚中举的程学颜听闻此事后。不顾辛劳上下打点,以举人的身份为之诉苦说情。在耗费大量人情和金钱之后,同时威逼利诱拿到了恶霸的谅解书,这才把何心隐捞了出来。

出狱后的何心隐被自己的好友,指着鼻子训斥喝骂了许久。程学颜告诉他,今日之祸,就是他往日自以为是,胡作非为且不求上进的报应。前些年要是踏踏实实考一个秀才,哪至于被欺负成这样?

何心隐倒也并非冥顽不灵之徒,自此以后痛定思痛,知耻后勇。把荒废许久的学业重新拾了起来,苦读不辍,最终在将近而立之年,一举考中江西院试第一名,成为了所谓的案首。

中秀才之后,何心隐更是再接再厉。于全省秀才的考试,号称小乡试的小考之中,又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下名动乡里,成为了中举几乎板上钉钉的“小解元”。正在何心隐春风得意之际,不知道哪里冒出来嫉妒敌视他的小人,向那一任的江西提学举报了何心隐曾经入狱的案底,要求严查何心隐是否具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此等大事,提学自然不敢怠慢。只是调查的过程中,一来二去,就耽误了何心隐参加本届江西乡试的机会。后来虽然判定,何心隐依旧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但自觉受辱的何心隐,因为最近的求告无门,也厌恶极了江西官场这种人浮于事,散漫骄矜的态度,故而愤然离开去省外游历去了。

如此一打岔,何心隐的功名心思就淡了下来。故而近十年来,他也懒得再去花费精力准备乡试。而且何心隐告诉张居正,对他而言中进士确实不难,但考中庶吉士则没有确切把握。一旦中个普通的进士,当个知府或京官主事,还不如现在这般逍遥自在。

张居正听完何心隐这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平经历,也颇感唏嘘,又想起来了自己在科举上面遭遇的坎坷,不由感慨说道:

“想当年别人都拿小弟我与杨升庵(杨慎)做比,要不是顾公当年有心磨砺,恐怕小弟我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不过后来我也就知道,自己与杨升庵的差距几何了。人家二十一岁就有进士之才,二十四岁更是高中状元。而我若不是在乡试上提前受了些风雨,以少时那种自以为天下第一的狂妄去考会试,只怕一旦见到天下群雄的风采之后,会就此自惭形秽一蹶不振。

就算乡试上多积累了三年的学养,依旧还是在会试上蹉跎了七年。不过终究被顾公铸就出了胚胎,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后,终究不会被一时的困境所消磨。

而且不瞒你说,小弟我本来是可以早中一届的。但想起来顾公的谆谆教诲,觉得那时文章做的欠缺些火候,就算勉强得中,名次恐怕也不会高。故而就有意留了些纰漏,再畜养了三年,方才差强人意。”

何心隐闻言,又给张居正相了面又起了一卦。他告诉张居正,其命格如同鲲鹏一般,尤需注重静养积淀,方能厚积薄发一飞冲天。不仅是科举上应当如此,往后在仕途上也是这般。要耐得住寂寞,或许徐阁老就是看出了这点,才让他请假离京多出来走走看看,不必急于一时。

两人谈天说地,渐渐也熟稔了起来。此时船已过了三百里长的北运河,在南运河这一段行驶。

通州北关闸到静海县(天津)十一堡闸称北运河,长约三百八十里。静海县到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临清州则称为南运河,长约八百里。

白河(白漕)是本朝的称谓。北运河开凿于潮河、白河全流以前,以白河下游为基础开挖形成,因此称之为白河。亦与南运河等河段一起称通济河。沽河也是白河的旧称。

作为北运河的起点,通州古称潞州,故北运河潞州以下古称潞水,又因是漕运所经,故称北运河。

张居正在船上接连度过了五百里地,待的着实有些闷了,便提议走一段陆路,顺便见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正他有相应的权力,可以调动驿站的资源,所以也不怕花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