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先进的造纸技术(1 / 2)

在城中一日之间,招募到五百精壮。

这点,并没有出乎孙策的预料。

毕竟他开出的条件,在汉末这个乱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显然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招募的新兵,在韩当带领的一队士兵引领下,回到城东临时营地安置。

徐逸负责配合韩当,重新对这批新兵,进行登记造册。

登记造册的目的,主要是核实士兵身份。

以及在战场上战死后,便于对家属进行抚恤。

对于孙策开出的招募士兵条件,程普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当时程普是这么说的:“都尉,如此优渥条件,必然引来大批因利益而来的宵小。”

“其次,如此条件,长期以往,军费开支,必然难以维持。”

“难道都尉你要竭泽而渔吗?”

程普的担忧,得到黄盖和韩当的支持。

他们三个都是老将,在军中有差不多十年的军旅生涯。

对于怎么带兵,如何养兵,他们自问经验,要比初出茅庐的孙策,要丰富的多。

身为主将,养一支三五百人的亲兵,以重金培养打造,他们能够理解。

可孙策竟然要发大价钱,养一支五千人的精兵。

这样的开销,在程普几个人看来,别说几个县的赋税财政收入。

即便是整个丹阳郡,也根本负担不起。

要知道一般诸侯养兵,也就是供应吃穿住行,以及打胜仗之后,进行一些封赏。

像孙策这般提供制式的盔甲兵器,还有月俸,还能免除一家三口的苦役。

这样优渥的条件,即便是太平时期的朝廷,也没有这么败家的。

对于程普几人的反对,孙策也能够理解。

当他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自信的对三人说道:“钱财问题,你们不用担心。”

“我自有生财之道,你们只管照办。”

孙策现在脑海之中,可是拥有来自两千年的记忆片段。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他随便找几个创新技术,就足以赚取到丰厚的钱财。

之所以还没有付诸行动,是孙策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

如今他实力弱小,若是把珠玉展露人前。

势必引来群贼环视。

现在对于孙策来说,最要紧的不是赚钱。

而是招募一支核心的军队。

这次巡视丹阳东部五县,孙策的目标是招募两千五百精壮新兵。

加上手中的七百五十一人,凑足一支三千人的武装。

乱世之中,再多的钱都不如,掌握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这个道理,程普、黄盖这些武夫,显然是理解不了的。

丹阳东部六县,一圈巡视下来。

孙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山高林密。

参天的大树,密集的竹林。

这些植被,无论是在泾县,还是春谷,歙县,黟县都是密密麻麻,随处可见。

而孙策在各县巡视期间,对于各县县令,县长只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大量收购木材和竹子。

并且还提出,木材和竹子,可以抵用夏税费用。

对于孙策这个奇怪的要求,临城长朱春,就好奇的询问道。

“孙都尉,要这么多木材和竹子,有何用处呢?”

“江东地区,河流遍布,水利发达,我准备建造舟船,建造水军耳。”

孙策的说辞,似乎没有毛病。

但真实情况,显然不是如他所言。

在临城待了三天,孙策率领人马继续前行。

先后巡视了黟县,歙县,春谷,陵阳各县。

这一趟走下来,足足花费了他一个月的时间。

初平四年的二月七日,孙策率领从各县,招募到的两千五百新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