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智者与老六的博弈(1 / 1)

宋真宗与李沆讨论如何辨别忠奸,李沆认为“佞言似忠,奸言似信”,奸臣的恶行往往都披着为皇帝着想的外衣。

宋真宗问李沆,人人都有过密奏,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密奏?李沆回答,我是宰相,公事就公办,走正常流程,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奉承阿谀。这就属于所谓的“大奸似忠”,人人密奏会导致朝廷上人人自危,不知道有谁在皇帝那暗算自己。

李沆当宰相时,西北边境不宁,经常用兵,李沆为此常常加班,此时作为参政事的王旦感叹什么时候天下太平了就能没事享清福了。李沆料想天下太平后皇帝会贪图享乐,朝廷依然有事。同时,李沆坚持要把全国各地关于水旱盗贼的事务上奏,王旦认为这些繁杂的琐事直接处理就好,李沆表示这么做是让皇帝明白百姓的疾苦和不易。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现在和平了,果然开始搞封禅,大修宫殿,身边也围拢了一堆小人。

最厉害的老六莫过于王钦若,扳倒寇准后,王钦若诱导宋真宗搞封禅,皇帝担心王旦反对,王钦若又以皇帝的名义胁迫王旦妥协,王旦的“智”比不上李沆,宋真宗找来王旦喝酒,喝完又赐酒给王旦,让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喝,到家后才发现赐的东西不是酒,是珠宝,王旦又被摆了一道,彻底没法在封禅的事情上提出异议。

有一次王旦发现宋真宗写的诗有错误,王钦若说没有关系,转头就密奏皇帝,皇帝很生气,有错误为什么不来告诉自己。李沆专门说过,喜欢密奏的“非谗即佞”。

同事在上司面前老说自己坏话,王旦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王旦每次都说对方好话,并坦率承认自身的短处和错误,同时美化对方的攻击,表示对方什么都敢说,说明在皇帝面前对方没有任何隐藏,非常忠诚。结果就是皇帝越发看重王旦,认为王旦的境界更高。

王钦若非常狡猾,善于迎合奉承皇帝,真宗想让王钦若做宰相,王旦表示不行,并强调是大家都觉得他不行,属于公论。等到王旦下台后,王钦若终于上台,忍不住对人说了一句,王旦让我晚了十年做宰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