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智!刻刀13(1 / 2)

几位围在一起,欣赏完李信儒未完成作品后,才在他的带领下,来到李家家藏室刀笔轩。

这是一个字模的世界,墙上挂着的雕版,地上堆着的是活字字模,空中悬挂的是拓片,棕刷。除了自家刻的作品外,也有不少其他工匠的作品。

李蒙仲边走边介绍,字在不同材料上的细微差别。历朝历代的字模,每一块字模都代表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各个时期的字模,从古代的篆书、隶书到楷书、行书,再到今天的楷书、行书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字体和书法风格。

有些字模,是专门为皇室和大家族定制。这些字模形状独特,充满了奢华和尊贵的气息。从世袭的家族徽章到宫廷御用的字模,每一块都散发着历史的痕迹和权力的象征。

当然,这是层层转包,最后单子才落到李家。

来到一堆字模前,徐子语弯腰拾捡起一个字模,在手上摸了摸,就像摸麻将子一样,他会心一笑,看着李蒙仲说道:“这是李先生的大作?”

李蒙仲很是吃惊地看着这位年轻人,李信儒也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脸色。徐子语从衣袖中取出一个字模,是一个“夏”字,他递给李蒙仲。李蒙仲接过字模,仔细看了看,又递给李信儒,李信儒仔细看了后,摇头,递回给李蒙仲。

李蒙仲把“夏”字拿在手中,眼角的皱纹更深了,他回忆道:“七八年前刻的,那年李酒出生。”李蒙仲闭上眼睛,仿佛闻到了那年夏天的黄酒香。

李蒙仲相信每一个字模都有自己的故事,刻字就是将这些故事一一呈现在纸上的过程。

徐子语又取出一个字,递给李蒙仲,这是一个“信”字。李蒙仲把字模捏在手中,这个字,完全没有记忆点,于是他还给了徐子语。

徐子语又取出一个字,递给李蒙仲。李蒙仲摸着字,情绪有了起伏,这个字,是一个“冤”。

李蒙仲记得,刻这个字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那得是二十年前?这条巷子有一家面馆,面做得不错,老板娘人美心善,有人贪图这家面馆,更贪图人,就设局让老板误杀了一个小流氓。结果就是面馆老板被抓去砍了头,老板娘被霸占。那一天,李蒙仲刻到“冤”字的时候,是带着浓烈的愤怒,恨不得自己手里的刀,还可以干点别的事。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蒙仲在刻字的时候,就不只是机械地切割字模,而是对着每个字都流露了一种情绪。

徐子语在文秀楼读书的时候,翻阅过一本书,讲儒家的一些繁琐教条,开始读得令人昏昏欲睡,但接下来读着读着,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有一个字忽然跳出来,仿佛要倾诉些什么。

那种情绪,并不属于书写者,因为同样的字,在不同版本的书里,情绪就消失了。

这是徐子语第一次感受到不属于作者的情绪。

他一度以为那是错觉。

但后来,他又在不同的书里,感受到那种情绪,他把这些完全不同类型的书摆放在一起,也没有发现太多的共同之处。

于是,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印刷的缘故。

徐子语要追寻的是,到底是什么影响了阅读者的心境?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印刷厂,不同的纸张,却在某些字上,产生了相同的情绪?

徐子语想来想去,这种情绪只能来自刻字人。因为同一家书局,出版的同一本书,在同一个字的地方,徐子语也没有感到那种情绪。

活字印刷里,字模有周期,一旦字迹模糊,就会更新。

那个被替代了的字,那个消失的字背后,是人的消失。

于是徐子语推测,这个刻字人,可能现在已经不再握刀了。

他这才想到字模收藏市场,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机缘找到。在向秀的帮助下,徐子语很快就找到了那种有情绪的字模。

现在,他看着李蒙仲的那双手,看得很仔细,那是一双平淡无奇的手。

大部分人,一生都在做着平淡无奇的事,所求不过温饱,但有一些人,会在咀嚼饭粒的时候,思考下人与稻草人的区别。

李家的刻刀都挂在刻刀墙,总数有一百零八把,形状有拳刀、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平口刀与斜口刀。

在第五排第七列,徐子语看到了那把能刻出千愁万绪的刀。

那是一把很平凡的刻刀,出自普通的刀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