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阁(1 / 2)

到了通天阁之后,师父们把我领到了主楼阁的大堂,并端来了茶水,让我稍息片刻,随即便前去禀告阁主。而此时的我已是疲惫不堪,想要开口说些请求却是欲言又止,甚是不好意思。

在向主楼阁走来的路程中,一旁的众人都向我投来了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一脸的诧异,我大概能明白他们疑惑的心情,一身装扮与众不同的我,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异常的新奇。

通天阁阔大气派,其由十余座建筑组成,主体楼阁的布置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呈品字排列,中间则是空旷的庭院,估计这应该就是平时的习武之地又或者是举办活动的场所了。

主楼阁叫做镇阳殿,是通天阁的中心建筑物,同时也是最高的,有二十米左右高,共三层。由于我们是从后山过来的,通天阁的大体轮廓我都算是看全了。

但通天阁的建筑风格让我有些好奇,下来的路上,我走马观花式的看了个大致。该怎么去描述它呢?要以中国某个朝代又或者是某段时期的地方建筑风格来形容的话,也没有相对应的。但硬要对号入座,给它找个亲表兄弟,也还是能够找得到的,这风格与清末民初江南沿海一带的建筑风格有那么的几分相似。

红砖砌筑的墙体,琉璃瓦铺盖的庑殿式屋顶,上半墙由混凝土柱与紫楠红木柱相间构成,贴砖装饰的外墙与玻璃制作的窗相衬相融。既有古时建筑的韵味,又有西洋砖楼的气息,可谓是古今中西的合体而又有创新的产物。

最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在通天阁的后院竟然有几辆三轮自行车,准确地说也不算是现代意义上的自行车,它的轮子不是充气轮胎,而是实心的橡胶轮胎。说来也好些奇怪,按理说这应该是十九世纪初的产物,怎么会出现在此?当真让人捉摸不透。

在等候的过程当中,我端详着屋里的构造。我注意到了大堂上方吊着的几个圆柱形的杯子,杯子并不是完全透明的,隐约从外头可以观察到杯子里装着几根金属丝条。

起初我本以为是些装饰品,但当看到贴附在木梁上的条形体时,我是又惊又喜,这该不会是电灯泡吧?如果当真是这样的话,那通天阁后面的水力转车和风力大扇不就是发电机了?

我不敢想象我来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只是觉得绝对不会是穿越之类的了。荡然回神,刚才前去通报的小师父已经回来了,但并没有看到他身后有何许人也。

只见他径直向我走来,拱手作揖说道:“先生,劳烦久等了,还请随我而去,阁主有请。”

顿时我心里极为不悦却又无可奈何,心想什么情况啊?搞得神神秘秘的,饭菜也不赏口来吃,就净给我水喝。

你们倒是要好,我可是又累又饿的,肚子的嘀咕叫声得都能唱成曲儿了,思到此处,我便随口而出:“这位小师父,在下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可否提供饭菜来吃?走了这么长的山路,我已经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这位小师父还是保持贯有的严肃和带着稍微的冷漠,并没有回答我的请求,只是做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我好些生气又好些无奈,这种风派的人基本上都是惜言如金,想要闲聊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是搁在现代,电信诈骗分子休想在他身上拿到一分钱,或许这就是沉默是金吧。

我跟着他来到了后院的一间屋舍,这后院的房子较为传统,没有主楼阁精致宏观的气派,相反较像是私人别院,给人有种恬适地道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感觉。

随后领路的小师傅便对着门口恭敬的喊了一声:“阁主,弟子已将贵客带来了!”说完,小师傅上前几步,缓缓推开房门。

饿鬼投胎双眼未投鼻子先嗅。

房门一打开,我便闻到了一股扑香迷魂的味道,眼神瞬间不听使唤地勾上了桌台的美味佳肴。面对如此诱惑,我已全然忘记了身旁的人。

我深深的嗅吸了几下鼻子,满足味蕾,沉浸片刻后便迅速吃起了饭菜,顿时之间,什么礼节啊形象啊全然抛之脑后,即使是天塌下来也顾不得了。

一顿狼吞虎咽后,我才慢慢回过神来,耳侧传来了慈祥和蔼的笑声,这时我方才注意到了右旁的五个人。

转眼望去,一位白发长眉,面容略有褶皱而又带有生润气色的老者正襟危坐在中间的榻上打坐,榻下左右两旁则分别坐着两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他们都身穿乌青长袍,头戴乌纱冠帽,看他们的穿着,应该是通天阁里的元老人物了。

笑声正是从老者口中发出的,他看了看我,轻微地笑着说道:“后生还请慢慢享用缮食,我等无妨,此些菜肴皆是用来招待于你,若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话,你尽可吩咐,我遣人去办。”

我稍微整理了形象,客气地说道:“晚辈实在是饥渴难耐了,才会有这般失态,希望前辈不要见怪啊。”说完我尴尬地笑了笑。

老者并没有介意,只是示意着我就座,我端起了一杯清茶沏了沏,舒呼喝入,把刚刚吞下的饭润入肚肠中。

一阵客套之后老者也再无多言,干脆长驱直入:“我也了解了些许情况,还请后生说说你是如何来到此地的?你的故乡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现如今世上是为何朝何代?当权者又为何人?”

这一连接而的几问把我整得有些迷糊了,不过我还是听出了个大概。

我捋了捋思绪,组织一下语言,便娓娓道来:“晚辈也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因故在山洞中躲雨,谁知洞中忽现亮光,晚辈只觉得好奇,便沿着亮光走去,一直走到光的尽头,随后便来到了这里。可回头一看,那亮光便已消失不见了。往回再走,洞口已是不能通人。之后便见到了几位师父,他们就把我领来了这里。”

屋里的几位前辈听着暗暗地点了点头,我整了整姿势,胸堂往前稍微挺挺,便一连贯通气地接着说,连口水也不咽一下:“至于晚辈的家乡,那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丰富的地方,也是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在思想艺术上百家争鸣,科技学术上百花齐放。人民安家乐业,生活多姿多彩。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说着说着,我都觉得自己所说的甚是离题了,前辈们也是听得一头雾水一头星星的,便面面相视缄而不语,自然是不能理解我所描述的世界。

左边较为胖点的前辈便向我问道:“后生所言甚是有趣啊!不过可否再讲得简明通俗点,我怎么听得稀里糊涂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