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图穷匕见28(2 / 2)

而元恪听到这一切时,却完全是另一番心情,燕梁二王之间的矛盾他本不意外,但是当听说到燕军还屠杀了所有在洛阳的周氏宗族子弟,也包括梁王的所有子孙;元恪不禁整颗心都悬了起来,心想,周琰那时也在洛阳,那岂不是也一起被燕王给……

不过其他人显然没有这些顾虑,秦王孙巡本人还是喜多于忧,出言讥笑道:“那周阅真是愚蠢,燕王崔允岂是什么良善之辈,与虎谋皮,自食其果,可笑可笑。”

身旁的国师弘一则双手合十,闭目先念了几句·善哉,然后说道:“善恶有报,伪帝周阅,谋朝篡位,落得这个结果自不足惜;只是王上,眼下燕军大兵压境,我们还需尽快发兵增援,镇守住函谷关方为上策。”

此话一出,殿下的秦国公子孙漓立刻挺身而出,高声请命道:“秉父王,儿臣愿领兵前往函谷关,绝不让那燕贼前进半步。”

元恪这时回过神了,不禁更加担忧;秦军刚刚遭遇大败,元气还没有恢复,燕国大军就又逼近了,而这位公子孙漓,元恪打过交道,此人好大喜功,性情乖张,元恪早有领教,对他实在是没什么信心。在帝都时,春猎之事一出,孙漓就害怕被牵连,连夜逃回了长安,若论起领兵的本事,恐怕比不上他那位长兄孙潇。

不过自从长兄孙潇兵败被俘之后,孙漓反而因祸得福,在这秦国的朝堂上显得活跃了很多,毕竟秦王只有这两个嫡子,眼下正是孙漓上位的最好时机,这时自告奋勇请命领兵,也不足为奇了。

秦王孙巡也是心知这个二子的成色,闻言后久久没有表态,又侧目看了一下弘一,只见弘一也是默默点头,于是才终于答道:“好,我儿好志气,本王便令你领兵三万,全权镇守函谷关!”

孙漓听言,喜不自胜,更加志得意满,连连谢礼领命。

元恪在旁却有些按耐不住了,本来就对孙漓不太放心,现在燕军压境何止三十万,只给了区区三万兵马,能守住吗?心中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侧身向秦王行礼请命道:“秉秦王,臣在洛阳曾于燕军交过手,此番也愿请命同往函谷关助战!”

一向在朝廷上不多言语的元恪,这番请战令秦王孙巡有些意外,不知该如何作答,看向弘一,弘一也是有些意外,思索片刻答道:“赵将军忠心可嘉,不过天子身边不能无人护佑,还是留在长安吧!”

一直在龙座上无所事事,摆设一般的小皇帝周琳,听闻元恪请命,也难得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从龙座上侧身靠过来拉住了元恪的手,眼神略带可怜地看着元恪说道:“赵将军别走,有你在朕身边,朕才能安心……”

元恪心中一软,明白此前与这位小皇帝一路共经磨难,眼下亲族尽灭,背井离乡的小皇帝虽然平时话语不多,但心里已经把自己当成这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这份来自小孩的感情一定是真的。

只不过眼下元恪实在不想继续像他一样,只做个朝堂上的摆设,于是连忙安慰道:“陛下放心,臣去函谷关,也是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这才能更好地保护陛下!”

小皇帝周琳闻言,不再坚持了,默默又把手缩了回去。

弘一本来也觉得这事无关紧要,见天子也已经默许,只好答应道:“既然如此,那这次便请赵将军代天子监军,与孙漓公子同往函谷关,也可彰显天子体恤将士之情。”

元恪大喜,连忙领命,见今日众人态度都还不错,元恪借机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臣担忧,燕军此来,人不下三十万众,我们仅仅派兵三万增援,能守住函谷关吗?”

元恪此言一出,秦王和弘一都忍不住勉力憋笑,朝堂上的臣子则没有那么矜持,偷笑声不绝于耳,孙漓更是大笑出声;弄得元恪一时不解,环顾四周,仿佛自己突然成了个异类。

孙漓忍住笑,解释道:“赵将军也许是有所不知,函谷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地形险要,守备坚固,自古以来就从未被攻破过;别说燕军三十万,就是百万军,他也过不来。”

元恪曾去过函谷关,当然知道那里关城险要,易守难攻;可是这次毕竟敌我兵力悬殊,这世上哪有永不沦陷之城,秦国君臣如此自信,他也不是很理解。

弘一出来打圆场,说道:“无妨,赵将军这次去了,便能领教了。何况眼下我军刚遭失利,也没有太多援军可以派出去了,三万足矣,多也无益。”

见大家都成竹在胸,元恪便不再坚持了,再多说反而显得自己胆怯了。

一番安排之后,孙漓志得意满地领命而去,点齐兵马,不日就要出发前往函谷关。此番领军主帅仍然是孙漓,元恪虽然有监军之名,仍无参战指挥之实权,不顾元恪心想,这总比呆在长安这个做个仪仗般的护卫要好。何况在他心中,他与燕王崔允仍有一战未了;上次洛阳之战,还没打上照面,就只能草草弃城而逃,元恪心中仍有些挫败和不甘,好在很快这次又有机会了。

再加上近来听闻燕军南下的种种行径,都令元恪有些不齿,旁人可以不管,红缨的仇还是要报的,何况现在又多了个周琰。一想起周琰,元恪更加忍不住叹息自责,当日洛阳破城之前,周琰尚且还能想到来保自己周全;可自己离开时,既没有来得及管红缨,也没有来得及管周琰,终于招致今日之祸。又感叹这乱世之中,依靠他人总归难以自保,当日周琰对自己的安危何等信誓旦旦,也抵不过时局的瞬息万变。

元恪回忆起洛阳的种种往事,一边带着重重的心事,一边仔细擦拭着自己的亮银枪,枪尖上照映出元恪的面容,眼神逐渐凌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