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发(2 / 2)

“所有的资料我都已经下发到你们的数据终端上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并没有什么问题。

林崖看了看时间说,

“专家组的飞机应该再过几分钟就到了,大家再各自检查下自己的装备。”

“准备与专家组、和工程兵小组对接。”

这时天空中传来了一阵平稳重叠在一起的隆隆的轰鸣声。

那是两架伊尔76的引擎的轰鸣声音,看样子专家小组已经到了。

林崖从机库中走了出来,天空中两架伊尔76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随着发动机轰鸣的声音越来越来越大。

两架运输机相继平稳的在两条并行的跑道上着陆,滑行,并逐渐减速到完完全全停下。

一直至停到12号机库附近的停机位置。

“任务确实需要一些特殊的装备,可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装备呢。”

林崖的心中不禁也画上了一个问号。

只见。

伴随着地勤工作人员挥舞着的闪光信号灯,两架伊尔76的尾仓舱门缓缓的打开。

首先映入林崖眼帘的是一辆在卡玛兹的基础上经过特殊改装的考察车。

不得不说这辆车的样子真的有点像单峰骆驼。

看它那高高隆起的前后中间段,瓦尔特略带兴奋的说道。

“哩!那是最新的哥萨克级通用机甲吗!快看!林崖少校。”

瓦尔特有些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只见在考察车的后面。

一台改进型的哥萨克级通用机甲被牵引车从飞机的机舱中拽了出来。

看样子那一侧完全像是在咆哮在狰狞的动力舱。

林崖猜测应该是换装了新型的动力组件的原因。

不仅如此,这台机甲的还估计换装了最新型号的30毫米机关炮。

好在小队里伟祁连和和喀秋莎都是近乎全能的驾驶员。

不然这两台大家伙还真不知道在小队里谁可以驾驭它们。

“你不是开着它上过战场么,伟祁连!就乌克兰的那次。”

“是吗?老兄。”

瓦尔特还在一边直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伟祁连并没有理会此时已经陷入话痨的瓦尔特。

只是淡淡的对林崖说道,

“连哥萨克改进型都调来了,看样子上头对这次考察行动相当保守呀。”

林崖看了一眼伟祁连。

并没有正面回答伟祁连的问题。

也许此时林崖也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行动会使用到哥萨克级机甲。、

只是向伟祁连淡淡的说了句:

“看,专家组和来自九洲的工程兵小队来了。”

下午1时05分俄军的陆军战略运输中队的两架伊尔76降落在营地机场。

带来了考察设备。

随行的还有来自九洲的工兵爆破小组,美国的医学专家贝尔曼,德国生物学家雪莉,和九洲地质学家马小玲。

下午2时整个科考小队从突出部营地出发。

路线计划经过规划的五个采样区域以希腊字母顺序命名:

(分别为: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埃普西隆)。

下午6时到达D3-3-3点小队休整。

(林崖少校在晚饭前强调任务的危险性,以及受灾区的行动安全守则。)

(此时地质专家马小玲不断的在底下调侃林崖是顽固的老古董。)

小队成员于当日晚上8点40分小队抵达阿尔法点,在此处稍作停顿。

8时50分接收到营地无线电通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