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迫和突围(随笔八)(1 / 2)

记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虽然有着很多的光环,但我还是喜欢他作为一位老人所具有的生动、饱满和烟火气的一面。

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被后世弟子记载在《论语为学》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一生追求觉悟的人生,他说:觉悟而能经世致用,让我的内心感到喜悦;我很高兴能将我关于大道的学问传授给别人,有来自远方的人问我关于大道的事情,是我所欣然希望的事;我不忧心不被人理解,我只担忧大道不行,天丧斯文。

这份喜欢和忧患伴随了孔子一生。

孔子怀揣着济世和育人的梦想与希望,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这是一次冒险之旅,也是孔子走向圣人之路。

当时诸侯各国,内有各方势力争权倾轧,外有敌国侵伐,彼此混战,人心惶惶,风声鹤唳。孔子周游列国以期匡扶时弊的行程,注定了云诡波谲。

《庄子﹒让王》中这样描述孔子奔走列国时的遭遇: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

鲁国阳虎对匡人的侵凌,便给无辜的孔子几乎带来杀身之祸。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因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看到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误认孔子为阳虎,便欲杀死他而将其围困。后来得知是孔子后,又担心孔子到卫国去后得到卫国的重用,从而使卫国得以强大,便要挟孔子立下不去卫国的誓言才放他离开。

《论语子罕》记载此事: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之所以发出“匡人其如予何”的喟叹,更多的是源于孔子对他自己追求的仁义之道的信任,用现在的话讲也算是文化自信了。

孔子对大道的坚守和“学道不厌”“不知老之将至”的心志,造就了孔子以迎合当时各国诸侯为耻的性格,这种性格是他“介于石,确乎其不可拔,遁世而无闷”人格的一部分,这也成为他不被各诸侯国接纳的原因之一。

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为各国所接纳,又多逢不测,所以弟子就有些不理解孔子的做法,想劝他迎合时事,放弃拯救时弊的追求,委曲求全得以安身立命,孔子却告诉说: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志不远矣。这就是孔子舍身立命的精神人格体现,但这种精神人格却不为乱世所容,以至于被自己父辈生活的宋国驱赶,杀之而后快。

孔子到了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宋国司马桓魋扬言杀掉孔子,便将孔子所在的大树砍倒威胁孔子,孔子逃离宋国。

《孔子世家》如是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寥寥数语,一代圣人凄惶之态,令人感叹不已。孔子又做何感想呢?《孔子世家》记载:颜回曰:夫子之道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孔子欣然大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可见孔子身处乱世和窘迫之时的乐道之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