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4(2 / 2)

许丹芸害羞地把头撇向一边,“少华,别让人看见。”

“怕什么,咱们是夫妻。”

“别,这样不好,咱们到前面看看吧。”许丹芸轻轻地推开林少华。

林少华扫兴地叹了口气。

他们走出樟树林,面前出现了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榕树,棵榕很粗,估计要两三个人才抱得过来,树冠直径足有十几米,从树冠上坠下来许多长长的须子,像老爷爷的长胡子。

“这棵榕树好大啊!”许丹芸高兴地叫起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榕树!”她围着大榕树转了一圈。

“丹芸,咱们在大榕树下合个影吧。”

“好啊!”许丹芸高兴地跑了过来。

这时正好有一位中年妇女经过,林少华跑过去请她帮忙。

林少华夫妇在大榕树前站好。

中年妇女一边看着取景器一边说:“女士再靠紧一点,对,头往男士这边再偏一点,好。”女士按下了快门。

林少华夫妇回来的时候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客厅里摆着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了菜肴。菜肴可以分为两个菜系,滨海菜和广东菜。

广东菜有烧鸭、白斩鸡、烤乳猪、叉烧肉、鱼香茄子煲;滨海菜有松鼠鱼、油闷大虾、红烧鲍鱼、红烧海参、盐爆海螺。其中松鼠鱼是滨海最具特色的一道菜,鲤鱼炸得浑身金黄,鲤鱼的头尾从汤汁中翘起,仿佛要从水中跃起来一样。

许丹芸走进厨房,马兰花正在煮饺子。

“嫂子,让我来吧。”

马兰花笑着说:“好的,你来下饺子,我准备蒜酱。”

饺子一会儿就煮好了,马兰花和许丹芸端着饺子走进客厅。这时,两位老人、少中少华兄弟和小志农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马兰花招呼道:“爸、妈、少中、少华,都快上桌吧,菜齐了。”

一家人围着餐桌坐了下来。

林少中打开一瓶茅台酒,把酒倒进小酒盅。

“爸爸,我也要。”小志农举起水杯向爸爸要酒喝。

马兰花说:“志农,小孩不许喝酒。”

林太暄用筷子在酒盅里蘸了一下,对孙子说:“志农,尝尝。”

小志农张开嘴巴,林太暄用蘸了酒的筷子头在他舌头上点了点。

“辣死了!一点儿也不好喝。”小志农皱起眉头。

众人大笑。

马兰花拿起一罐可乐,给志农倒了一杯。

陶慕竹笑着说:“志农刚才的样子太像他爸爸了,少中小的时候他爸爸就用筷子蘸酒往他舌头上点,少中也是刚才志农那副表情。”

马兰花笑着说:“怪不得少中这么能喝酒,原来是爸爸惯的。”

林少中笑着说:“爸爸,妈妈,你们谁来致新年贺词?”

陶慕竹说:“当然是你爸爸啦。”

林太暄举起酒杯说:“为我们一家在新城团聚,为全家健康幸福,为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干杯!”

一家人举杯共饮。

喝了酒,马兰花招呼大家:“快吃吧,看看我的手艺怎么样。”

陶慕竹夹了一块松鼠鱼,“看看兰花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马兰花笑着说:“妈,我的手艺不行,这松鼠鱼还是跟您学的呢。”

陶慕竹尝了尝说:“不错,皮酥肉嫩,非常不错!”

马兰花笑着说:“谢谢妈妈夸奖。”

林少中说:“兰花来新城后厨艺大长,学会了不少广东菜,今天桌上的这些广东菜都是她的手艺。”

陶慕竹用赞许的目光看着马兰花,“兰花这些年锻炼得越来越能干了。”

马兰花说:“妈,其实我一直很能干,只不过您以前对我有偏见。”

林少中怕马兰花一高兴扯出什么历史恩怨,便赶忙打岔说:“别光说话,鲍鱼得趁热吃,凉了就腥了。”林少中把碟子里的红烧鲍鱼分到大家碗里。

林太暄尝了口鲍鱼连声称赞,“做得好,这鲍鱼做的好!肉质细嫩,味道足,好!”

马兰花笑着说:“爸,这鲍鱼还是您亲手教我做的呢。”

林太暄笑着点点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过我了。”

马兰花问:“爸,听说您当年还开过饭馆?”

林太暄点点头,“抗战的时候,我在西江负责党的地下交通站,开饭馆作为掩护,楼下是饭馆,楼上就是交通站,我的厨艺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这时林志农插了进来:“奶奶,我听爸爸说,当年您抱着我爸爸差点被飞机炸死,你给我讲讲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慕竹笑道:“志农,一定是你听错了,应该是你姑姑,那是1948年10月,部队进城前,那时候你爸爸还没出生呢!”

林志农扭头问林少中:“爸,你不是说是你吗?”

林少中笑道:“我逗你玩呢,不是爸爸,是你姑姑。”

林志农笑道:“爸爸,幸亏不是你,如果是你可能就被飞机炸死了,那样的话,是不是现在就没有我了?”

马兰花拍了一下志农的胳膊,“傻孩子,怎么净说蠢话?没有你爸当然就没有你啦!”

大家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陶慕竹叹了口气对林少中说:“如果你姐姐秋文一家能来就好了,那样咱们一家可就大团圆了。唉,都怪你姐夫成健强,好好的一个局面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林少中不屑地说:“我早就看出来成健强是马谡,他只会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是个弱智……”

林太暄皱着眉头打断了林少中的话:“我们不说他了,说点别的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