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再驶(1)32(2 / 2)

出了“二战交通史纪念馆”,我就来到了它斜对面的“马帮纪念馆”。比较起二战交通史纪念馆,游客们似乎对马帮纪念馆更感兴趣一些,更多的游客聚集在这里。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它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作为马帮在那样一个时代是一个艰苦的职业,马帮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是今天晚上脱下的靴子明天不一定能够穿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这一刻是活着的但是很快下一刻就不知道了,所以它是一份相当危险的行业,往往是几十个人同去可能回来的也就只有几人了。那么这个行业为什么又如此的危险呢?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来自于天灾人祸,西南地区往往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每当面临暴风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人很容易就会失去生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马帮出现的地方就会有马匪,而马匪的出现往往会对他们大肆抢掠,甚至剥夺他们的生命,后来为了应对马匪的出现,他们一个是增加马帮的人数,另外一个就是请镖局协同押送。于是这就形成了电影中所出现的江湖一词,所以马帮一词,就很有江湖的气息。

寻着对马帮一词所拥有的传奇性,我向里面走去,房子两边都陈设着那个时候马帮人所使用的木制器具,来往的游客正不停的对着这些器具拍着照。

越向里走关于马帮的历史就更加使人深入到历史当中去,马帮的历史自然是离不开马的。

马帮最珍贵的东西并不是带的各种物器,而是马匹。马匹在途中病毙,什么都完了。可见对马匹的选择非常重要。马帮使用的马匹一般是川马和云南马,身材矮小,但其吃苦耐劳的韧性、脚力与负重能力,远不是高头大马可以企及的,因而备受关爱。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历史上贸易通商频繁,较之于中国其他区域,马在云南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于马的进化史就更是有趣。5800万年前的始祖马只有猫那样大小,进化到三趾马时,体高已达到100-120厘米,再从三趾马进化到单趾马时,体高已经有130厘米。

我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已有驯化的马匹。

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西南地区没有驯化马的历史,南方地区主要以农耕为主,在一系列考证中,人们最终认为西南马是随古羌人南迁来的,即由北(陕南、四川)往南(云南),再往东(贵州、广西)进行分布。南迁的西北马种(青海马)随着自然选择、风土驯化和人工选择,逐渐适应西南自然环境,形成了体型小巧、刀壮肢势、抗逆性强、善走山路等特点的云南马。

当然关于马帮的历史不仅仅只限于文字里面,而是在那样一段历史中是真真正正有着这样一群勇敢着生活过的人们,他们书写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期的故事。只不过自2013年建成墨脱公路以来,马帮的铃铛声渐成历史回响,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迎来亘古未有的命运改变。

走出博物馆关于马帮的历史时时徜徉在我的脑海当中,似乎穿越时间,在往昔绵长的古道上,依然有着悠扬凄婉的马调,散发着普洱茶的茶香,感受着赶马人的悲欢离合。

出了“云南驿”就已经是下午了,在继续行走中我走进了祥云县,找到了一个宾馆落脚地,老板是一位30多岁中年气质,看起来温婉大方,并且是一个有心之人。她很自然的在询问着我要走到那里去的问题,而我也很自然的回答了“XZ”两个字。然后她继续说到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背包里看起来装满了故事,祝你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切顺利。

去到房间里面,我突然就为刚才直接干脆的回答感到一阵欢愉,这是我一路上比较大的改变了,从一开始我极其忌惮别人会问自己,即便他们问起,我顶多也就会说去个“大理”这样近一些的地方。所以我从内心里是为自己的这样一个改变而高兴的。而也因此她给我的房间价钱跟我的用餐钱都优惠了一些,在内心也是极其感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