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铩羽(1 / 1)

不管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学还是要读完的。况且普信的三舅特别关注普信的学习情况,经常询问她考研的事情,希望她能再接再厉,考上研究生,为自己的父母争一口气,可是三舅没有等到那一天就先走了。对于考研,普信只是觉得那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能上研究生的人,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确,在当时的小县城能考上大学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如果能考上研究生,那绝对是祖坟里冒了青烟了。在普信的想象中,“研究生”这三个字,是有着神圣的光环的。普信其实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她先在大脑中自己构思了一幅考上研究生后的美好画面,而没有仔细研究研究生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考研究生以及怎么样才能考上研究生这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的东西,还是继续秉承着稀里糊涂、走一步看一步的路子。

但是这样的普信也并非一无是处,凭借着这股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劲儿,就能秒杀很多同龄人。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看破”了红尘,对未来已经没有了期待,那自然就不会有那股最原始的冲劲儿了。除了向往未来,普信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不服输、心气高,尤其是当她看到自己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别人的时候,她的潜意识里就告诉她自己不比别人差,当别人拼家庭的时候,她会默默地告诉自己,靠天靠地靠父母,算不得好汉,人要靠自己才算真正的能力。当大学舍友们都在忙着打扮、逛街和谈恋爱的时候,普信也会适度的参与一下,但那仅仅是出于好奇,但是她的内心深处是不认可这种生活方式的,因为她觉得如果她自己也沉沦于此,便永无翻身之时了。当时的普信,坚信“个人奋斗式”的成功哲学,她不知道的是,其实人的成功是有多种定义的,成功不一定是要用每场考试来定义的,它可以是安逸自得的生活,也可以是左右逢源的社交关系,还可以是与心爱之人的白头偕老。但是普信的认知还达不到那个境界,她觉得她只能通过一场场考试来证明自己,毕竟这是自己唯一擅长的事情了。

上了大二的时候,普信就和宿舍里的“老三”走得比较近了。“老三”虽然来自城市中产家庭,但是她是一个睿智而且善良的人,在她眼里似乎没有“分别心”,她不会因为别人穷或者丑等这些世俗的评价而去远离或者小瞧一个人,她喜欢普信的努力和上进,而她的沉稳和平静正好能治愈普信那颗敏感而无处安放的内心,于是她们两个每天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去逛街,自然而然地成了好朋友。“老三”的目的很明确,她要考研。因为她来自她们城市的最好的高中,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上了重点大学,而她自己却只考到了当地的一个普通二本,没有一点心理落差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是,她的暗恋对象已经在天津大学找到了女朋友,这个女孩不论是外表都还是才学都是高于“老三”一筹的。可能这件事也给了“老三”的心里也受到了不少冲击吧。她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在“老三”的影响下,普信也有了新的目标了,她也要考研。但是,她不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在她看来语言只是一种工具罢了,如果把外语这种工具和另外一种专业结合起来,那岂不是很厉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普信是有一定的判断力的,可以说她的这个判断是很有远见的。但是,作出判断容易,怎么样实现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难的,也就是说“知易行难”。当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普信觉得学习国际政治学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将来还可以就国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应该是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于是,普信在考研时,决定放弃自己比较擅长的外语专业,转而考国际政治专业。其实改专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她的很多同学也改专业了,改的最多的就是“法硕”,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将来当一名律师,不仅体面,收入还比较客观。所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认知负责,并且根据自己的认知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和行为。

考研的公共基础课有外语和政治,这几门课没什么好说的,这两门课对于文科生普信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课,专业课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围,而且不同的学校专业课的内容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要考研,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报考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去复习才有成功的可能,最好的是提前联系好导师,和导师达成意向以后,把握就更大了。当时的普信就是一个“井底之蛙”,她是有野心,也有想法,但是她的圈子太小了。圈子越小就意味着信息差越大,信息差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其实普信对国际政治专业毫不知情,她对国际政治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电视等媒体报道的时事新闻,对该专业的专业现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具体选择哪个学校,那更是盲人摸象。但这难不倒普信,普信要为理想奔赴,她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和“研究生”一样,军人在她的心目中,也是有光环的神圣的存在。所以,她做了一个并不难的选择,那就是报考一所有国际政治专业的军事院校。因为她本人和这所军事院校没有任何交集,所以她没打算找导师(主要是找不到),她打算根据该学校网站公布的专业课参考书进行专业课的复习,等成绩出来再联系导师。可是当她买到了专业课参考书以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好像有点鲁莽了。专业课参考书至少有七八本,而且个个都是大部头。普信完全是个门外汉,完全找不到书里面的重点。她甚至都没见过专业课试题的真题,当然也无从知道题型和题量,更不知道难度。单单靠“死读”这些大部头书,恐怕是很难通过考试的。普信在学习了一个学期以后就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那就是她绝对考不上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路走错了,可以踩刹车,再掉头也不晚,无非是耽误时间和精力而已。但是,对于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强的普信来说,她已经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再回头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是否会来得及呢?最要命的是,她已经笃定了自己要考国际政治专业了,所以对于第二外语的学习就放松了下来,导致她第二外语的成绩非常一般,但是考外语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要考第二外语。即便是这样,考本专业也比考国际政治简单一些,因为本专业是她相对能够驾驭的,而国际政治专业则是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的存在。就这样,普信折腾了一圈回来,她又回到了起点,继续考本专业的研究生。

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选择学校和联系导师。由于本校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她和她的同学们都需要“考出去”,这点对他们其实是非常不利的: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专业课考题,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走出去”,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这所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能直接考出去的人数,其实是少之又少的。而普信同学,作为他们当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份子,也选择了考研这一条路,那注定是困难重重!但是普信的心里还有希望,她还是想去拼一把,因为她相信靠自己的努力还可以继续改善自己和父母的命运。杀了一个回马枪的普信又回来了!她的心气儿依然很高,或者说依然对自己的实力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她选择了一个远在首都的211重点学校!按照这个学校的要求准备了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努力!依旧是努力!别无它法!她和“老三”的生活成了“三点一线”式,那就是宿舍、食堂、图书馆或者教室。这样的生活很单调也很无聊,普信唯一的乐趣就是随身携带的随身听,不仅可以联系听力,还可以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只有当她在这些优美的歌曲当中时,她的心灵才有一点点的放松的感觉。她和“老三”曾经交流过,她觉得上厕所的时间非常美好,因为这样可以有片刻理所当然的休息时间。普信是一个苦行僧,她虽然上了大学,但她根本没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她其实还是在复刻高中的生活,只不过这次她换了一个地方上自习,从高中换到了大学,无奈!可悲!

努力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这些道理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但是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或者说不会很快就有回报。因为努力不仅仅意味着要使用蛮力,而且还要讲究技巧,甚至努力也要选择对的方向,否则就很难心想事成。很显然,普信这次使用了蛮力,一开始选错了方向,虽然后来纠正了,但是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普信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第二外语,在学校密集开设第二外语的那段时间,普信正沉迷于国际政治学专业无法自拔,没有下功夫去吃透它,对很多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而现在又要拿起来第二外语去充门面,时间上很紧迫不说,学起来也很费劲。

时间无情,焦虑无益。一切都到了亮底的时候了。现在很多人尤其是领导都喜欢说一句话:“我只看结果”。这句话也适用于考试,考试是一个只看结果的活计。不论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地感天动地,最后都要拿成绩来说话。如果努力了半天,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那只好“对不起、再见”了!为了在考试前一天得到充分的休息,普信和“老三”在考点附近租了一个标准间。和普信相比,“老三”的准备是很充分的,从一开始她就确定好了专业、确定好了学校,也联系了那里的老师。所以,“老三”的心态一直很稳定,她只要正常发挥就没有大问题。而普信的心里就没有那么坦然了,她最担心自己的第二外语会拉垮。果然,前几门考试普信的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到了考第二外语时,普信就有点吃力了,总之就是没考好。更可恶的是,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不好的梦,她梦见自己牵了一只羊,而这只羊却丢失了!羊代表财富和吉祥,梦见把羊丢了,是一个不好的兆头。从考场一出来,她就抱着“老三”大哭了一场,她已经预料到,这次考研肯定是考砸了。对普信而言,这是她无法接受的一个结果。这几年,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考研上,根本就没想过找工作的事情,这下考研考砸了,普信的整个支撑体系坍塌了一半。想想自己那渺茫的前途,想想在家眼巴眼望等着她的父母,虽然分数还没出来,普信整个人就已经像被抽掉了脊梁骨一样。

消沉地过了一个春节以后,成绩终于出来了。不出所料,普信的总分超过了分数线20多分,但是单科成绩,也就是普信最担心的第二外语成绩距离分数线太远了,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而“老三”却稳稳地上了自己预先选好的大学,当然“老三”的稳还体现在她对学校的选择上,她没有选择首都的学校,因为她知道那里的学校竞争会相对激烈,她选择了远在东北的一所重点大学,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对于她来说,已经实现了从普校到重点校的跨越了,“老三”选择了“稳稳的幸福”,而普信的选择却有点曲高和寡和不切实际。现实又狠狠地打了普信一记耳光!而普信,又到了生命的十字路口!直走还是拐弯?如果拐弯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这一切也只能由她自己来选择,毕竟在她还是未成年的时候,她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是由她自己决定的。普信的父母,一如既往的不责怪、不打击,但是也一如既往地不知道怎么办。再看看自己的同学们,考研的同学已经尘埃落定,准备下学期继续求学了,他们可以开开心心地等到大学毕业,不用面试,不用焦虑,那段时间简直就是“生如夏花”般美好,普信的宿舍一共有四个人参加了考研,除了普信和“老三”,还有“老二”和“老六”,其中,“老二”和普信一样,落榜了,而“老六”和“老三”却金榜题名,最有讽刺意义的是,“老六”考的也是国际政治专业,因为她的姑妈是另外一所重点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教授,“老六”能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能跨专业考研成功,谁都知道,没有姑妈的帮助,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虽然“老六”对此三缄其口,但这也无法打消大家的猜测。猜测归猜测,事实归事实,事实就是人家考上了。这就是外力的助攻的神奇作用,同样的选择,可能因为外力的不同,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没有办法,有的人就是有资源,而有的人注定只能靠自己打拼,人终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才是明智之选。而准备找工作的同学,虽然经常换场投简历、面试,但那个时候就业形势还不是特别的严酷,大家只要认真对待,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宿舍里面找工作最理想的当数“老五”了,同样,她在家人的助力下,成功留校,摇身一变,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变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普信,你怎么选?不管怎么选,都要你自己来承担所有的后果。在普信大学毕业的那个档口,家里已经把以前做生意积攒的积蓄花地七七八八,所剩无几了,而普信母亲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连种地都很难再维持下去了。对普信而言,赶紧找工作、嫁人,缓解家庭的困境,稳稳当当地生活就是最现实的选择。但是普信不甘心啊!她不想平庸,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个,她应该是那个比较闪耀的那个。况且,自己复习了那么久,难道就此放弃了吗?这可能是一个自己为数不多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之一了。基于以上考虑,普信决定不找工作了,补齐短板,再考一年。当时还有一位边疆地区的电大来校招聘的老师看上了普信,希望她可以去那里工作,但是被普信婉拒了。普信的大舅听说了普信的决定后,淡淡地说了一句:“一家人等着伸直了脖子等着饿死吧!”,大舅这句高高在上的断语深深地伤害了普信的自尊!而“老二”做了和普信相反的选择,放弃考研,去BJ工作。人各有志,谁也无法评说是普信的选择好还是“老二”的选择好,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不管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最主要的是适合自己而且永不后悔!

就这样,大学生普信毕业后卷好了铺盖卷又“家里蹲”了,家才是她永远的港湾。当年怎么上的大学,现在又怎么回来了,中间那四年大学似乎是白念了,毕竟她既没考上研究生,也没有找到工作。但那个时候,她们一家人似乎也不知道什么是惆怅,至少他们有“一起吃苦的幸福”,每天的一粥一饭,都能体会出岁月静好的感觉来。那时的普信,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只有一条心,那就是考研,确切地说,是把第二外语的成绩提升上来。其实,这个任务并不是太难,普信用一年的时间去攻克一门课程,时间和精力绰绰有余。这次,普信是不是又蒙对了?居家待业的普信,穿着别人送的过时的衣服,梳着短发,胖胖的,乍一看,和大街上的大妈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普信不在乎,她知道,那些外在的东西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按理说,这样的普信是无人问津的。可是,偏偏有人眼光独到有毒辣,看上了“潜力股”普信,上门来提亲了。普信回家待业的时候,她的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干体力活了,毕竟年纪大了,体力活也是要吃青春饭的,父母在亲戚的帮衬下,找到了一出看大门的活计,这个活虽然挣得不多,但好在每月单位能给缴纳社保,还管住不管吃,这样又能省一笔炭火费用。这个单位是个清水衙门,除了桌椅板凳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看的贵重财物,但麻雀虽小,五脏得俱全,清水衙门有清水衙门的好处,工作压力不大,按时开门,按时睡觉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普信的父母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该单位的一把手是一名女领导,为人处事颇有一套,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春天般的温暖,而她正好有一个比普信大一岁的儿子,只不过没怎么读书,但是人家家里面路子多、人脉广,女领导的儿子毫不费力地去了当地的正式单位上班了。女领导可能是看中了普信的朴素踏实,也可能是看中了普信的学历,总之,开始时她对普信一家人是超级好。比如,经常给普信买各种小吃,找普信的妈妈聊天什么的。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正题,大概就是结亲家的意思,普信的母亲也没拐弯抹角,告诉女领导:孩子的事情我得问问孩子,我没有办法替孩子做决定。普信母亲回家就和普信把这个事情说了,但心高气傲的普信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再加上普信父亲以前在外面给人家打零工时,多少听说了一些关于女领导儿子的风言风语,大概这孩子就是个混子,虽然有了身份,但是本质海没有什么改变。有了父亲神助攻,母亲也不愿意女儿找这样的人家了。这个结果是女领导没有想到的,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尊贵,背景深厚,能看上普信是普信加的福分,没想到还被无情地拒绝了,真是不知好歹!不管怎么说,普信也只在家呆了一年,这件事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谁都没有放在心上。女领导也不能把他们一家人怎么样,毕竟他们已经是社会的最底层了,还能把他们怎么样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