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传国玉玺(2 / 2)

袁涣摇头道:临来之前,主公再三叮嘱,吞并孙坚所属之事乃头等大事,不可轻忽。此子即便软弱无能,但也不宜留之。

袁胤早知这位袁曜卿虽外表温柔,但内心腹黑得紧,道:确实如此,我早有安排,只是不宜在军中动手。只待他入襄阳和议时,我派使者密告刘表,必须杀死孙策方能议和。

袁涣回到门口,掀开门帘仔细环视了一圈,方回到坐上,道:军中细作传出消息,孙坚于洛阳城中得到了天下至宝传国玉玺!我此来,便是为了此事!

袁胤一下子从坐上弹将起来,扶额道:确有此事?

在这个君权天授的封建时代,那传国玉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哪个割据大军阀获得了传国玉玺,就代表着天命所归,这可是舆论的制高点,意义之大不可估量。

袁涣道:正是,据细作回报,孙坚于井中打捞出来一块玺印状的蓝田玉,金镶螭角,上书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岂不正是传国玉玺!而这孙坚竟然隐匿不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此次主公命他攻打荆州,明是让他报当年黄祖截击之仇,实则是驱虎吞狼、一石二鸟之计。即便他不死于荆州之手,也活不过战罢之时!

袁胤这才恍然大悟,只是自己作为袁术的堂兄弟,现在才知晓内情,心中也颇为不快。道:只怕这也是袁兄出的好主意吧!传国玉玺虽然重要,但是如今孙坚死难,只怕以后再难谋夺荆州!为了一块破石头,逼死大将,我看是舍本逐末之举,不足为训!

袁涣不置可否的道:得失自有主公权衡,我等谋士不过是出谋划策,完成主公之托而已。如今主公坐拥南阳,虎视荆扬,人口富足。又有汝南本家倾力相助,已有争雄天下之姿。孙坚之于我军,虽是一大助力,但其人雄姿英发,岂是久居人下之辈?主公威逼利诱利用其杀死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既是为了谋夺其地,也是为了断孙坚后路,使其名声狼藉,无人可依。对于他,主公是既用之,也防之。但此次孙坚隐瞒传国玉玺一事,已然触碰了主公底线,是以他非死不可。

看了眼双目无神的袁胤,袁涣继续道:这段时间以来,袁绍连同刘表对我军实行打压,而主公也联同公孙瓒和陶谦与之相抗。日前,公孙瓒来信,冀州内部对袁绍反对之声益大,已是民生沸腾,准备携大军南下攻打袁绍。主公定下策略,这边与刘表谈和,吞并孙坚部后由将军带兵北上,夹击袁绍。如果袁绍伏诛,余者不足为惧,这汉家天下就要落到你们汝南袁氏之手了。袁胤兄岂不就成了皇族一脉,可喜可贺。

袁涣言下之意,是提醒袁胤作为汝南袁氏一员,要为家族分忧,些许妇人之仁须当抛诸脑后。

袁胤叹口气,当初袁家布局,就是想谋夺这汉室天下。而后自家圈养的狗才董卓突然不受控制,反咬一口,事情超出自家控制,不得已之下,让袁术出据南阳,袁绍北上冀州。南阳郡乃本朝第一大郡,有城三十七座,五十万户,口二百四十余万。旁边就是汝南郡,是袁氏本家的大本营,也有城三十七座,四十万户,口二百一十万。所以,家族的安排就是以嫡子袁术为主,占据精华之要地。而以袁绍为辅,出据北方。只要兄弟齐心,南北呼应,定能一起将四世三公的天下第一豪族汝南袁氏送上那至尊宝座。可是,那袁术跟袁绍两兄弟素来不对付,就算在这家族兴亡的关键时刻,还要兄弟阋墙,岂不让人扼腕兴叹。怪只怪董卓这个独夫,没惯着四世三公的袁家,反而抬手就把袁家还在洛阳的几十口人一斩了事。其中就包括袁家这一代的顶梁柱、袁逢的嫡长子已经官至太仆、爵封安国亭侯的袁基。袁基这个正统嫡长子一死,袁术和袁绍那可不就互相不服了?

袁胤摆摆手,道:既然公路早有定计,我自会全力配合。目前,孙坚已死,传国玉玺不知所踪,不知袁兄有何高见?

袁涣道:传国玉玺如此重要之物,孙坚断然不会放在军中。只怕早已派人送回老家。现如今等孙坚遗体出城,我们借护送之名,派心腹领一军南下,到时候掘地三尺不怕找不到。然后顺便将孙氏一族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袁涣缓缓道来,直让人觉得只是在闲叙家长里短,没料到这如同和风细雨的话语之中隐含着的血浪滔天。

袁胤道:孙坚已死,孙策不久我自会处置。至于孙家其他老幼,倒不至于一网打尽。事情传出去,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袁家?

袁涣寒声道:孙坚于江东素有威名,门生故旧联姻之属关系良多,如果其后辈有贤能之人,对主公日后夺取江东多有阻碍。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些许声名之累,不足为俱。何况,江东素来不安定,黄巾遗患此起彼伏。孙坚向来跟黄巾贼势同水火,孙家人被黄巾贼报仇夷族,也属正常。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史书的书写权掌握在你我之手,又何惧天下悠悠之口?

袁胤只觉得一阵不寒而栗,对于袁涣其人是愈加不喜。但事关家族兴衰,自己也是别无选择。开口道:如此甚好,那接下来我将率领全军北上南阳复命,而传国玉玺之事还要拜托袁兄操劳了。

袁涣笑笑,道:此来正为此事,敢不从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