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朝会(1 / 2)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司礼监太监魏忠喊道。

“臣有本奏。”刑部尚书郭子陵从文官之中站了出来。

“平安府滑县急奏,昨夜凌晨烂柯寺全寺二百一十六口悉数被杀,请陛下定夺!”

听到刑部尚书郭子陵的奏报,整个朝会一肃,大家知道今天的正题来了。

文武百官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百官前面的太子李端,秦王李竣,楚王李竑三位皇子。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秦王李竣最先站了出来,毕竟此案事涉秦王一脉势力,秦王亟需查证事情的真相,如果不把这群敌人揪出来,恐怕会寝食难安。

同时秦王李竣更不希望太子和楚王拿到办案的权利,因为两人都有作案的动机,谁也不知道两人会不会借用手中的全力掩盖事情真相。

“儿臣愿亲自前往滑县查案,查明真相,为无辜惨死的二百一十六口僧人申冤。”

看到秦王李竣站出来主动要接手案件,楚王李竑却不想让他如意。

如今太子,秦王,楚王看似三足鼎立,都有机会问鼎,但是秦王生母是杨贵妃,杨贵妃原是佛门清净庵前代圣女,佛门天然就属于秦王一脉。而且由于天顺帝崇信佛教,近些年佛教对文武百官渗透严重,更是在朝会上欲废太子李端,立秦王为太子。可以说秦王虽然不是太子,但是却是势力最大,最得天顺帝信任,最有机会问鼎得一方。

三皇子楚王李竑,生母淑妃张氏,出身江南世家,在朝堂上江南出身得官员纷纷拥立楚王,虽然天顺帝信任程度上不及秦王李竣,但是因为大量官员得支持,在朝堂上得话语权却远远大于秦王李竣。

太子李端生母王皇后,出身将门勋贵,但是因为景朝已立国八百余年,四海承平,战事越来越少,将门已经渐渐被文官压制得抬不起头,除了像刑部右侍郎齐洵一样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文官以外,支持太子的寥寥无几,成年即被立为太子的李端反而成了朝堂上最弱势的一方。

“二哥此言差矣,查明真相不错,但是寺内僧人是否冤屈就不知道了。”

听到楚王的话,秦王对着楚王质问道:“三弟什么意思?寺中诸位大师一心向善,平时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如今被杀不是冤屈是什么?”

面对秦王的质问,楚王嗤之以鼻:“就是字面的意思,冤不冤,二哥可以派人去问问。”

“成何体统!”看着如泼妇一样吵来吵去的二人,天顺帝呵斥道。

听到天顺帝的呵斥,两人乖乖的闭嘴,最后楚王还不忘斜眼挑眉向秦王挑衅。

“太子对此事有何意见?”天顺帝按例向坐在下面眼观鼻鼻观心,置身事外的太子李端询问道。

“儿臣没有意见,全凭父皇定夺。”太子站起来回道。

太子的回答没有出乎天顺帝的意料,摆摆手示意太子坐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