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名将杨业之死(下)(1 / 1)

杨业针对此次任务,对潘美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辽军主力现在是肯定打不过,朝廷给的任务是把百姓带回,并不是与对方交战,我们提前通知云州、朔州提前准备,军队到应州做出要跟辽军打的架势,吸引辽军注意力,此时云州、朔州百姓趁机赶紧回。应州的人就跟着宋军走,在必经的谷口两侧埋伏好弓弩手,谷口内靠骑兵支援配合,这样就能成功断后。

王侁直接就扣帽子,指责率领几万的精兵却如此畏惧懦弱,直接去干就对了。刘文裕也赞成王侁意见。杨业反驳这形势去了必败,王侁紧接着扣了一个更大的帽子,杨业你不是号称无敌吗?这次遇敌故意不战,是不是有二心?杨业只能去,也知道自己下场,“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史书里记载很有趣,有趣的地方就是此处竟然没有主帅潘美的决定和表态,下一句直接就记录杨业出发前与潘美诀别,诀别的话足以透露出他虽为副帅,却没有话语权的原因,连护军都能强行令他出战,与周处的遭遇十分相似。

史书里关于潘美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也什么都说了,最后肯定是主帅要表态拍板的。王侁是太宗的眼线,之前多次给太宗密报各地情况,太宗的态度是“上多听用”,可见两人间的信任不一般。王也参与过讨伐太原,知道杨无敌的名号,用言语激杨业,杨业是真的不敢和他硬钢。

刘文裕也是外戚,赵匡胤的奶奶是刘文裕的祖姑。“太宗在藩邸,多得亲接。”太宗还是王爷时,刘文裕就是他的人了。

刘文裕的赞成更像是附和,潘、王、刘三人都是太宗的人,失败又能怎么样,皇帝自然会保他们,而且牺牲一个杨业对大家来说不算什么,他只是太原的降将,大家都在打他的小报告,一找到整他的机会就使坏。

但这三人并不是一心要弄死杨业,这点跟周处的遭遇有所不同,他们都知道杨业说得对,但他们在赌,赌杨业万一胜利呢?那就是大功,在东路主力溃败的反衬下,西路取得大胜,这将是他们得到更多富贵的里程碑。因为他们是太宗的自己人,太宗成为高粱河车神后,是非常渴望一雪前耻的,皇帝的想法那就是自己人怎么也得想办法搞定的,更何况输了死的又不是自己。

杨业临行对潘美说了两点,一是知道自己的地位,作为太原的一个降将,自己要报皇恩;二是要求在附近的谷口设下埋伏救援自己。

杨业说的第一点,天下人所共知,所以就被拿捏了。第二点潘美作为主帅完全可以不理会,王侁毫无依据、乱扣帽子的建议都能迫使有理有据的杨业屈服,更不用说胳膊最粗的潘美,但他真的就按照杨业的要求和王侁在谷口安排埋伏,并没有在杨业走后就马上撤走。

王侁后来的表现更加表明三人就想拿杨业的命搏一个大功,并不是一心要搞死杨业,但杨业是活是死对他们来说确实无所谓。

杨业采取了夜袭,王侁一直派人在瞭望台上实时观察战况,从凌晨开始打了好几个小时,王以为契丹败了,马上率军离开谷口准备去抢功,还没到就听说杨业败了,又赶紧仓皇撤退。潘美作为老将就没有这么冲动,但他没能管住王的擅作主张,知道肯定胜不了了,也沿着河离开谷口,依托河流避免敌方骑兵的冲击。

杨业彻底完了,打到日暮时已经退到了谷口,没有任何援军,士卒死伤殆尽,杨业哀伤到极点,让剩下的一百多人赶紧跑,大家还是要陪杨业一起死,正应了杨业那句“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杨业最终被俘,绝食死去。

太宗开始了熟悉的操作,很悲痛,下诏褒奖,赠官,赏赐安抚家属,惩罚潘、王、刘三人,潘连降三级,王、刘被开除官籍并发配。

没有自己人皇帝又能信任谁呢?一年后潘美复官;刘文裕一年多后就被召回京城,太宗的意思是始作俑者是王侁,错怪刘了,皇帝对自己人是想方设法的宽容,没多久就给刘任命官职,比刘自己北伐前职位还高;王侁没过几年又开始在地方任官,杨业死后八年召回京城,王死在回京路上。

封建皇权下,成熟的高端玩家都是以他人为筹码,赢了最好,输了自己还是玩家,大不了再重来一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