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木不雕不成器(1 / 2)

育强巷狭窄拥挤,是石城远近闻名的小吃街。

每天收工后,李蒙仲都要出门,穿过拥挤的人群,吃一碗稀豆粉,这一天才算心满意足。今天,在卖稀豆粉的小摊上,他认识了两位年轻人,说是对他的刻字功夫很是赞赏,特意前来拜访。

三人边吃稀豆粉,边聊天。

说天气,说巷子的拥挤度,说这稀豆粉到底是冷点好还是热点好吃。

李蒙仲告诉他们,为什么这里的稀豆粉好吃?

“其他家的豆子,要先浸泡,接着用杵臼捣碎,然后才放到锅里煮。这家厉害了,干的豌豆,直接放在锅里煮,煮到烂熟,那种黏稠感,非常不滑刷,就是这一点点窒碍,吃着吃着,发现某一小块还需要嚼一下,就这么一下下,才让这碗稀豆粉变得迷人。整个石城啊,估计没几家还有这种看似懒,其实更消耗时间的做法了。”

说着说着,自然聊回到印刷术,李蒙仲很是惊讶,刻字是家传技术,像他这样的人,都是与书局打交道,很少会有人直接找上门,谈字模艺术的。

身着蓝衣,一脸和气的漂亮人儿自我介绍说道:“我叫赵青涟,平常喜欢搞字模收藏,这位是我的朋友徐子语,他喜欢的不是字模,而是刀功。”

徐子语倒也没有纠正赵青涟说法的不妥之处,他放下手中筷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角,然后从衣袖中取出柳叶刀,三下五除二,就把竹筷削成一堆牙签。

李蒙仲很是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他把竹签一一列开,大小粗细都完全一致,忍不住拿起一根,在嘴角咬着。

赵青涟也是第一次看到徐子语炫技表演,赶紧掏出一个小瓶子,把牙签装了进去。

她向徐子语眨眼道:“等你成名了,我拿去拍卖。”

徐子语咧嘴一笑,就这也能卖?要看看山上的树多不多。

他没有理会赵青涟有些嘲讽的味道,而是侧身对着李蒙仲说道:“实不相瞒,我在你做的字模中,感受到了一股刀意,那是一种我从未接触到的意境,我的老师,也是用刀高手,但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所以我才来拜访你。为了找到你,着实花费了我们不少工夫。”

听到这话,埋头吧唧吧唧吃稀豆粉的李蒙仲放下饭碗,用衣袖擦了下嘴角,看着天际的白云叹息道:“真的没有想到,会有人能感受到这一层。大部分人,只会沉浸在作者表达的氛围里,哪会在意那一笔一画呢?”

他站起身,邀约两位年轻人到自己家里坐坐。

徐子语用手敲着桌子,眼前是新鲜的酱油与陈年的老醋,大部分人也只记得面的味道,谁会记得刀工?更不会在意谁酿制的酱油与陈醋。人们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大多数人只关注食物的味道,对于烹饪的技巧和制作过程并不在意。

食物的美味并不仅仅来自调料的配比,更离不开料理师傅的刀工和酱油、陈醋的酿制工艺。

徐子语曾目睹过老厨子的刀工技巧,那一刀一刀的犹如舞蹈,将食材切割得精准而美丽。这样的刀工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让食材的口感更好,让食物更易入味。

同样,酿制酱油与陈醋也需要时间和经验一瓶优质的酱油或陈醋背后,需要酿造师傅们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和努力。他们会选择最好的原料、精心调配酿造过程,才能够制作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的酱油与陈醋。

烹饪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传承和艺术。

雕版也是如此。

李蒙仲家就在小巷中段,他在一个没有招牌的地方,推开一扇老旧的木门,在吱吱呀呀的声响中,李蒙仲等徐子语与赵青涟都进来了,才慢慢把门关上。

里面是一段鹅卵石铺就的路,李蒙仲带着两位慢悠悠地走着,他用脚跺着石头说道:“祖上就这样,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走,现在又觉得每天不走上一段,就像没喝那碗稀豆粉一样,心里空。”

穿过这段鹅卵石,才到了一处宅院外,老旧的气息持续扑面而来。院子的入口处有一对古朴的木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两旁种植着婆娑的梧桐树,给人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感觉。李蒙仲用手抚摸着花纹道:“这是整块枣木雕刻,纹理异常复杂,李家三代人接力才完成,到了我这代,已经对镂空雕刻力不从心了。我们的一位先人,一辈子就雕刻了一件作品,据说现在在皇家的大盈库中。”

赵青涟心道,回去后要去找找,放在自己的书房挺好。

接着里面大门打开,一群小孩叫着爷爷冲了出来,看到爷爷还带着两位陌生人,就跑过去拉他们的手。

七八岁大的胖女孩拉着赵青涟道:“我是李琴,这是我的妹妹李书,她今年三岁了。”拉着徐子语的小男孩说道:“我不是李画,他才是,我是李棋,我今年五岁了。”

其他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介绍完自己,才拥护着三人往院子里面走。

院里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两层的主楼,屋顶由灰色的青瓦铺就,屋檐下悬挂着精致的雕刻。主楼外墙是用黑色的漆进行装饰,有一种庄重感。

庭院里种植着各种精致的花草,花坛上放置着青瓷的花盆。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型的池塘,池塘里养着几条金鱼,水面倒映着亭台楼阁的景象。

院子里正在做女红的妇女,看到有陌生男子来了,都纷纷起身回屋。有位年纪稍大,戴着蓝色头巾的妇人走过来打招呼,安排几位在院子里坐下。

李蒙仲介绍说,这是大儿媳,是四个娃的妈,大的两位去书院上学了。大儿子带着工匠在后院工作,刻雕版,做铅字。

李蒙仲说,自己从小就对文字有着独特的感觉,他喜欢观察每一个字的形状和结构。在他眼中,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的美感和灵魂。

“家父教会了我怎么刻字,这其实是门简单的手艺活,把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拓下来,复刻到木板石头铜件泥版上,做好字模,组装起来,交给负责刷版师傅。但印刷与书法毕竟是不同的形式,我就琢磨稍微改动改动,能让写书法的能接受,能让书局的老板也接受。于是,我开始研究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下刀的时候,充分用心地感受每一次刀在字模上划过的感觉。”

家里大嫂端出一壶茶,以及一些秋日点心。李蒙仲劝两位尝尝:“这绿豆糕不错,就在我们家门口,也是祖传下来的手艺,吃了一点都不腻,不掉渣。”

赵青涟取出刚才的牙签,挑了一块放入口中,美妙极了。她又把牙签递了一根给徐子语,徐子语也用牙签挑了一块放入口中,果然甜而不腻,很想打包一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