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1 / 2)

回到现代的徐远有些挫败,就像新版本跟新后火急火燎去开荒的玩家,碰的灰头土脸的回来了。不过不破不立,破后而立。雪球地球结束后,徐远知道新一轮的生命会彻底占据世界的主流。

此次投影时间较短,休息了两天之后徐远再次回到了7亿年前的地球,此时的雪球地球还未彻底结束,但是回溯仪表示已经可以稳定工作。

苍茫的冰原覆盖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纯洁无瑕,万籁俱寂。在它肃杀的外表之下,生命却在萌动着新的变革。徐远来到赤道附近的海底,1米多厚的海底下随处可见的是当初自己关注的领鞭毛虫聚合体。

徐远观测到雪球地球期间,越来越多的单细胞生物决定抱团取暖向着多细胞生物演化,慢慢的演化出了那支名为动物的族裔。其中就包括人类的远古单细胞祖先。

徐远关注的领鞭毛虫更是此类先驱。多细胞的生活方式对于领鞭毛虫而言优势巨大,因为越多的鞭毛同时舞动就能搅起更大的水流,继而带来更多的食物,终于随着这些多细胞领鞭毛虫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天意义上的动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看着眼前的这个生物,徐远不知道怎么形容,非要对比的话十分类似于今天多孔动物门的海绵,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动物——贵州始杯海绵。

从表面上看始杯海绵既不会运动,也不会对外界刺激做出任何反应,构成始杯海绵的绝大多数细胞依旧保持着领鞭毛虫的样子,被称为“领细胞”,实际上始杯海绵的每一个领细胞也都和它们的领鞭毛虫祖先一样,完全可以独立生活,所以就算你把始杯海绵碾碎成一个个单细胞也丝毫不妨碍它或者说它们继续活着,而这样的特性现代海绵依然具备。

结合回溯仪的分析徐远开始深度分析其始杯海绵的构造。由于细胞众多,为了不让自己被体重压垮,始杯海绵演化出了坚硬的骨针与发达的胶质支撑起自己,使之像个酒缸一样支棱起来。

为了防止被包在内部的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与氧气,这个“酒缸”壁上就得遍布细小的孔道,然后这个海绵的全体领细胞还必须齐心合力挥舞鞭毛搅动水流,让海水穿过其体壁的孔道。

这就意味着有些细胞必须“脱产”出来从事摄食以外的工作,比如为了制造支撑身体的巨量骨针就得有专门负责制造骨针的“成骨针细胞”,为了调节孔道中的水流就得有专职充当孔道闸门的“孔细胞”,为了维持结构还必须有一些细胞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修复损伤等等。

随着“脱产”的细胞增多,就又得有一些细胞出来专门负责“送饭”,于是又有了“变形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变形,从而像史莱姆一样四处运动,做好一名合格的搬运工。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变形细胞们必须有很强的吞噬能力,才能很高效地从领细胞那里接收养料,同时它们还得善于分泌,才能把养料输送给那些“脱产”的细胞。

随着时间的演化很快徐远又发现了这些变形细胞新的妙用,始杯海绵的领细胞每时每刻所过滤的水流中可不止有食物,还有各种无法吸收的脏东西乃至病原体,因此领细胞用来过滤的领子也需要经常清理。

顺理成章的又能移动又善于吞噬的变形细胞刚好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于是又有一部分变形细胞从“搬运工”摇身一变成了“清洁工”,整天就在那些领细胞表面爬来爬去,吞噬那些脏东西和病原体。

突然徐远仿佛想到了什么,眼前这些能够移动,又很善于分泌和吞噬的细胞似乎很对应现代动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同时又和神经细胞也有点相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