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序(1 / 2)

漫步在修江城的城北中,仿佛行走在一幅时光的画卷里。

徐行在长长的胡同中。

狭长的天空,泛起青色的石板,路边已微微冒出头的不知名的黄花,共同组成了一组绝佳的镜头。

这便是修江城的“步行街胡同”,位于城北的一处巷子里。

这里坐落着很多年代已久的小铺子,多数是买些茶水、早点和零食之类的。

弯弯曲曲却又热闹非凡,让人很难联想到那窄窄的胡同。

据同行的朋友讲,这里曾是修江城最繁荣的所在,每一处青砖绿瓦下都住着几户人家。

令我很是感慨,曾经繁华的一代,现在却只留下零碎的痕迹。

原来没有什么事能够抵抗时光的洪流,无论曾经多么轰轰烈烈,最终也将在岁月中渐渐平静、褪色。

尽管如此,活在繁华的世间,为生计繁忙奔波,偶尔来城北的这些小路走走,追寻过去人的回忆,也是一场不错的旅行。

和朋友走进转角的另一条胡同,脚下铺满了青幽幽的石板。据说这里曾经多达40多家的旧书店,现在只剩下五六家。

身旁的这家书店,年代久远,也不知真正开于多少年。

不过,猜想书店里应该还有很久很久以前的书籍,一翻开就会有种潮湿的气味扑鼻而来。

甚至还能看见荡起的无数的细小的尘埃在阳光下乱舞,仿佛被一群群尘封的小精灵,出来看人间烟火。

胡同近头便是凤凰山路。

闲步于此,便看到秋收起义纪念馆。

凤凰山路的秋收起义纪念馆,是建于1977年代的2层建筑。

不过对我而言,比起晴天,下雨时这里似乎更有意境。

朦胧的烟雨,花纸伞下曼妙身材的女子,美得好像一首诗。米黄色石墙上的斑驳水印让其成为时光最好的日记本。

这里是红色之路的起点,燎原的星星之火的燃烧之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腾代远、萧克、王首道等人都曾在此战斗过。

他们的住宅就座落在纪念馆边上,屋旁的绿叶浸染出火红的花儿。

一如当时鲜血浸透的红旗。

馆外的壁画,格外淡雅美丽,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走过去,好比壁画里的女孩,靚丽动人。

抬脚走进馆内,映入眼内的是,那时的武器展示。

皱巴巴的铁皮机枪和绿幽幽的旧色大炮,让人想到童话故事绿野仙踪里的草木精怪,姿态万千,争奇斗怪。

再往里走,便是生活史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先人生活的痕迹,没有现代化的家具和装修,每个角落都充满古朴的味道。

红色的酒幕,好像回到那个红色年代,抛着头颅,洒着热血。

内里摆满了,上了年纪的馆内职员们年轻时走家串户收集坏掉的旧时物件。

各式各样的旧时物件挂在墙上,形容一个大大的视觉冲击。

这里被县里指定为红色文化遗产的纪念阁,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参观。

出了纪念馆,再沿着凤凰山路往上,便到了凤凰山。

缓步向上,便来到了凤凰山脚。

这里曾是修水广播电视台的所在。附近有着几家商店,卖一些水、零食、手杖之类的给登山的旅客。

沿着大路再往上,会遇到一个分岔口,路在此便分为两条,一条山路,一条石阶路。

写到这里你会觉得奇怪,这些和本篇小说似乎没什么相关之处?也没有什么联系?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经历,让我激发了对时光这二字的探索,也才有了写这篇小说的兴趣。

对我而言,这座我生于斯长于期的小县城的时光,我有着无穷的探索兴趣。

不,不仅如此,不仅对这座城市,我对于身边所有事物的逝去的时光,也都有着无限的兴趣。

他们的过往,他们的故事,他们曾经的一切,都深深地让我着迷。

正是基于此,我才幻想着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能解译时光的秘密,让我能乘着时光机,来一场时光旅行。

哪怕当一个“旁观者”,甚至是一个“失忆者”,我也甘之若饴。

也正是如此,我才会用我不堪的文笔,东拼西凑的文字。

让我有机会,进行一场“文字”上的“时空旅行”。

(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臆想,不足之处,望多多海涵。本人第一次写网文,误谬之处,多多见谅。)

未来,2188年。人类科技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到达颠峰。

人类很多活动已然被网络和自动化代替,也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太空移民已是常事,甚至已然解译了时光的秘密。

时空三大定律的提出,为穿越时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伽玛物质的发现,为时空旅行定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向来不缺乏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改变了世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克·休斯的反物质推进器,会恩斯的上帝粒子。

时空三大定律的提出,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一样事物的发展必然造成另一样事物的衰落,这是常理。

科技的迅猛发展造成文学的急剧衰落,人们好似丢失了创造文学的能力,陷入心灵的迷茫之中。

于是,为了找回人类对文学对情感的创造能力,由时空旅行局组织的《诗人计划》便产生了。

其核心是科技反哺文学:用时光机把人送到过去,进行时光旅行,用信息记录器将旅行时所得的诗歌传递回来。

徐久远便是这个计划的诗人,九号,在他之前的八位诗人,都已传回许多令人惊叹的诗。

他之前的八位诗人,不仅仅只是传回许多令人惊叹的诗,更是仿佛找回了那颗丢失了的心。

随着离时光旅行回来之后的时间越远和所经历的阅读的增加。

其创作水平也水涨船高似的增加,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更神奇的是好似时光旅行真能治愈人们心中的那道文学裂缝。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时光旅行计划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竞选诗人人数之多,可谓各项历史之最。

而徐久远能从这么多人中脱颕而出,不可谓不一般啊。

实际上,徐久远也确实不一般。

作为这个世界芸芸众生的一员,他虽然没有那种以生倶来的灵感,但是他却有这对文学无以伦比的兴趣。

也正是由于这份兴趣,使得他年纪轻轻就是华夏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对于这次时光旅行局所组织的诗人计划,徐久远也是兴致勃勃的第一个报名参加了。

经历重重选抜,徐久远终于如愿已偿地成为,时空旅行局所组织的诗人计划的一员,诗人,九号。

此刻,徐久远便坐在时光机器中,透过不知是什么材质组成的透明窗户,正往外看。

但他觉得什么也看不清,只觉得脖子上有点暖洋洋的感觉,让人不禁全身放松。

在头顶灯光的照射下,附近隐隐约约好像有些白光,一片片幽幽亮亮的,像是很多银器反射的亮光。

只是,那些看似华贵的东西总透着丝丝生硬冰冷的气息。

徐久远注意到挂在墙上的一排时钟,分明是地球上不同时区的时间。

好奇的徐久远,仔细的看清了上面具体的时间。

发现真的是各个时区的时间,一股疑惑涌上心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钟呐?

不一会儿,时空旅行管理小组组长安妮走进来,为徐久远讲解他的装备以及作用,并解答一些徐久远的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