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清明上河图45(1 / 2)

暮春很快就迎来了尾声,夏天如期而至。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有的人不仅仅会汗流浃背,更是会在汗流浃背的同时泪如雨下。声嘶力竭的求助于各方势力,寻找着力挽狂澜的一线生机。

王忬,也就是大才子王世贞的父亲,那位曾经提督过浙江军务,派遣俞大猷攻破汪直老巢沥港的狠角色。最近却是在北边的防务上翻了船,身为蓟辽总督的他,被俺答所部把自己的防区给冲成了筛子。对方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县、迁安县、蓟州、玉田县)接连告急。

而王忬却束手无策,任凭敌骑在京师周边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影响太过恶劣,且被御史接连弹劾,王忬在今年的五月被下狱论罪。

王忬下狱后,他的儿子王世贞辞官赶赴京城,与弟弟王世懋每天拜伏在严嵩家门口,涕泣求告不已。

本来严嵩不想管这些事,而且去年唐顺之就去了他的管区蓟州视察,给他提了非常具体的整改意见。但很明显王忬没有落实,也不知道是他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态度上就不端正。

不过王世贞实在闹的够凶,一个堂堂的正四品前山东按察副使,天天就在严府跟前哭闹。把严嵩也给搞的没脾气了,只得让严世蕃出面接待,看看怎么能比较妥善的处理。

作为一个雁过拔毛的主儿,严侍郎自然不会白白帮忙。更何况王世贞作为杨继盛的同年,在其被杀后为其主持操办后事,也让心胸狭隘的严世蕃对此颇有看法。如今求肯过来,严世蕃自然也不客气。明确表示帮忙说项可以,只是令尊大人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是否能割爱呢?

王世贞听了这话,虽然有些迟疑,但也知道现在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所以只是拜托严世蕃疏通一下诏狱,自己去跟狱中的老父商量商量这事,严世蕃当然自无不允。

只不过王忬却是一个守财奴,不想把自己辛苦得来的宝物白白送给严家。便让王世贞将黄彪的摹本给交出去。反正严嵩父子对画作的鉴赏能力差劲,这早就已经是旧闻了。很多年前严府厅堂上悬挂了一幅本朝宪宗时吴小仙(吴伟)的画作,顾璘刚一看到就大喊说:“这画是摹本!真迹在我们南京倪青溪(倪岳)家,哎呀呀,此画妙甚,如若觅得的是真迹就好啦。”

严嵩虽是大书家,但对于画作的鉴别能力确实大可商榷。因此王忬也想着把他给糊弄过去,就让王世贞把之前就做好的高仿摹本送给严世蕃。

严世蕃虽然对于书画不是很热爱,但他知道他的父母对于这些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严衙内的个人爱好就实诚的很,美女美酒外加奇珍异宝,谁送他这些他一准笑纳,对于这些如宋版书啊、名画名帖、古瓷古砚等雅物反而看的很淡。

而且严府的大日子刚好也要来临了,老太爷严嵩今年要过八十大寿。作为老两口硕果仅存的孩儿,严世蕃自然得给老人家备上一份大礼。

而这清明上河图,自然就落入到了他的眼中。毕竟以严老爷子对名画的痴迷程度,若是收到了这份寿礼,想必会非常高兴吧……

张伯端将清明上河图画成了以后就献给了宋徽宗,大艺术家徽宗皇帝觉得这幅画太过匠气缺乏神韵,没有足够的骨力,于是在兴致缺缺之余就将这画转赠给了外戚向宗回。

靖康之难以后,向家几近灭门。清明上河图就流散在外,几经辗转最终到了元朝宫廷之中。

不过这画被重新装裱以后,早期元朝帝王对于书画这些的鉴赏水平又实在不高,就这样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

谁知当时宫中有一个慧眼独具的装裱匠人,他知道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就偷偷临摹了一幅,并以临摹本掉包,将真画弄出宫,卖给了当时的“贵官某氏”。贵官某氏当时到底有多贵,缺乏史料考究。而“某氏”后来调到真定做官,却有记载。

“某氏”的人品据说不错,但他的保管人却是个不厚道的家伙,在搬家期间监守自盗,把画卖偷出去给了杭州玩家陈彦廉。怀璧其罪的陈彦廉,生怕画的主人追究起来,连带自己惹上了官司,就悄悄将此画转手卖给了杨准。

杨淮官场不顺,潜心文牍,是位地道的收藏家,他倾尽家产买下了这幅画,并详详细细把这幅画的遭遇记录了下来,包括装裱师伪作赝品,偷出宫门,再偷出官员家门的过程,而这些题跋也因此成为后世研究清明上河图真伪、流转的无价之宝。有人说杨淮暴病而亡,也没有善终。

到了本朝,《清明上河图》先被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收藏,后易手李祁,徐溥,李东阳等达官贵人,淡出朝臣视野若干年后,又到了当时的兵部尚书陆完手里。陆完这个人本来一直官运亨通,收藏这幅画还没有多久,就遭人攻讦,最终被充军发配到了福建,后就死在了那里。陆完死后,其子将这画卖给了武英殿大学士顾鼎臣。顾鼎臣去世后,他的后人觉得镇不住这等宝物,便将其转售给了财大气粗的苏州老乡王忬。

拿到了摹本的严世蕃,也没有想到王家是这种胆大包天要宝物不要命的主。于是也不疑有他,赶忙借花献佛将画卷送到了自家老父亲手里。

严嵩拿到了清明上河图以后,更是爱不释手。戴上了水晶打磨成的眼镜,更是拿出了可以放大所见的“单照镜”放在画卷前,两相叠加仔细赏玩了起来。

南宋时期的《洞天清录》中就有记载说道:“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到了大明朝,叆叇都还是珍贵的稀罕之物,也只有严府这等权贵才能拥有眼镜和放大镜。

看着严嵩如痴如醉模样,御夫甚严的欧阳夫人难免觉得自家夫君有些玩物丧志。

把玩了许久才回过神来的严嵩,抬头一看却发现夫人正在静悄悄的盯着自己,不由讪讪一笑。

欧阳夫人一向乐善好施,也十分崇尚简朴。严嵩和严世蕃有时候豪阔了些,就会被她给一顿数落。她经常教训自家夫君,时不时就对严嵩说:“不记钤山堂十二年清寂乎?一介书生得此已过,过而不挹必倾。”只要这话一出,就会让刚刚出现骄傲情绪苗头的严嵩瞬间清醒过来。

对夫人又敬又怕的严嵩,一看自家老太婆这幅表情,就知道她不高兴了。只能主动求肯道:“哎呀,淑姐。你的夫君马上就要过寿了,就容我稍稍放纵些许好嘛?你看看这画工多细致啊,当年我就给你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看看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你看这不等了好几十年,机缘才来了,就让我再多高兴一会儿嘛。”

欧阳夫人听到严嵩都开始撒娇耍赖了,也只得冷哼一声不再说什么,她知道自家丈夫一直以来就是这么一副死样子。一见到中意的书画文具,就迈不动腿。每次一冲动就把家里的钱花尽,买上一堆劳什子玩意回来,还时常被人诓骗着买回来假货。自己让他去退货,他却因为爱面子,死犟着就不去交涉,等到严世蕃长大了这些事情就更是推给了自家儿子去料理。

想当年刚刚回北京做官那会儿,靠着书法过人,能赚取一些润笔费。就闹着非要买几方宋代的名砚,煞有介事的狡辩说这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用具档次上来了,写出的字境界就更高了,上门求字的自然也就更多了,千金散尽还复来云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