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幕 许闻强和丁立(1 / 2)

一间大学宿舍的床铺上,躺着一个轻轻瘦瘦的大学生,手机屏幕照亮了他的脸。刚刚和同寝的朋友们开黑过后,酣畅淋漓地赢了一局,其他人都已经睡下了,只有他还在因为自己因胜利带来的喜悦而不能平静——他确实是一个很争强好胜的人啊。这也让其他伙伴在跟他相处时感觉压力很大,不过他看上去也像是那么个可以带领大家走向胜利的人。

胜利让他情绪亢奋,总想让更多的人跟他一起分享,见证他的才智。跨越了聊天软件中提示的广告、推送消息之后,又读了家人的嘘寒问暖。他始终无法理解自己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争强好胜的特点是逃不开的遗传学定律。为数不多的区别是,他的对手是网络云端的另一群游戏玩家,这群人除了游戏时间之外不会跟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多的交集,而家里人的对手则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等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人。幸运的是,他在自己的竞技场里可以经常体验胜利的快感,但他的家人就没有在他的身上有过什么所谓胜利的喜悦了。即便在“一些人”看来,他已经足够优秀了。

指尖又划过了几个经常见面的同学后,他把目光停在了那个黑礼帽白围脖的头像上。

这人的网名是许闻强,而好巧不巧,他自己的名叫丁立。

他们的相遇也如电影一样的戏剧化。

丁立在一个外卖应用上,发现了一家比较好吃的快餐店。相比学校的食堂而言,外卖也算是偶尔换换口味。可丁立这一换,就像成为了这家店的“精神股东”一样,百吃不厌。丁立之前把这家快餐店的外卖推荐给过室友们,可大家都是反响平平,并且挖苦道:

原来事事争先的丁立在吃的品位上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低的。

丁立回想起来自己钟爱的这家快餐,其实并不是口味多出众,而在于吃过之后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任谁听了也不大会相信,一份二三十块的最底层的用来果腹的物质食粮,居然成了丁立的一种精神享受。看来这个人的精神追求还真的挺容易满足呢。

商家总是会打着各色各样的旗号宣传生意,即便是家很不起眼的小店也不例外。总是在外卖的包装中,加入很多小心思,比如免费试吃的小菜、好评红包返现、精致得略显成本的餐具,还有扫码进群的二维码卡片。

其实这家小店在外卖行业里,也正如他的室友们评价的一样,口味一般,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综合评分也都在中游。它在店家排行榜里,属于你不仔细翻找,就很难见到的那一类。丁立回想起当时的契机,就是想知道这个城市里,到底还有哪些人和他一样,吃到这家店之后会有一种满足感——寻找他的“同类”们。

说是店家的福利群,其实就是个定期发发红包,通过群消息接单的一个小渠道而已。为了能够尽量避免外卖应用的高平台抽水,做生意的人总是会煞费苦心。看似不起眼的一家小店,实则生意还算红火,群里面每天通过消息下单的单子平均下来30多个单子总有的。而且这些单子绝大多数,都是快餐店自己人来配送的(的确又省了一笔)。因为有时总有人在群里催单,店家的老板和伙计总是要相互打个配合演个戏,一个负责发脾气“怎么还没到”,另一个负责卖卖惨“雨天路滑”。

过了两三天,丁立也就厌倦了这个群里的冗余消息,似乎这个群里的人除了吃之外,对其他的并不感兴趣。大家都很自觉地没有发什么垃圾广告链接,没有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也没有插科打诨,就单纯地为了吃而来。丁立曾经尝试过和自己的“同类们”打招呼,就像街边的阿猫阿狗见面之后总是要闻一闻蹭一蹭一样,结果并没有人回应他。他那破壁的善意就像一颗书钉想要按到混凝土墙上一样,找不到丝毫缝隙地被淹没在其他的“有价值信息中”。

其实丁立也并非一无所获,在每天重复性的信息中,他渐渐筛选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头像是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的“小超人”网友,经常一次点三份不同口味的外卖,看来他幸运地有一群“同类”在身边;头像是一只布偶猫咪的“尊嘟假嘟”网友,总是喜欢在周末的早上来一份油腻的早餐;和学校仅一街之隔的白领公寓,似乎有那么三五户人家总是定期定时下单;两公里之外的一个写字楼园区,只有在晚上十点之后的加班餐,才会有一些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