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选择是?(四)(2 / 2)

此话一出一大群人冲卡,冲突爆发……警察这边走火杀死一个人,只死了一个人,所有灾民就不再闹事了。他们就待在城外和城里的人耗着,而作为军人的阿译可以进城,他决定和守城的司令聊一聊,让他给灾民们放粮。

“太不是人了,要是那个狗司令不同意,咱们就发动兵谏!”

“就靠咱们三个人?”

莽撞的尔斯楞语出惊人,阿译连忙打住他的话茬防止他再说出什么傻话。

“我们先吃一顿吧,等到明天早上就去找司令去。”

阿译对神父的建议表示赞同,很快他们就来到一家面馆点了三大碗汤面。阿译突然察觉到有人在顶着他,于是猛地回头,而那个人也是迅速地低下头吃面。这个人给阿译一种很眼熟的感觉,思索一会后他想起来他是之前见到的那个,拍下灾民和兵痞冲突照片的那个瘦小男人。

“朋友,我们之前应该见过一面喔,咱们聊聊?”

那个瘦小的那人点点头并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份,他姓李,和阿译是一个姓,是从重庆来记录灾情的记者,因为有蒋委员长的手谕所以才能进城,他手里捧的这碗面也是靠手谕得到的,也是因为败退的士兵们,李记者已经三天多没有吃东西了。

“唉……国难当头,又有人灾……”

李记者又讲了他在逃荒队伍里的经历讲给阿译他们听,讲到人狗互食的片段时,尔斯楞直接吐了满地。

“这场灾情已经从纪录片演变成恐怖片了……耽误之急是找到粮政厅长让他赶快放粮,你们找司令是没有用的。”

“那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早上。”

“真巧,那么我们就不用费力气了。”

阿译他们与李记者又聊了一会儿,直到深夜时,夜空突然炸起朵朵烟花,他们才知道今天是年三十了。

和李记者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而放粮的事情也迟迟没有音讯,尔斯楞等了几天等不住了,提议去找粮政厅长理论去,阿译表示赞同。他们来到政府大门前,警卫拦住他们说,这里已经不再接受任何访问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天前。”

正巧是李记者说要去劝说粮政厅长的那天。

吃了闭门羹的尔斯楞还不死心,又去找司令了,而这次因为他的鲁莽,阿译和神父各挨了一枪托。

“气死人了,这是什么个情况嘛。”

阿译带领两人返回住处,途中经过一个小巷,尔斯楞说他要去小便,让两人等等他。

“啊!死人!”

守在大道上的两人听到尔斯楞的惨叫立刻冲进了小巷,尔斯楞也连忙提了裤子躲到了神父后面。

“这是……李记者!”

阿译扫了扫尸体脸上的雪认出了尸体的身份,接着三人拍走了尸体身上的雪,发现他是被刀捅死的。

“团长,看这些照片。”

阿译接过神父手中的照片,照片里面都是灾情惨烈的状况。阿译搞不懂为什么这样的好人却被杀死了?

“那个粮政厅长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阿译又仔细地把尸体又搜了一遍,最终在李记者的屁股下面又找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举着匕首的男人,应该是杀死李记者的人。

“这人就是刚刚拦住咱们的那个警卫啊。”

这下可以断定粮政厅长不是个好人了,阿译和神父在城里调查了一圈,最终发现了粮政厅长和司令合谋把赈灾粮卖掉换黄金的事情。这件事并不没有被人刻意隐瞒,通过卖赈灾粮的事情获益的是城里所有的官,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都得到了收益所以也没人去管了。

“我想我们应该选一个人回重庆把这件事报告给蒋委员长。”

“到了重庆我们没有手谕是不能见到老蒋的,我们应该逼粮政厅长交出手谕。”

“闭嘴尔斯楞。”

“我们可以去报社把灾情惨状印出报纸。”

“李记者已经干过这件事了,而报纸早就在短时间内被截断了。”

“这件事情十万火急,关系几百万灾民的命,请让我先回重庆吧。”

阿译同意了神父的请求,而他和尔斯楞决定留在洛阳几日,接替李记者的身份继续记录灾情。

一周之后,洛阳城外驶来了几趟火车,说是要送灾民去陕西。

两周后,去陕西的灾民又被赶了回来。

三周后,上面派纠察队逮捕贪官,这说明神父成功见到了蒋委员长还把照片给他看了。不过这群纠察队来到洛阳也只是做做样子,粮政厅长和司令并没有受到惩罚,城外处决现场中也只是枪毙了几个小贪官罢了。但好消息是粮政厅长终于肯放粮了,所剩无几的粮食从谷仓里倒了出来被比米还多的灾民们争抢。

一个月过去了,阿译没有等到神父回来,他们又等了两个月,直到又要打仗了,他们才不情愿地离开了洛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