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 2)

《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

可惜,因为程伟元把《石头记》(手抄本),改书名为《红楼梦》,删掉了书里的全部的脂砚斋的批语以及其他人在抄写和看《石头记》的过程中留下的批语,叫人续写了后四十回,印刷出版后,从此完善的120回的《红楼梦》里再也看不见脂砚斋的批语了。这也是人们自《红楼梦》诞生至今已经270年了,人们却始终不能解开全部的“红楼梦之谜”,只能解开一小部分“红谜”的原因。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程本有程伟元的序,序中说:

《石头记》是此书原名。……即间有称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石头记》全书至是始告成矣。……小泉程伟元识。】

只看通行版120回的《红楼梦》的人们,不知道脂砚斋。而知道脂砚斋的人却不能完全相信脂砚斋的评语,这就注定了他们不能解开“红楼梦之谜”。

【《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文,第四十五回,

黛玉叹道:“……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庚双:黛玉才十五岁,记清。]】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

黛玉云:“我长了今年十五岁。”

按黛玉小宝玉一岁,实当十二岁。所叙明明不合,疑字有讹误,或后人嫌小,妄改“二”为“五”。】

正因为周汝昌先生勘不透林黛玉言说“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的秘密,又不相信脂砚斋的批语“黛玉才十五岁,记清”,因而周先生才猜测这是“疑字有讹误,或后人嫌小,妄改‘二’为‘五’。”

林黛玉言说的“我长了今年十五岁”,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是一个不能直接明说的秘密,对脂砚斋来说也是一个不能明说的秘密。因此,曹雪芹只能假装“故将真事隐去”把这个秘密化入《红楼梦》之中,而脂砚斋也只能写作“黛玉才十五岁,记清”——以此来强调此年的林黛玉,确实是十五岁了。

(注,林黛玉十五岁之谜,这里略微提一下,本书第五卷有详述。)

脂砚斋早就在《石头记》里写下了“千里伏线”、“伏脉千里”、“此于千里外伏线也”、“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实伏线于千里”等多条批语❻。那么“实证派”能在“一千里”的文字中捉到“这一条伏线”吗?

不能。

这就是“考证派”不能解开《红楼梦》的大部分谜团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千里伏线”、“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的这种写法,早已决定唯有对《红楼梦》的文字进行分析推理,才能解开“红楼梦之谜”。

不相信脂砚斋的评语,不相信作者曹雪芹在《石头记》所写的文字,不对脂砚斋的批语和《红楼梦》的文字进行分析推理,哪怕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也不能解开“红楼梦之谜”。

虽然对《红楼梦》的文字进行分析推理,是解开“红楼梦之谜”的利器,但是这却是建立在“考证”的基础之上的。脱开了“考证”,抛开了“考证派”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只单追求分析推理,那就变成了“索隐派”了,变成了缘木求鱼,那对《红楼梦》的研究不但无益,反倒有害。

程伟元删除掉了脂砚斋在《石头记》里的全部的批语,以至于竟有人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当成是后人伪造的。

而在愿意相信脂砚斋批语的那部分人里,虽然他们也或是承认脂砚斋就是《石头记》的作者本人,或是认为她就是“曹雪芹写作时的一个助手”,但他们却还是把脂砚斋的批语看得太轻了,他们实际上并不是从心里相信脂砚斋的批语的。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乃又说:

现在我看了此本,我相信脂砚斋即是那位爱吃胭脂的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脂砚”只是那块爱吃胭脂的顽石,其为作者托名,本无可疑。】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脂砚斋为《红楼梦》作评,实际不止两次,可是历年新出世的几个八十回钞本,大都是标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因此可知这实在是曹雪芹原著小说的最后定名……从这些,可以看出他是曹雪芹写作时的一个助手——或者说,一个“编辑人员”。】

正是因为不明白《红楼梦》内在的逻辑,看不透《红楼梦》,刘心武才会只能重拾周汝昌那一套。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因为与周先生观点重合处甚多,以致有的听众读者怀疑我是否剽窃了周先生的学术成果。在这里我顺便说明一下,凡我讲述行文中与周先生观点重合处,其使用宣扬,都是得到周先生允许的。】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认为,天生就自带了脂砚斋的评注的原本的《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后人伪造的。

【历史故事迷,《为什么会有人怀疑“脂砚斋”是后人伪造出来的?》,

最先提出“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脂砚斋出于后人之伪托”之说的,是新红学家欧阳健先生。】

相信作者曹雪芹在《石头记》里所写的文字,相信脂砚斋的批语,对《石头记》里的关键文字和脂砚斋的关键批语在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分析推理,是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法宝。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有很多谜。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谜其实都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专门在书里设下的陷阱。而这些谜、这些陷阱,有些已经解开,然而大半的谜和陷阱还没有解开。

曹雪芹把谜和陷阱写在了《红楼梦》里,但他同时把谜底也写进了《红楼梦》里。比如,真假宝玉之谜、曹雪芹的身世之谜,曹雪芹的生卒年之谜等。本书就一一为大家解开这些谜团。

●●

引用和注释:

❶《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

【“红楼梦”-搜狗百科

《红楼梦》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作者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

【《红楼梦人物数量分析》(瑞文网),徐恭时作新统计……合计975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有732人,无姓名称谓的有243人】。

❷《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红楼梦》第一回,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❸《石头记》是脂砚斋抄写的。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脂砚斋为《红楼梦》作评,实际不止两次,可是历年新出世的几个八十回钞本,大都是标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因此可知这实在是曹雪芹原著小说的最后定名……从这些,可以看出他是曹雪芹写作时的一个助手——或者说,一个“编辑人员”。

所以说,他所钞校写定的《重评石头记》,就是经作者同意的定稿,外间钞本,都是由他的本子而传写流布的。】

❹脂砚斋在《石头记》里写下了多达1600多条批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该文批注者脂砚斋在《红楼梦》甲戌原稿本上留下1600余条珍贵批语,对书中隐事一一点露。】

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古抄本。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去年我从海外归来,便接着一封信,说有一部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愿让给我……我看了一遍,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遂出了重价把此书买了。

我们现在可以承认脂本是《红楼梦》的最古本,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了。】

❻脂砚斋早就在《石头记》里写下了“千里伏线”、“伏脉千里”、“此于千里外伏线也”、“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实伏线于千里”等批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回

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王家。]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甲戌侧批:瞧他写雨村如此,可知雨村终不是大英雄。]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甲戌侧批: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七八回

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来回话。[庚辰双行夹批:又一紧,故不能终局也。此处渐渐写雨村亲切,正为后文地步。伏脉千里,横云断岭法。]】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

幸而袭人家不远,不过一半里路程,展眼已到门前。茗烟先进去,叫袭人先进去叫袭人之兄花自芳。此时袭人之母接了袭人与几个外甥女儿、[庚辰双行夹批:一树千枝,一源万派,无意随手,伏脉千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十七回

[甲戌:凤姐用小红,可知晴雯等埋没其人久矣,无怪有私心私情。且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此于千里外伏线也。]】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三十一回

[庚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十二回

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道谢,又笑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该批:“应了这话就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