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的第一次触网(2 / 2)

”信哥,不一样的人生。“

刘威同学委委屈屈的信了。

刘威呆图书馆没事干,吴嘉弈除了教他帮自己查资料,也让他先看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书。

---

对于学习,吴嘉弈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山与海国的教科书编撰的是很科学的,充分考虑了人类大脑在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内的生长和变化特征。

结论就是,其实小学到初一的知识总量其实是不多的。

而且初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阶段,从生理的角度上看,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在开始发育逻辑思维能力,所以知识结构要开始加入一些复杂逻辑,但又不能太难。

不多且难度不高的知识,让智商很高的吴嘉弈的学习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但是吴嘉弈还是很认真的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

即尽可能的记忆和理解每堂课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利用课后作业,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分析。

为了强化记忆吴嘉弈会在老师讲课前提前预习。

提前预习有很多好处,预习可以明显增加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每次听课都是带着问题、有重点的去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更有目的性的解除自己的疑惑。

第二预习增加了对知识点的重复记忆。

第三预习让吴嘉弈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在应用这些知识点完成作业时,会明显提高效率,吴嘉弈基本上能够在学校里就记住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完成当天的作业。

为了进一步的强化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吴嘉弈还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时间规律,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计划、有节奏的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时间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呈现“先快后慢“的发展规律。

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按照20分钟后、1小时后、8~9小时后、1天后、2天后和6天后进行复习,一天后可以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可以保持86%,其记忆率明显高于学习后不复习人群。

于是吴嘉弈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安排知识点的复习,吴嘉弈会尽可能的在老师讲课的前一天的9点左右对新的课程进行预习,并完成知识点的笔记,然后在9:20分、10点、第二天6点半这几个时间段,花少量时间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再次复习。

再利用老师正常上课和完成作业再次复习,第三天再次查看课本和作业,整理、完善笔记,一周后进一步完善和复习笔记。

吴嘉弈的笔记也非常有特点,他会准备两个笔记本,第一个笔记本会用空雨伞的方法,把笔记本的每页分成3个区,第一个区记录知识点本身以及整理知识点的关键词索引,第二个区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包括知识点的推导过程,知识点展开应用的分析思路等,第三个区记录知识点的具体应用以及自己的思考、做题的经验教训.....

吴嘉弈每次巩固记忆知识点时,会遮挡知识点本身,只留下关键词索引,检查自己是否能够复数知识点。对于没有记住的知识点,会增加记忆次数和延长记忆时间。

此外吴嘉弈的第二本笔记本只会简要记录知识点甚至只写知识点的关键词索引,而这本笔记的重点是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区别;会有目的的做很多的对比、分析。

第二本笔记本重点在于寻找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规律性,探索知识点之间的组合应用。

吴嘉弈不仅会寻找、思考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研究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排列组合。

第二本笔记,将会在学习知识点第三天和一周后,以及考试后进行重点整理记录。

吴嘉弈会花不少时间阅读、整理和复习自己的笔记。

这样知识就由一个一个的点有机连接,穿成线,最终形成知识面和知识体系。

在保持初一下期学习的同时,吴嘉弈还像蚂蚁搬家一样,不断把小学和初一上期的知识点归纳整理进自己的笔记体系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