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科学家,真香!13(1 / 2)

京郊,天启一号试验田。

当然,这名字是朱由检起的,只是觉得私下里这样叫着顺口。

田地里,农学家金嘉谟正带领着朱由检和几十个衣着整齐的小伙子,收获五月份种下的春红薯。

并不像大多在国子监学习的白面书生,金嘉谟因为打小跟父亲种番薯,不仅皮肤黝黑,身体颇还为强壮。

他这会儿弯着腰,手上不断的挖着红薯,嘴里也不闲着,一刻不停的跟身旁的朱由检介绍番薯的由来和好处。

“这番薯来自吕宋,当时西班牙人把它当做奇货,禁止任何人将其传入中国。”

朱由检已是两世为人,他发现这世界几千年来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

当人们手中有能够拿捏别人的资源或者技术时,就会试图用它来遏住对方的咽喉,在朱由检之前生活的世界,这叫做卡脖子。

“义商陈振龙灵机一动,将番薯滕编入涂满泥土的麻绳里,装作是缠在木桶上吸水用的绳索,带回了大明,这才有我父亲后来的作为。”

自己的父亲巡抚福建时推广番薯,在大灾之年活人千万,这显然让金嘉谟感到无比的骄傲。

而此时朱由检则叹了一口气。

“其实,金老爷子他差点改变了我华夏的历史。”

金学曾,疑似穿越者,大明官场刺头、农学家、情报专家。

说他是疑似穿越者,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与当时官场格格不入的正直。

金学曾早年任湖广提学副使时,不仅公开与当时在朝中如日中天张居正对着干,还狠抓考场纪律,监考过严导致张居正的儿子乡试挂科,结果被张居正的党羽弹劾罢免。

其二,在农学方面的科研精神。

张居正去世后,金学曾复起巡抚福建,正遭遇严重旱灾,他不仅对囤积居奇的地主富户征粮抄家救济百姓,还积极推广番薯的培育种植活人千万,并且写出了大明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

如果不是金老对番薯种植方法的系统性梳理,再加上其半官方推广带来的示范效果,这番薯至今恐怕还在陈振龙这位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又或者是据说早陈振龙12年从安南将番薯带回广东,另一位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陈益的后院里躺着呢。

其三,对日本的刻骨仇恨。

面对倭寇袭扰,在正面战场和敌后同时发力,利用来自琉球的敌方情报,结合当时大明和倭国的攻守形势,建议利用丰臣秀吉已死,倭国内乱的绝好时机,联合朝鲜将日本舰队全歼。

如果万历皇帝当时采用了这个计划,中华历史可能会完全不同。

正是由于对金学曾的尊敬,朱由检对金嘉谟这个非主流书呆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所以,看似是金嘉谟在给朱由检介绍番薯,实际上朱由检也是利用这个机会,想向金嘉谟展示西伯利亚藩的光明前景。

“这番薯产量虽然高,但是不容易运输。想我当年刚入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带了些番薯进京。

结果因为路途遥远,这番薯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没办法吃了。

此次如果不是信王发现了它还有帮助延续天家子嗣的功效,恐怕户部的人根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这番薯。”

虽然金嘉谟生的晚,并没有见过当年福建的灾情,但是他从小到大从福建的老人儿嘴里也听过不少那时候的故事。

福建大旱,地里种不出别的粮食,还真就是这番薯,不挑地,只要是把苗种下,几个月后土里就能挖出一个圆滚滚的泥坨坨。

而且更神奇的是,把番薯苗从中间截断,分别种在土里,收获时就能得到两个泥坨坨。

所以当时福建灾区的老百姓是一天三顿番薯,早上是番薯粥配着煮番薯叶,中午是烤番薯,晚上则是掺着点其他粮食的番薯饭。

番薯甜丝丝的,但吃多了让人反酸水,据说当时的福建人围着聊天,十个里有七八个一边聊一边吐酸水,现在说起来像个笑话,但那时的苦日子的确过得辛酸。

“后来我父亲找到了防止因为吃番薯腹中反酸的办法,就是少吃,或者是配合着其他粮食一起吃。”

金嘉谟一边说着,一边不由得苦笑,如果有其他粮食吃,谁会一日三餐吃这土疙瘩,虽然父亲是一片真心,但他找到的方法也确实是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傲慢在其中了。

“如今年景好了,但是在福建人们仍然会种番薯,番薯叶可以用来喂猪,番薯则用来酿制大番薯酒,又是做成像番薯粉条这样的菜肴,当做饭吃的已经很少了。

自我入国子监,就尝试在北方种植番薯,现如今也找到了适合北方春、夏两季种植的番薯品种,产量也已与福建当地无异。

只是这大番薯酒甜中有苦,番薯粉口感欠佳,我在国子监的同窗都不太喜欢。

这真是让嘉谟我十分苦恼。”

朱由检认真听完金嘉谟的一番话,抬手打了一个响指,队伍中四个青年停下了手中的活,从信王乘坐的马车上抬下来一个大箱子。

“惠玖,你给金先生展示一下。”

朱由检对着四人中一个长得像猩猩的青年说道。

惠玖打开木箱,里面摆放着各种玻璃器皿和瓷器,惠玖从中拿起一摞釉色鲜艳,花纹精致的大瓷盆,结果一个“不小心”手里没拿住,瓷盆稀里哗啦落了一地。

金嘉谟眼看着好东西就这么糟践了正要心疼,惠玖却朝朱由检挤了挤眼睛,不慌不忙的将瓷盆一个个捡拾起来,还顺手递了一个给金嘉谟。

金嘉谟仔细查看,瓷盆几乎完好无损,只是在盆边不易察觉的角落掉落了一小片釉色,露出里面黑色的部分。

金嘉谟是个聪明人,他曲指在盆身上重重的敲了几下,瓷盆发出了清脆的金属声。

“信王,莫非,这是京窑的珐琅?”

珐琅就是用玻璃装饰的金属,最早由古埃及发明,从六世纪到八世纪在欧洲和中国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到了明代景泰年间技艺最为成熟,故在后世有景泰蓝之称。

当然,现代人更为熟悉的应该是搪瓷缸儿和搪瓷尿盆儿。

“金先生果然见多识广,这盆是我家中的琉璃匠人和铁匠一起琢磨出来的,我管它叫搪瓷。”

朱由检十分低调谨慎,虽然他拥有远超这个时代任何人的知识储备,但在传播技术时总是以引导为主,并不想展露太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