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为安(1 / 2)

火化为安

茫茫大海,一望无际。它孕育了生命,滋养着生命,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有水就有鱼,捕鱼,这是一项自古以来就有的生产活动。时至今日,这项生产活动越来越活跃,以至于我们中国还制定了休渔期,让海洋生物有一个生长的机会。

今天我想说一项我见过的捕鱼形式。海中抓鱼,确切的说是电鱼。我不是捕鱼从业者,以外行的眼光看,多少有点失真,不过没有必要和我计较这些,这只是一个故事的铺垫。

一首小渔船,相比于远洋渔船,它确实小。经不起远海的风浪。渔船大概15米长,木制的,甲板看起来还算平整。其实在甲板下面是一个一个的方格,那是放渔获的地方。也可以放淡水,工具等东西。渔船的尾部是凉亭式的驾驶舱,有两个柴油机,两个驱动螺旋桨,老渔夫说一个是备用的,防止自己回不了家。驾驶室还有一个加压打氧机,其实就是输出加压空气的东西,就像是我们的汽车轮胎打气机,工作起来的噪音很大。

虽说船小,也是有主人的,但是主人不上船工作,喊他船老板吧,船老板老秦,精明的生意人。海边长大的孩子,海上的那一套生意他都精通,年轻时还在海上做水手,后来单干渔船,现在年纪大了,就在海边开几个鱼塘养养鱼,但是他还是心向大海,所以这条小船也没有放弃,何况每年都有政府的柴油补贴。老秦现在是家大业大、风险大,风险大是说赚钱快,赔钱也快。

老秦雇佣了3个人在这个小渔船上工作。船老大梁师傅,近海驾驶渔船多年,经验丰富。开船不只是把船开出去开回来,还要掌握风向,水情,鱼情,水上作业的风险,不懂这些有可能就是空手而归,浪费柴油。船上工人起仓,潜水捕鱼的望江。他们两同船老大是同村人,是梁师傅请来的工人。他们三人一起出海,其实三人的工作没有太明确分工。除了梁师傅经验丰富,负责指挥,望江是潜水员负责抓鱼。潜水这个动作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不能三人同时涉险,所以只能是望江下水,风险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天一擦黑,三人也吃过了晚饭,这其实是他们的早饭。他们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那种。将准备出海的工具仔细清点,放在渔船上的方格中。梁师傅用摇把吃力的将柴油发动机点燃,一阵黑烟过后,柴油机的噪音成了隔绝了整个世界,感觉到海风,听不到海浪。三人黝黑的皮肤是常年风吹日晒的成果,已经感觉不到海浪卷起来的咸湿雾气吹在他们脸上湿润感。夕阳在他们前进的右手边,海上日落的风景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还是很美的,和日出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天黑了,远望时,渔船上的灯在茫茫大海中可以忽略。船上三人忙碌着。梁师傅依靠经验,在一处海域关闭了行船的柴油机,任由渔船飘在海上。短暂的安静之后,准备工作做完。起仓打开了打氧加压机,这其实也是一个柴油发动机,噪音不亚于行船的那一台。起仓现在主要负责供给潜水员的氧气、电力、通讯、渔获收集等等。

望江已经带好了潜水装备,准备潜水了。他也是十几年潜水抓鱼的老手了,对于水下的作业了如指掌,也深知危险所在。刚入行时潜水带的装备比较全面,加压头盔,加压连体衣,下潜配重、水下光源等等。经过这么多年后,某些装备他就懒得带了。

今天下水,腰间绑上配重铅块,足部带上长长的足蹼,这就是今天主要的潜水装备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零件,比如深度仪。身体背后绑好了水下的供给管道,主要是氧气管、电源线、渔网兜,电鱼枪等等。

一口气下到了30米的深度,这是梁师傅指示的。打开头顶的大灯,打开电鱼枪的电源,开始搜寻附近的猎物。运气还可以,梁师傅的经验还是信得过。稍微换一个区域就有几条鱼在游弋,不多久大大的网兜中已经看见不少被电晕的鱼,有黄花鱼、多宝鱼,不能一一叫上名字。大约在30米深处工作了1小时,望江觉得有点累了,发信号要上水面休息一会。望江把腰间的配重块挂在管道绳索上。身体开始缓缓上浮,没多久,头部钻出水面。转头找到渔船的方向,向渔船游过去。起仓在船上随着距离收着绳索。网兜拉起来一点挂在船边,要等最后收工的时候才将渔获全部装入船仓内的网格,让鱼保持最大的新鲜程度。

望江盘腿坐在船头,头上的大灯还开着,漫无目的的照着海面。喜欢灯光的鱼不时在灯光下跳出海面,这就是休息间的乐趣之一,好像农民看着长势良好即将丰收的麦子,心中充满淡淡的喜悦,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望江想的是今天出海不会空手而归,嘴角也露出淡淡的微笑。烟头夹在手指间,深吸一口,在海风的轻抚下,红色的烟火也在努力的发光。

突然间,望江感觉到头晕、胸闷!他警觉起来,迅速判断自己身体不适的原因。他出现了潜水减压症状,需要马上加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弹掉烟头,转身起来大喊:“快,头晕,需要加压。”他摘下绳索上的配重块,挂在腰间,抓起氧气管塞进口中,纵身一跃,跳入海中。

起仓一开始听到呼喊声,不知所以。但是看到望江跳入水中,没多想,赶紧打开加压打氧机。柴油机的轰鸣声又掩盖了一切。他和梁师傅在船上面面相觑,又有点焦急,不知道望江发生了什么。30米水下的望江就这么待着,随时时间流逝。感觉呼吸顺畅了一点,约20分钟后,他感觉正常了,开始慢慢的往上浮。这次上升的过程要慢很多,用了超过5分钟。

当望江再次爬上甲板时,梁师傅和起仓赶紧围过来。问:“什么情况?减压症状?”望江说:“头晕、胸闷,估计是,现在感觉好多了。”老梁说:“千万要注意呀,你现在这里坐会,没事就好,千万别出事,今天不下水了。”看着望江没事,梁师傅和起仓忙着收拾东西,今天不能再下水了。

大约十分钟后,望江喊:“老梁,不行,我还得下去加压,快把机器打开”“好的,好的。”老梁紧走几步启动了加压机。同时,望江这一次从船舷侧滑入水中。这次他没有下到30米,按照他的经验,这次在20米处待着是最合适的。重复上面的过程。约20分钟后,望江感觉症状减轻许多,开始从水下慢慢浮上来。这次瘫坐在甲板上。简单的询问情况后,梁师傅说:“回岸吧,今天要早点收工了。”

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可以开船回去了。船在柴油机的轰鸣中慢慢动起来,压开的浪花越来越急,浪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船没走多久。望江喊:“老梁,快停下,我还要下去加压。”梁师傅没敢迟疑,快速停船。打开打氧加压机。这次,望江在水下10米深的地方待着。约20分钟后,感觉症状缓解。开始慢慢的往上浮。甲板上则是梁师傅和起仓的焦急等待。

终于,望江再一次爬上甲板。梁师傅询问情况。望江说:“还行,但是还有点不舒服。”梁师傅说:“你躺在这里休息一会,我赶紧开船上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