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生命的邂逅(1 / 2)

“厌氧菌”们要去哪里寻找那生的希望呢?其实在徐远观察“好氧菌”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在这个氧气浓度聊胜于无的时代,“好氧菌”扎堆生长的地方氧气就很容易被局部性地耗竭,这些地方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厌氧菌们的安全区之一。

当好氧菌生物铺满一片区域形成所谓的菌毯时,此时菌毯地下就基本是个无氧环境了。此时的生态环境通过徐远肉眼看来就是世界各处的浅海铺着菌毯,菌毯的最顶层是好氧菌,菌毯地下从上往下是越来越厌氧的微生物。

而当两者生活在一起后竟发现对方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都超喜欢对方的。厌氧菌无法将有机物彻底代谢为无机物,所以它们的生命活动就会产生许多诸如丙酮酸之类的简单有机物,这些对于厌氧菌而言不过举手之劳的代谢副产物却是好氧菌的珍贵养料。

此外氧化释放的能量会远远高于有机物酵解,也高于单纯的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因此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失控,类似于燃烧。所以好氧生物需要建立一种能量池,来储存或者缓冲氧化作用的能量。就像一个个细胞长出了啤酒肚。

这些能量目前好氧生物结构简单,无法全部消耗。徐远看到后也理解,毕竟现在地球刚改版本,生物复杂度一时之间无法跟上版本,耗能跟不上产能。而有氧代谢一刻都无法停止,积蓄的能量就需要释放,这就便宜了菌毯之下的厌氧菌。菌毯之下的好氧菌和厌氧菌们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就这样厌氧菌与好氧菌这对旧时代的冤家成了这残酷新时代的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共度时艰。

随着徐远的加速,时光飞逝,2亿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便流过。时间来到了18亿年前的固结纪。此时地球上零散的几片大陆终于拼合在了一起,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超大陆,哥伦比亚超大陆。超级火山活动又在板块的缝隙间渗入了大量熔岩,随着火山活动的停止,板块缝隙间的熔岩冷却凝固成岩石,如同焊接一般将大陆牢牢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固结纪的由来。

海面之下的海底菌毯呢,徐远观测到有那么一些古菌,它们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最容易受氧气破坏的DNA,故而将自己一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内膜系统,尽最大可能将自己脆弱的DNA与外界隔绝起来,构建起了一个叫做“细胞核”的结构来保护自己的DNA。

这么做之后呢,所带来的副产物之一就是这些古菌细胞的内部被这些内膜系统分隔出了许多小房间,时间一长竟有一些受够了环境毒打的好氧细菌钻进了这个古菌体内,成了这些小房间里的房客。

正所谓细菌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在这里不但可以得到古菌内膜系统的庇护,还能第一时间获得古菌代谢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养分,于是这些好氧菌们便再也不离开了,而反过来对古菌而言这波更是不亏,这些寄宿的好氧菌不但帮它消耗掉了麻烦的氧气,而且它们还能将有氧呼吸产生的庞大能量像房租一样上交一部分。这种互利关系被称为“内共生”。这种神奇的现象徐远观测到后也不由得惊叹生命真的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随着徐远的加速开始,亿年又亿年的演化,这些古菌与其内共生的好氧细菌不断巩固睦邻友好关系,深化互利合作与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这对在生命太初即分道扬镳的两大家族的后裔最终竟合二为一。

它们的代谢体系乃至各自的DNA都逐渐融为一体,最终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出现在了徐远眼前那就是“真核生物”。今天的世界一切的动物、植物、真菌等都是真核生物,这个族裔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宏观生命形态,今天我们细胞的外在结构总体上依旧是当初那个古菌细胞的延伸,而寄宿于古菌之内的那个真细菌的后代也依旧还在我们的细胞中繁衍不息,只不过我们今天将其称之为“线粒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