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早朝之争(求追读!)20(1 / 2)

平明金殿,大明宫开。

三通鼓响过,长安文武官员登上龙尾道,自东侧日华门、西侧月华门鱼贯行入内殿,等候上朝。

昨夜今晨,太平坊卢府、万年县南郊连番发生大事,不止居住在太平坊的官员、便是京中消息灵通的人士,也已纷纷收到风声。

宸仪肃穆,官员们只压制着内心的兴奋,安静有序地序班跪坐,与往日别无二致。

李林甫心中却越发不安。

昨夜今晨之事,李林甫事前竟没有接到一点消息。

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更要命的是,两桩大事竟都与寿王有关。虽然还未查清楚情由,但京兆府传言,一切皆由寿王养的宵小袭击卢绚府邸、私蓄军器引起。

这个十八郎殿下!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潜龙勿用”的道理!再如此下去,他随时都可能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

李林甫生气归生气,但他仍不得不设法为寿王善后;收到消息后,他当机立断,以相府令调动金吾卫,收押了两个地点的全部涉事人员。

无他,李林甫与储君李亨之间积怨已深,再无回环余地;他只能在支持寿王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一路到底。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李林甫是不会抛弃寿王的;但是话说回来,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李林甫抛弃起寿王来也不会有一丝犹豫。

这就是他,李林甫,屹立不倒的原因。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宣号,大殿两厢羽扇张启,合为屏障,遮挡住御座步道,李隆基要登座了。

百官肃立。

这是李林甫想出来的朝仪。“天子神圣,一升一降、动静俯仰,臣工均不应窥探,御道宜布羽扇遮挡”,李隆基听后甚是喜欢,便将之定为常朝礼节固定下来了。

只要这位圣天子一日在位,李林甫便总能把他揣摩得明明白白。

“皇上升座,百官行礼!”

羽扇撤开,百官行毕一拜三叩之礼,跪坐原位。

李隆基常服临朝,戴朝天幞,着绛纱袍,侧躺龙塌御座之上,甚是慵懒。

“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今年以来,大唐的常朝已是一日比一日短。李隆基心中记挂着后宫新来的杨真人,常常是御座还没坐热,便催着大臣们退朝。

国事则是在散朝后,由李林甫在右相府办理。右相府早晚候见官员络绎不绝,那里才是大唐真正的朝堂。

今日的早朝却不同寻常。

“启禀圣人,今日朝会兵部侍郎卢绚、长安令韦坚、长安县尉颜真卿、万年县尉刘崇,无故缺席。”殿中侍御史杨慎矜率先奏道。

殿中侍御史司掌纠察殿堂仪节,检查朝班时百官仪态行履,杨慎矜又素不阿附李林甫,如此奏报,李林甫也毫无办法。

朝臣们一阵骚动,明知故意地四处张望,一副刚刚知道四人没来上朝的样子。

御史大夫李适之朝杨慎矜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此等小事,交由御史台处分即可。”李隆基道。

“恕臣不能。”李适之纳头拜倒。

李适之是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嫡孙,天子不出五服的堂兄弟,大唐宗室中能力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开元二十七年后,李隆基将李适之提拔为御史大夫兼刑部尚书,号称亚相,李林甫向来视其为最大潜在威胁。只因李隆基有意用李适之,制衡李林甫,所以李林甫奈何不得他。

这是早有预谋的袭击!李林甫心中一惊。

“李大夫这是何意?”李隆基正了正身,问道。

“臣听闻,兵部侍郎卢绚、长安令韦坚、长安县尉颜真卿、万年县尉刘崇四人,已于今晨由右相下令收押。”

“还有此事?”李隆基微微变色,“四人犯了何事?”

“臣并不知晓内情。”李适之面作犹豫之色,“传言昨夜卢府有人行刺卢侍郎,与万年县恶霸有关;万年县南郊乐游原还有人纵火,似是长安县不良人所为。”

“竟有人行刺卢侍郎?如此大事,怎不上报?”李隆基看向李林甫,问道。

“臣万死,事起突然,未及上报。

事情起因是昨夜太平坊中,深夜喧哗,长安县令韦坚犯禁夜入卢府,与金吾卫起了冲突;黎明时分,万年县南郊乐游原又燃起大火,金吾卫往救,在现场遇见了长安县尉颜真卿、万年县尉刘崇等人。

只因事态危急,是以臣专断了。金吾卫依令行事,众人现都收押于京兆府大牢之中。”

“萧爱卿,事情可是如此?”李隆基皱起眉头,问京兆尹萧炅。

萧炅身子一僵,硬着头皮答道:“确如右相所言。事起仓促,未及上报。”

这件事里,最难受的人就是他萧炅。萧炅是李林甫一手提携起来的嫡系,他的下属长安令、长安县尉、万年县尉却在背后给他捅了个天大的篓子。

无论是李林甫,还是李隆基,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韦坚、颜真卿、刘崇俱是你的下属,你打算如何审来?”

萧炅背冒冷汗,拜伏不语。他审与不审,都是绝路。

“启禀圣人,事情不仅交涉京兆府属官,还连带卢侍郎,不应由京兆府来审,应该交由御史台办理。”李林甫奏道。

萧炅更惊了,右相这是怎么想的?交由御史台,这不是把刀子送到对手手上吗?

“是了,还有卢爱卿呢。卢爱卿为何亦被收押?”李隆基问道。

“臣不便说。”李林甫俯首拜伏。

“有何不便,直说就是,朕赦你无过。”

“回圣人,卢侍郎府中搜出‘天镜’图谶。”李林甫抬头答道。

“天镜”乃是大唐朝廷半公开的秘密,众朝臣一片哗然。

有人是第一次听说“天镜”图谶,有人是惊诧于卢绚竟藏有“天镜”图谶。

原来今年长安屡降祥瑞。先是天子梦见“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真君托梦,在终南山老君观找到真君石像,天子将之迎入宫中供奉;后是天子长兄宁王得到隋末名士王度所传“轩辕宝镜”第八镜,将之献予天子。

宁王更据王度《古镜记》记载,称轩辕氏古镜共有十五面,倘得齐集,乃是与河清海晏并隆的万世盛事,力劝天子搜集古镜,改元天宝。

李隆基素来热衷祥瑞之事,开元十五年封禅泰山之后,治世升平,大唐威服万邦,他愈为自得;如今天镜降临,他当然想更进一步,留万世之名,所以暗中派出中使,于民间搜求天镜。

只因《古镜记》传说太过荒诞,近于怪力乱神,所以在未集齐天镜之前,天子为了朝廷体面,从未公开宣布此事。

中使四出,行事又隐秘专横,民间大受骚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