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咫尺春风度27(2 / 2)

大学,它容纳万千,它是人走向成年的最后一片净土,也是各种利益交织开始渗透的地方,是人真正走出家庭的庇护,真正了解社会的真面目的开始,也是人相对可以独立地选择,却又发现可选的路已经不多,路好像越走越窄,人与人之间好像越来越冷漠的开始。

阿金畅谈自己在暑假里又见了几个大老板,成功人士,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他生活在一个经商氛围很浓的小城镇,家里觉得特别缺“金”,所以就给他取名“金”,希望给家里带来更多收益。阿金也很清楚,学校学习是一回事,自己要尽快走上轨道,学习理财,争取财富自由,以后想做什么都可以。

虽然如此,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其貌不扬,女生很少注意到他。家里资本有限,只能靠自己努力,这更加深了他的“危机”意识。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成熟世故,有时会点风趣,只是至今没有遇见“解风趣”的女孩,又或者因为他的眼光也不低,所以难以谈成吧。

天风跟他说,还是要走走班委和学生会,至少未来写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可以让老师帮忙美言几句。由此可见天风的目的也不单纯,但他总是从比较正面地角度去看待事物,既为学校做了服务,自己也不亏,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人之常情而已。

阿光仍然沉迷于游戏,他认为大学是玩游戏的最好年华,再往后肯定没法这么“痛快”了,人生到哪不是及时行乐,自己开心就好。何况他玩的是网游,跟人打字聊天,卖装备,很好玩,比跟现实中的人聊天好玩多了,兴许还能遇见美丽的女网友呢。

他们只看到白玉“乖乖”地每天去图书馆自习,以为又是个“书呆子”,劝他有时要放松放松,或者多搞点关系。白玉心里却感恩和庆幸,自己没有特意去做什么,却收获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关系,这也许只因为自己只愿意做自己真正喜爱做的事吧。一旦投入自己真正喜爱做的事,哪怕别人觉得很苦,自己却甘之如饴。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仿佛醉倒,自己也获得了解脱。

也许,就是专心在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他遇见了“她们”。他真想告诉他的舍友们,她们每一个都那样纯真和美丽,又怕他们误会,只有把这份美丽深藏在自己心里。其实,一个人,不用特意去谈恋爱,专注做好自己,自己会遇见彼此“吸引”的人,是你的,总逃不掉的,他心里这样想。

至于学习,他是这样想的:学校把学习变成专业,最后社会又将其转化成职业。很多职业的事是为社会贡献必要劳动时间,无所谓乐趣可言,专业的学习往往也在消磨这种乐趣。但是学校的好处在于,它是收集经典的丛林,它指出各种可能的学习路径,至于探险,是你自己的事了。所以,白玉的想法就是,在基本完成学业,不负家人所托的同时,开展自己的探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自己要做自己觉得值得做的事,那就够了。

很多事情,可能在社会上不能兑换什么等价的东西。比如写诗,曾经在八九十年代,会写诗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那时候,诗歌被青年们传抄,在各种聚会上朗诵,因为那时候的媒体有限,一切解放,本质上也在诗的国度里高标飞扬。人们穷,但人们并不在意穷,而是在精神上有很高的追求。而如今的诗歌,越来越走入象牙塔,人们的精神也日益“娱乐至死”,并不在意文学的生死存亡,更多地反而走向功利主义,“笑贫不笑娼”,“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

在这种情况下,诗歌或者说文学也病了。过分强调创新,或者倒腾“语言实验”,想搞出自己的特色的语言,结果写出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作品,然后说是大家没有鉴赏力了,或者以此开展研究,写论文,骗取稿费或者换取职称。完全忽略文学第一作用是要“达意”,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形式和技巧,才谈得上“以语言为美”。真正的作品,一定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有在这个境界,才能说出这个话,像老子、庄子、佛陀一般。

达意,所以才要“美”,因为不美不足以达意。干瘪的口号,就是再大声喊,也是不能打动人心的。只有进入了美,你才能真正触摸到那些说理所无法达到的境界,美,就是真理的外衣。

断断续续的,白玉还在读悉达多,在图书馆,在亭子里,或者在图书馆,随处随在……透过优美的文字,体会他的经历,他的种种感受。他看到悉达多与伽摩拉的爱情,是的,这就是“爱情”。悉达多为了她而放弃了沙门的身份,是的,固然他要自己去亲尝尘世间的一切,可是,为何他从第一眼见到伽摩拉起就感觉那么不同呢?他遇见她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从未在意过她的身份。“与其向诸神祗奉献祭礼,何如献祭于美丽的伽摩拉。”他已看清了诸神,但如此的表达,岂非说明她在他心中的分量?

什么样的女孩才能称为“女神”?很多人认为,女神只是男子未了解女子时的一种盲目的倾慕和迷恋而已,一旦进入生活,女神就一点不“女神”了。就像天风曾经对白玉说过的:美女也是要吃饭拉屎的。而且,她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很“世俗”,有些为了维持美丽的容貌,需要不断消费,用世间的物质涂抹自己而忘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由于长得美,往往被世人惯着、宠着,更难从世俗编织的精神陷阱中走出来。这样的女子,当然不能称为女神了。

所以,美女是大众的,而女神才是心中独一无二的认定,表明女子在男子心中的地位。但是,这种一开始就认为对方是女神的单向认定,其实也是一种不自知的表现,对自己,对她都不了解,因此女神必然会跌落“神坛”。只有基于彼此真正的相知相处产生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在那时,虽然不断感受对方的美,却不会称之为“女神”。

那是一种真正的融合,既自在,又尊重,既自由,又迁就,既成长,又同担。所以,只有真正自足的灵魂才能真正爱,也才能享受爱,在爱里融合又拥有自己。正如纪伯伦的诗里写的:

你们一块儿出世,也要永远合一。

在死的白翼隔绝你们的岁月的时候,你们也要合一。

连在静默的忆想上帝之时,你们也要合一。

不过在你们合一之中,要有间隙。

让天风在你们中间舞荡。

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

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一个流动的海。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

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

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

因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们的心。

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

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想到这样美好的爱,想到自己心中美丽的女孩,在这书卷的咫尺之间,在每一个沉浸阅读冥想的时刻,他感觉已有春风点燃万物的气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