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谈(2 / 2)

话音刚落,天际间不知道哪里吹来一阵狂风,窗户被刮得沙沙作响,半敞开的灶房门被直接吹开,那遮蔽天空的层层阴云竟直接散去了。

姜元初感受到冷意,正准备插上门栓,一转身抬头却顿时呆住了。

清风伴明月,白雪覆苍松。

眼前好似一副画卷一般,古人诗中所述天地之美霎时跃然纸上。

胸中不由升起一股畅然之意。

但这风来的快,去得也快,一下就不见了踪影。

老者在一旁言笑晏晏,啧啧称奇道:“这倒真是巧了,老夫随口一说居然如此灵验?”

姜元初此时心旷神怡,不觉也露出笑容:“宜州下次下雪不知是何时了,今夜能见如此美景,实乃幸事。”

老者见此抚须大笑,道:“小友,你这笑起来好看多了,少年人哪来那么重的暮气,活像个比我还老的老头子。”

姜元初愣了一下,刚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下意识地道:“并非暮气,只是书读得多了,知道的道理多了,心中有所敬畏。”

老者听姜元初这么说,也借坡下驴,开始顺着他的话感叹着:“读书确实好啊,寒窗数十载,一朝金榜题名,看尽长安落花,入明堂见天子,谋得个一官半职,经年之后出侯拜相,干些惊天动地的大事,青史垂其名,万世流其芳,世人谁不欣羡。”

老者描绘的未来宏景若是那些醉心功名的人听了不免激动一番,但在姜元初听后,心中却并没有泛起任何波澜。

好像那并不是他想要的一般。

姜元初补充道:“我读书不为功名,只是为了书中的道理。”

“知理而行,我心甚悦。”

“小友三番两次提到知行二字,看来小友如此偏爱读书,定是想要做一位高洁君子。”老者嘴角含笑,又作出一副疑惑的样子,“只是光格物而后致知怕是不够吧,后面尚有三句话。”

姜元初沉默了。

他自幼读圣贤之书,自然知道这天下儒生的毕生追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说来他幼时也是憧憬的,只是后面读史书才发现从古至今,能完全担得起这四条的贤人也不过五指之数。

有些人学问做得很高,做人却又是另外一套,明明是用来约束自己的道理,却只用在别人身上,害得祖师背上莫须有的骂名。

尤其是听闻当朝大儒祝虚数项逆乱人伦之事败露之后,姜元初难以想象自己从小读到大的著作竟出于这样一个伪君子手中。

如此之人,尚为国家肱股之臣,而先生如此仁善之人却被构陷罢官回乡。

这朝堂之上,可见一斑。

但是若不去做官,他以后又要做些什么呢?

先生知他家贫却又爱看书,便让自己帮忙抄录,予他一些银两,但先生总要走的,他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个小镇上。

今年家中尚有些余财,但总有用完的一天,未来自己该以何谋生?

世间藏书难尽其数,但要说藏书最多,除四阁之外就是皇家,他如今一介白身,又要凭借什么去这几处地方。

若是做了官,他真能在那勾心斗角的庙堂上保持本心吗?

……

直到灶中火星尽灭,姜元初也无法给出老者一个确定的答案,只是含糊其辞说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说罢,姜元初起身将手洗净,加一小撮盐到锅中,搅匀后又将盖子合上,打算用灶中余热将粥再焖一会儿,这时从碗柜里取出两个干净的碗。

老者看着正在忙活的少年不住地叹了口气。

赤子之心,如此通透,真是天生的修行之才。

老实说他都有些不愿再继续试探这个孩子的心性了。

但这孩子却不知自己此生所求为何,明明只差临门一脚就能窥见那片更广阔的天地,实在可惜。

“明明再进一步,便是求大道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