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赛克湖(1 / 1)

在凌山中走四百多里,到达大清池,大清池也叫热海,又叫咸海。大清池方圆一千多里,东西宽阔,南北窄狭,四面环山,许多河流奔注池中。(池水)呈青黑色,味道又咸又苦。池中波涛汹涌,汪洋无际,巨浪激荡,水流迅急。鱼龙杂处其中,有时还有灵怪出没,所以往来的行人都向这些灵怪祈祷,求它们庇佑赐福。因此,池中水族生物虽然很多,却没有人敢于捕捞。据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考古学家科谢巴尔?巴吉姆说,这或是世界上有关伊塞克湖的最早记载。

伊塞克湖在吉尔吉斯语中意为“暖湖、热湖”,坐拥1600多米的海拔的伊塞克湖成为湖面面积仅次于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的世界第二大高山湖。尽管被雪山环抱但伊塞克湖却从不结冰,唐代文献中便开始称其为“热海,同时湖水又富含多种矿物质,在湖中游泳一旦不小心喝到咸咸的湖水总会有恍如身处海水中的感觉,也正因如此伊塞克湖养育出吉尔吉斯斯坦舌尖上引以为傲的高山冷水鱼——虹鳟鱼。

在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心中,伊塞克湖可谓是中亚明珠、国家骄傲、度假胜地。伊塞克湖湖水的颜色会随天气各异而随时变化。笔者有幸见过如加勒比海般的天蓝色,也曾目睹雨中深蓝色的湖水,估计玄奘第一次见到伊塞克湖时正遇上雨天,因此便在记忆中注上了”青黑色”的标签。

一位出生在伊塞克湖的吉尔吉斯同事阿扎马特告诉我们,吉尔吉斯斯坦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国家,因此缺乏史料记载,却不乏民间传说。其中有关伊塞克湖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相传很久以前,吉尔吉斯人与异族发生战争,败退的吉尔吉斯人逃亡至伊塞克湖后不愿再跑,紧急关头伊塞克湖用它宽阔、平静和纯洁的魅力感化了前来追杀的异族人,让杀红了眼的追兵放下屠刀,与吉尔吉斯人握手言和,感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家园和珍贵的和平,从此吉尔吉斯人世代繁衍,伊塞克湖自然成为了吉尔吉斯人的圣湖和母亲湖。

每年夏天,许多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都会到此度假,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更是对此青睐有加,甚至同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商议修一条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直通伊塞克湖的高速路,以方便哈国人民来此游玩。而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和其他城市的居民更是以夏季赴伊塞克湖度假作为衡量当年幸福指数的一个标准。

即使是收入处于平均线以下的家庭也会想办法在湖区附近联系一户农家落脚,去未经开发的野湖滩玩耍。对于咱中国人而言,到了秋季偏凉的伊塞克湖湖水不再适合游泳,不过在蓝色的湖边散步,欣赏油画般满地的落叶和远处被薄云笼罩的雪山,会是另一番如临仙境的享受。而到了冬天,伊塞克湖州府卡拉库尔则是滑雪者的天堂,来自全世界的滑雪爱好者会慕名来到这里的雪场,感受雪中的速度与激情。

姬丰华说,玄奘抵达伊塞克湖可以说终于走出了荒蛮险峻之地,从此来到了水草丰茂的中亚草原。而如此物产丰富、风景如画、怡人宜居的伊塞克湖,想来当年在凌山差点送命的唐僧一定在此好一番休养生息才继续赶路的。

沿着美丽的伊塞克湖西行,便来到了玄奘口中的素叶城。素叶城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尔附近的碎叶(阿克?贝希姆遗址),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位于中亚楚河流域,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它与龟兹、疏勒、于田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

唐朝的史书对碎叶城的介绍不多,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为这座古城填补了极好的注脚。玄奘记述道:“清池(即伊塞克湖)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即碎叶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葡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素叶以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季羡林的译文是:从大清池往西北走五百多里,到达素叶水城。该城方圆六、七里,其中杂居着各国商胡。土地适宜种植糜子,麦子,葡萄。树木比较零星稀少。这里的气候寒冷多风,居民穿兽毛制作的毡子和粗麻制作的麻布御寒。

《大慈恩三藏法师传》还记载了玄奘在碎叶城见到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得到可汗所赠丰厚资助及同行国书,并派了一名通解汉语的少年随行,一路护送西去。

相比伊塞克湖,碎叶古城在吉尔吉斯斯坦人心目中的排名便要靠后许多,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有着别样的举足轻重,根据郭沫若等多位权威人士考证,就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笔者曾探访过在碎叶城的李白出生地。那里除了一个长了些草的土包外,没有其他的保护、维护和博物馆。去往那里瞻仰诗人出生地的游客几乎全为慕名而去的中国人。

巴拉沙衮城:丝路要塞

不过距离碎叶城不远的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则在当地人心目中要比碎叶城有名的多,因为遗址中的布拉纳塔是吉尔吉斯斯坦巴LS衮城遗址的标志性建筑。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哈吉三国丝绸之路的一处遗迹。

巴拉沙衮城曾经是中国古代西辽的国都,是丝绸古道上重要的具有行政特色的要塞。在布拉纳遗址博物馆里,笔者发现了很多描述当年繁华古城的手工画,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当年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交通和贸易枢纽。当时西辽国王耶律大石在行政上使用汉字,因此对来自东方的商队给予了很多优厚的条件,并且依靠他的威信让这些商队在前往西方的交易途中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接待,这对古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如今的托克马克市曾是当年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区,那里的人们无论对来自中国的商人还是僧侣都非常热情,并愿意给与帮助,一如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无论是吉国百姓亦或是国家领导人对华都非常友好,这也让在吉国生活和工作的笔者总能感受到来自这个国度的温情和友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