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处理(2 / 2)

没有武力,一切计谋和智慧都毫无意义。

郑和微笑着颔首。

“那么殿下,还请慢慢休养,船队将会待到殿下痊愈后再启程。”

“孤已经好了,准备出发吧郑卿。”

郑和一愣,随即认真接受了命令,拜了一拜,便转身退出了房间。

一出房间,郑和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师父,这样就好了吧。”

“不错不错,不愧是贫僧的乖徒儿。”

从屋檐下的阴影处走出,道衍和尚摇摇蒲扇,脸上仍然是他那似乎万古不变的笑容。

“师父,徒儿实在不知,您究竟在想些什么?”

郑和脸色复杂,他完全猜不透面前这个令他尊敬的师父的想法。

明明为当今圣上的登基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如今却反而去支持另一位可能对当今朝廷带来巨大威胁的隐患。

不过他不打算违背师父的意思,在他眼里,自家师父似乎永远没有犯过错。

“呵呵,‘道可道,非常道’,徒儿以后就会慢慢明白,为师的意思了。”

道衍和尚没有正面回答郑和的问题,转了个身,口中念念有词,重新隐入了黑暗中去。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在下达了即刻出发的命令后,果然不等多时,朱文奎便走出房间。

在外等候已久的郑和走上前来迎接,看到朱文奎眼中重新燃起的志气,不禁心里一惊:殿下的恢复能力还真是强大啊!

深深一拜,将表情的异样掩饰住了之后,这才缓缓起身。

“殿下,还请下达对于生番俘虏的处置方法。”

朱文奎想了想,便反应过来这是先前击溃了对方部族之后,明军俘获的当地土人。

“我军击败阿太牙部落,得夷人百余,还请殿下处置。”

朱文奎觉得棘手。

“不如这样:令当地汉民指认其中罪大恶极者,定罪死刑。而余其无辜之人,令寨主为之登籍造册,笼于城寨,视之等同汉民。”

朱文奎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殿下,是否要制作‘番膏’?”

“番膏?”

见朱文奎不解的表情,郑和为之解释道:

“所谓番膏,乃是杀生番而解其肉。其肉可食,内脏可用,取其骨熬制为膏,当地汉民以为药焉。”

听到这般恐怖的说法,朱文奎脸色一变,前些天的那个场景重新浮现眼前。

好在他强忍住了呕吐感,赶紧制止了这种可怕的做法。

他已经逐渐了解到了当下的世界,不如自己前世一般和平安定。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争夺生存的权力,在这场角逐中,无数的人们若不是在疯狂中堕落、就要在绝望中死去。

然而,前世始终坚守的善良,已经深深刻入了他的骨头里。

“不可。我大明礼仪之邦,是番虽为蛮夷,然亦可以受天朝之教,化作夏民。蛮夷者,不过地处偏僻,远中原而尔荒服,所以失德矣。今既入我,必将归化文明焉。”

看着眼前朱文奎自信的面庞,他不禁想起了与之相反的另一个人——远在燕京的永乐皇帝。

为了巩固统治,朱棣大肆在国内杀害所谓的“罪臣”。实行文字狱,严格管制大臣们发布的作品内容。随意杖打、处刑大臣,只因人家错了一个动作,哪怕只是一个眼神。

在大明繁盛至极的永乐盛世下,是同样严酷至极的恐怖统治。

朱文奎、朱棣,他们虽为同为老朱家,但处理事情的方式截然不同,像是当初太祖的两个极端。

郑和不敢说,哪位的处理方法会更好。

但他心中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殿下还真是,宅心仁厚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