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孔子(随笔七)(2 / 2)

母亲的教育或许就是孔子求学之路的开始,也是他启蒙的第一位老师。《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母亲见到孔子在嬉戏时常常把祭祀用的器具俎豆按照祭祀礼仪陈列出来,并行祭祀盥洗之礼,其母亲就“豫市礼器,供其嬉戏”——买礼器给孔子当做玩具供其玩耍。

可见母亲对孔子教育的爱之心切,顺从其天性,这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是好学的,得益于其母亲的关爱和付出,孔子得以在“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时代,以“师无常师”的方式如饥似渴的学习;孔子是不耻下问的,《论语八佾》篇记载:入太庙,每事问,以至于让人厌烦的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

孔子的好学和坚韧,使得孔子在十七岁那年,得以崭露头角,并引起了鲁国大夫孟釐子的注意,甚至在孟釐子临死前叮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拜孔子为师。《孔子世家》记载: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既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及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世事往往不遂人意。孔子虽然一身才华,正当他想要谋而后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却兜头浇来一盘冷水。孔子葬了母亲后,得知季氏飨士,孔子便想去试一试,却被季氏的看门人阳虎以“你算哪根葱”式的无情赶走了。《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孑然一身,孤独无依的孔子又何去何从?

从文献记载来看,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35岁去鲁适齐。去鲁适齐的原因是因为鲁国乱政和做学问,孔子到了齐国成为高昭子家臣,并与齐太师谈论音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在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之前,有两件事值得注意。一件是孔子三十岁的时候,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访问,齐景公问孔子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孔子说秦国虽小,但其志大,虽然地处偏僻,但其行中正,称王都可以,别说称霸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司马迁记载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话后心里很高兴——“景公说”。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当时的学问是以社会问题为落脚点的,这引起了许多诸侯国的注意,也就有了去鲁适齐后为高昭子家臣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孔子到周的首都问礼于老子的事情,回来后弟子便多了起来,《孔子世家》是这样说的:孔子自周返于鲁,弟子稍益进焉。也就是说孔子当时已经开始收徒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礼。

从上述记载来看,结合当时“礼坏乐崩”的历史背景,孔子当时以求仕为途径,致力于用自己的所学拯救时弊,到处访问求学,希望自己能够用礼来拯救乱世,因此,孔子是对当时“礼坏乐崩”社会状态抱着深切关怀而寻求拯救时弊之方法,故而“学道不厌”贯穿了其一生。

综上而言,孔子自幼便在母亲的启蒙下,致力于礼的学习,而其学礼的出发点和落脚地,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拯救“礼崩乐坏”的乱世,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和乐社会生活状态。

孔子的历程不仅堵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有所启发,而且对我们如何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日益焦虑的时代如何立身也有着积极启发意义——对社会抱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致力于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以此为出发点“学道不倦”“经世致用”,最终达到“博学而一以贯之”,这也算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简单的生活方式吧。

透过历史的迷雾,一位智者正在踽踽独行。

戚戚然,叹哉?

欣欣然,乐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