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2 / 2)

首先在我的记忆里,陶器是需要持续的烧四个小时以上的,我而的火堆正好可以烧四个小时以上。但是这就必须使用双手来操作了。所以普通融化的酸水是不能用的,只能用我收集的蒸馏水,可惜每天只能储存那么一点点,还要给猴哥饮用。“那可是用来喝的水啊。”“如果成功制造了陶器,不是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吗?”

我一咬牙,手已经快我一步把水倒进了碗里。这种情况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随着我的观察,我干活的时候,只要心中有一个念头,想拿的东西总在我的手边。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比如我已经和好了泥,然后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时候,手会下意识的碰一下石板。当我觉得不应该是石板的时候,会把石板放到一边。然后思考需要做模型,而做模型又需要找一个平滑干净的东西。这时我会发现,我还是需要拿石板,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只是偶尔会发生,但是也足以让我惊异万分。

陶器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种复杂的工艺。首先是材料的选择,要用细腻的泥土。这个细腻程度大概就像雨水过后地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淤泥,然后加入石灰。如果没有石灰,可以用草木灰代替。搅拌之后揉成团,然后按压成型。最后刷上一层草木灰和石英石粉调和的水。虽然选择材料的不同,但是制陶的材料可以烧出玻璃吗?

然后我直接把做好的毛胚放进了火堆里面烤。这时候就可以不用管了,毕竟我还有泥巴需要和的。那么这时我需要同时做的事情包括,照看大火堆里面的火保证温度,照看蒸馏小火炉的火和上面的水,照看烧水火炬的火,时常的往泥巴里加水,从外面挖雪回来来融化。看起来这么件没有关联的事情,干起来往往会手忙脚乱,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干活的速度也越来越熟练,手脚配合的也越来越默契。那种感觉就好像到了对应的时间,身体就已经做好了下一步骤的准备,然后等脑子反应过来。

我并没有时间的概念,也不知道烧四个小时该怎么计算,总不能一直数脉搏吧。所以只能等到天亮再去熄灭火焰查看了。

紧接着我突然一拍脑袋,脑子里蹦出个念头来“沙漏”“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沙漏呢?”看来我的思想有些被中西方文化差异限制了。我只想到了没有太阳,日晷无效,水会结冰,水漏无效。烧绳子计时在森林里多少有些危险,也不可能拿个十米长的绳子烧起来算时间。风力,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绳子燃烧的快慢。

沙漏是一种运用重力原理制造用来侧量时间的工具。而我也不需要做的那么精致。只需要在一个玉米碗底部烧一个小洞,保证火山灰可以通过小洞流到下方的另一个玉米碗里。然后根据每天留下的火山灰高度判断当天的时间。

其实如果只是粗略估计的话,也可以通过我一直收集到的蒸馏水的数量来判断。

时间在流逝,相信火堆里的陶器已经烧好了吧,我满心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