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与史话(1 / 2)

隋朝灭亡不说100%,99%在兆古一帝头上,东汉主要责任和桓灵说实话关系还真不是特别大,他俩反倒终结了汉朝小儿皇帝+外戚把握朝政的问题,但是还是命太短,加之不爱惜国力,认不清现实,献帝反倒是最没责任的一个,他甚至算素有贤名,还能借助大汉余威威慑一下曹操;唐在大肆藩镇化就已经是类似于分封制了,武夫把握权力,王朝灭亡只看什么时候戳破虎皮,非得说的话,建中之乱就已经可以窥见唐灭亡的景象了,再后宪宗略微压制藩镇也能续命,到了武宗宣宗朝已经基本没救了,什么中兴,藩镇跟你演演戏而已,懿宗软,僖宗废,昭宗喜欢作死,哀帝不讨论了,这仨里反倒是昭宗有锅,他不作朱温也没必要非得弄他,他要像僖宗一样,全忠说不定还演一下三辞三让,他也是个有手段的君主;明朝说实亡于万历其实也差不多,这时候已经是各地按照惯性维持明朝存在了,当然崇祯作死功不可没,事实证明你不折腾大明还能磨蹭一两代,南明基本盘很清晰了,中原河北再穷也养得起朝廷,可惜崇祯就喜欢作,想削藩整顿也不干彻底,要么一口气赌一下,要么老老实实在京城演一下治理天下,非选择左右都试试,所以责任也大

回复:明朝其实就是亡于天灾加周期律,闯王都打到BJ了,他的诉求也就是封王,明末折腾得那么乱,居然还能搞出来几个南明小朝廷,只能说明清不愧是封建集权的巅峰,很多以前封建王朝存在的问题放在这俩身上完全不是问题,这俩基本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才被推翻的,不然鬼知道能续多久的命

隐患都是从前或中几代埋下的,最后的几任,有庸俗无能激起民变政变的,有权利外送致使宦官外戚干政导致亡国的,有任人不明又没有足够的威信没办法统御天下导致地方割据的,有荒淫无度暴政苛政乱整导致加速灭亡的,当然也有努力变革意图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但无力回天的,当然也有已经被架空的傀儡只能任人摆布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掉。这么看有些是活该亡国,有些是生不逢时。亡国君主固然要对覆灭负责,但并不一定是全责,也分人吧。

其实真要推,从第二代甚至第一代就要了解,盛世是前代的积累,更是后来危机的开始

回复:不能这么甩锅,人祸绝对是主要原因,天灾可以占10%-20%,其余都是人祸,所谓小冰期所谓天灾一直从元朝持续到清晚期,怎么就能把主因归到天灾上?至于历史周期率,土地兼并和朝廷税收以及维护统治成本的冲突是几乎所有国祚较长的王朝灭亡的通病,并不是只有明朝特殊。

唐朝的王仙芝黄巢起义不仅打到了长安,给东都洛阳也沦陷了,甚至黄巢也称帝了,还反剿灭了藩镇勤王的两波军队,最后秦宗权等照样在河南乱闯,这不是基本一样的背景?甚至黄巢影响更深,他和王仙芝把唐朝从南到北打穿了,圣人鸾驾又双叒幸蜀了,难道唐朝就灭亡了?

至于以前封建王朝的问题,明朝也没有吸取什么教训啊,大地主兼并土地,军头保留实力,节镇重臣三心二意、想跳船另寻新主,再者如文臣武将分立,治权军权不在一起,节制不了武夫军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有灾不治,强征丁口,每个封建王朝都是这样,到了清末也无法免俗

据说崇祯时期明军战斗力甚至很高,但国家就是气数已尽

回复:一般最后一代皇上都是励精图治的,但是没有卵用。。。。

回复:崇祯志大才疏当藩王的时候不识字当皇帝的时候才学的治国之道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大明已无回天乏术了唯一的惋惜就是没把太子送到南京

历朝历代最后一个君主: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夏朝之所以无法成为信史,在考古方面没有发掘出相关文字记载的文物,而之所以如此,盖因夏朝以及更早时期人们记载所用工具大多是木器,年久腐烂了,而商代因为刻文字符号于龟甲兽骨才能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最早的信史

玉器中有符号,夏朝以治水建国,夏的甲骨文即“稻龙盘旋于水”的形象!文明定义不但有西方说所三要素(城邦、冶金、文字),中国更新了对文明的定义(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正解,说二里头的,二里头的年代其实更接近早商。只能说疑似夏都,但不影响它在考古学的地位。考古是很严谨的,毕竟确实没有文字也是一种遗憾。

甲骨也是祭祀用品是用来占卜未来的,商代真正的典籍是写在竹简上的,甲骨文的典和册都是竹简的象形。

回复:是。但是一、二期规模较小,不甚发达,著名的一号宫殿等遗址也是三期之后出现的。

回复:所以竹简历经千年腐化了,用来占卜的甲骨反而成为证明朝代的文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