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神叨叨的孩子(2 / 2)

“兰兰,找个爱你的男子,结婚、生子,开开心心地过日子,真实的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幸福、要有滋味!相信我,老祖奶奶不会骗你的。”

“可……我舍不得让您回去……”

“傻孩子!在伍城住段日子咱就去临安,老祖奶奶陪你去找小秦大夫……”

“找他干嘛?我不去!我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冲动呢?一下跟他签了好几万块钱的合同!老祖奶奶,您当时怎么就不拦着我点呢?”

“兰兰,你有没有觉得小秦大夫很……亲切?”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儿,感觉他很……面熟,就跟在哪儿见过似的。”

“或许……这就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吧!”

“老祖奶奶,您说什么呢呀!”

“兰兰,如果你喜欢小秦大夫,我希望你是真正的喜欢他,而不是受了我的影响。”

“我才见他两面,哪有喜欢他?”

“脸都红了,还说不喜欢!好了……我不说就是了。兰兰,陪我去祠堂转转吧,以后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伍夏兰落寞地走向祠堂。

伍城的祠堂呈三路四进式布局,祠门、仪门、中堂、祖堂由南向北依次延伸。

伍夏兰抬头看了一眼祠门上的匾额,缓步走了进去。

“祠堂呢一般都是一姓一祠,伍吴两姓共祠肯定是远卓的主意,这孩子从小主意就大……”

“远卓祖爷爷是您的儿子,还不是因为您和老祖爷爷宠的,他从小才敢那么胆大妄为。”

仪门为四柱三间庑殿式屋顶结构牌坊,白砂岩石砌筑,石雕繁复精美。牌坊正面书“兼善普济”,后刻“勤俭有道”。

伍夏兰看了看牌坊的正面,然后走到了背面仰望着仪门。

“官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小痞子……很无赖的,是跟我成了婚、有了孩子后才变得刚正上进的,但我知道官人的心一直都是很善的……”

伍夏兰走到中堂正门前,眼神划过正门上悬着的“济善堂”贴金牌匾,默念着两侧的门联不由失神。

“乐善有恒塑无量功德,勤俭无疆致源远流长。”

“老祖奶奶,中堂的这副门联是陆游题写的吗?”

“……不是……这是官人建立伍城时定下的家训……陆先生比官人大了45岁,那时陆先生已仙逝多年了。”

“怪不得没见您在城志里记载……什么?这也是老祖爷爷写的?”

“嗯,官人虽没读过书,却是很有灵性的。他杂七杂八的知道的不少,这两联家训便是他凑出来的,虽然上下两联不是十分对仗,可官人能凑出这样的两联也着实不容易。”

“嗯、嗯,老祖爷爷是最棒的!”

“你这孩子……就你嘴甜!不过……官人确实个是有大智慧的人,伍家的班辈也是官人定的,小宝觉得确实不错,也将我们吴家的班辈改了……”

“真的?您瞧瞧:世承远国佑志传华夏,恩文孝德泽英善炎黄……这班辈排得多好!您也没在城志里记载,我一直以为是您排的呢。”

“随意更改班辈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我想拦都拦不住他俩,哪会记下呢!”

“嘿嘿……他俩在一起可没少给你添麻烦!”

“……是我给他们添麻烦了……”

“……老祖奶奶,咱就不进祖堂了吧,要不您看着老祖宗和您……的牌位,又该伤心了。”

“好……吧。”

伍夏兰从祖堂与中堂两侧拖廊下来,停在了一座汉白玉人物石雕前。

一般来说,雕刻的人像都是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而这座石像看上去却有些吊儿郎当,置于祠堂总是有些违和,与祠堂肃穆的氛围格格不入。

看到这座吊儿郎当的石像,泪水止不住地从她眼中流了出来。

伍夏兰扶着石像慢慢蹲下来,泪眼婆娑地盯着石像底座上镌刻的两行楷体小字。

“伍十六”

“1170—1256”

她伸出纤纤玉指,沿着笔画笔顺慢慢抚摸石像底座的两行楷体小字,泪眼朦胧中仿佛充满深深的爱意与无限的追忆,樱唇贝齿间发出了一声深情的呼唤。

“官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