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我(2 / 2)

姜元初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点头,露出了更加清明的眼神。

梦中疑惑解了八分,他已知足。

心中虽更加好奇老者到底何许人也,那云游道士又是何方人士,今在何处?

但思量一番他也并未开口追问。

姜元初并非得寸进尺之人,他素知与人言谈,便如家中做菜一个道理,都讲究一个火候,过之则不及,如此秘闻,老者能讲述给他听便已是极为难得了,还要奢求别的什么呢?

这一切老者都瞧在眼中,他观姜元初没有丝毫患得患失,笑容更甚。

类似的话他与许多人讲过,却鲜有人能保持这孩子一般的定力,就是世人口中那些上士,读过不少道经的学道之士也难掩心中迫切,他虽为其指明方向,但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如今这五浊恶世竟还能出现姜元初这般心性的少年,难得,实在难得。

老者抬头望天。

当初他本欲去赤城山访友,途中心有所感,屈指一算,原来是自己有份未尽的缘分在此地,方才改道而行。

……

老者经过这几日的修养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姜元初盘算着日子,今天是腊月十一重日节,镇上赶集,他背着篓子去了镇上,准备购置一些年货。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几个货郎到镇上来,挑着六层高的担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东西,甚至还有些耍闹玩意儿,样式新奇小巧,很是受那些孩子追捧。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碎银子和一串宣武通宝,盘算着今天该买些什么东西。

如今家中多了一人,盐和大米已经快见底了,是眼下最紧缺的,不过商行那边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吆喝吟叫,应能省下好几枚铜钱。

对联倒是不用买,几乎每年都有街坊邻居请他帮忙题字,自会多买一些红纸,甚至家中如今还有些剩余。

再就是一些平常吃不到的吃食,若是看到了也便买些,家中如今不只他一人,更应尽到自己的待客之道。

再就是老者要的酒了。

今早临出门际,老者言自己不日将离,希望路上能喝上一壶酒,不必太好的酒,寻常街上的苦酒就行。

姜元初挽留不住,也只能答应,马上就要过年了,想来老者也要寻一个地方辞旧迎新,也可能是觉得给自己添了麻烦,心中过意不去。

一来到镇上正街,姜元初就见到不少在街道两侧摆摊的小贩,多穿着一身厚厚的袄子,一些坐在地上搓手呵气,底下垫着一块木板,脑袋压在货上的扁担打着瞌睡,一些人站起来高声吆喝着,声音热情透亮,好像要把这冬天的湿冷之气都压下去了一般。

一些路人正与商贩讨价还价,为半个铜钱争得面红耳赤,走走回回接连几次,终于将商贩性子磨平了,把他叫了回来。

还有些无人问津的摊位,小贩就时不时和一旁的人聊着家常里短,一会儿说自家儿子在在外闯荡,今年回来带回来一个媳妇,一会儿说起去年这个时候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少交了不少税赋,今年家里余粮比往年多了些……

他甚至看到有人起得早,这时候已经背着满满一篓子东西往回走了。

姜元初汗颜。

不知为何,他这几天觉睡得极为安稳,再没有过梦魇侵扰。今日也不例外,他醒来见天灰蒙蒙的,心里以为还早,却没想到已是卯时了,还是老者将他叫醒的,才连忙收拾东西出门,差点误了时辰。

只是想到老者再过几天就要离开了,他心中还是有点伤感的。

老者博闻强记,这几天老者见他读书,常常以书中句读向他发问,往往寥寥几句就能点明其关键之处,常常让他有恍然大悟之感。

晨时谈古论今,黄昏之际辩论文义,他枯燥乏味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色彩。

这几日相处下来,姜元初自觉收获颇丰,绝对是他读书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先生虽然课讲得也极好,却始终是先生,不会如老者这般不计较自己尊卑长幼,讲课也没有这般平易近人。

一边想着,姜元初来到了镇上卖酒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