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石志云与LU-1015(1 / 2)

长久以来,人类都渴望能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为此人类已经苦苦寻找了上百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子弹被造出来以后,人们才首次意识到,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量,并不仅仅只能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还可以作为一种非常好的稳定能源,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开始充分重视核能的利用,经过几十年的研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核电站先后建造成功,人类距离利用清洁能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如今,源源不断的电力从核电站中被输送出来,进入到各个城镇、工厂、家庭,成为现代人类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能源。但是,如何实现可控核聚变,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CFDE。

要想实现SDS的建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飞船的动力问题。人类目前已经可以实现核反应堆的小型化,但是想要建造超级宇宙飞船,超能离子攻击武器系统等,则必须使用聚变核反应堆,只有它可以输出几乎无限的能量,从而维持这些系统长期稳定的工作。

为此,CFDE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希望利用10到20年的时间,彻底攻破这道难关。这项任务,同样也是NIFT的头等大事。

潘壬炜目前也正在为这个事情头疼着,此刻,他就站在NIFT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前(简称“CNF”)。

早在20年前,NIFT已经启动了第一代CNF的建造工作,后来随着技术进步,NIFT又建造了第二代CNF,也就是潘壬炜眼前的这座。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CNF已经实现了小型化和实用化,但是稳定性一直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材料不过关。

如何寻找到合适的材料,实现稳定的可控核聚变,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潘壬炜望着不断闪烁着预警信号的CNF,陷入了沉思中。

刚回到办公室,电话突然响了,潘壬炜拿起电话:“喂,哪位?”

“老潘,我是老姚,有好消息了。”

老姚,全名姚践首,国家新材料研究院(简称‘’NMR”)院长、勘探委员会主任,也是潘壬炜的老朋友老战友。

“什么好消息,老姚?”

“我们找到LU-10了。”

“啊,真的吗?是真的吗?”潘壬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这次是真的,已经确定了。”

“天呀,终于等来好消息了,都愁死我了。”

“不用愁了,老潘。如果这次真的能开发出来,那么CNF的问题,就可以彻底地解决了。”

“好好,太好了,你抓紧时间搞,越快越好。”

“我会的,老潘,耐住性子,我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挂断电话,潘壬炜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下来。LU元素是地球上含量极低的一种稀有金属,它具有非常好的理化特性,最重要的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同位素LU-10具有极佳的常温超导性。如果能够实现工业化运用,那么困扰人类的能源问题,可能就此彻底解决了。

目前,人类研制CNF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磁约束型核聚变堆,优点是反应持续性能好,不需要反复点火,适合作为核电厂、大型船舶的供电系统。但其缺点在于开关火性能不佳,灵活度不够,而且维持强磁场所需的电能成本也不低。还有一种是惯性约束型核聚变堆,惯性约束的好处在于设备可以做小,而且开、关火控制性能也比较好,适合在未来用于飞行器等领域。但其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产生激光用来点火,而且燃料靶丸制造成本也很高。

鉴于以上两种方案都存在巨大的弊端,第三种方案便应运而生:常温核聚变堆。简单说,就是利用常温超导材料,使得要在1亿度以上才能够发生的聚变反应,可以在室温下就能完成。这里就涉及一种特殊材料:超导体。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唯一可以实现常温超导的材料就是LU-10,而且它具有非常好的理化特性,是建造常温核聚变堆的不二选择。

但是,除了在实验室里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才能够被造出来外,LU-10在自然界中一直没被发现,人们一度怀疑它根本不存在。但是,谁也没想到,经过几十年的苦苦寻找,今天竟然真的找到它了,而且含量还不低。

“太好了,太好了,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呀——”潘壬炜坐在那儿,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在西北荒漠深处,靠近楼兰古城遗址的地方,此刻,一队工人正在忙碌着。不远处,一架直升机正在降落,强劲的风力卷起漫天黄沙,让人无法睁开眼。直升机还没停稳,一个矫健的身影便跳了下来,他捂着嘴巴,快步地朝着不远处的工地跑去。

刚冲过去,一个人便立马迎了上去:“石教授,你可终于回来了,我们都等得急死了。”

从飞机上下来的人,正是石志云,他昨天刚刚从家里赶过来,一到单位,便坐上直升机来到了这里。

“现在什么情况?”石志云顾不上满身的灰尘,张口便问道。

“从探测回波看,这是一处富矿区,但是距离地面太深了,超过50千米。”

“哦——”石志云没吭声,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面各种图案和数据清晰可见。

“马上开钻,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打穿下去。”石志云干脆利落地下达命令。

“明白,1号井2号井已经开工了,目前已经钻到了10千米的深度。”

“很好,加快进度,咱们两班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穿它。”

“好的,石教授。”

其实对于这个深度,石志云心里也是没底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钻的最深的井,也不过25千米,而且是在地质条件很优良的地方。当年石志云带领着他的队伍,完成这一壮举时,轰动了全球。但是,从那以后,他们便再也没有突破这个记录了。

临走的时候,姚践首给他下达了死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开采出LU-10,国家无条件地予以支持,需要什么说一声就行。

帐篷外面,一片繁忙的景象。各种工程车来回穿梭着,各种钻井设备被卸下,又快速地被拉走。虽然风沙不断,铺天盖地,但是机器的轰鸣声从未停止过。深度记录不断地被刷新,“18千米、25千米、29千米……”钻头倔强地朝着地底下前进着,坏了马上就会被一个新的取代,钻深记录还在不断地被刷新。

石志云坐在帐篷里,多少年了,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这么兴奋。这些年,他带领着队伍,陆陆续续地发现和开采了很多种国家急需的新元素、新物质,为国家各项基础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唯独在寻找LU-10这件事上,十多年来没有任何进展。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可能他这辈子都跟LU-10无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