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玉(1 / 2)

法国,巴黎,利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初秋的阳光,缓缓地照在了这座百年建筑的圆形屋顶上,马上就要到10点的开馆时间了,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的游客,其中大部分都是黑头发的中国人。

因为在这座博物馆里,光收藏的中国文物就达到了两万件之多,100多年前,法国著名汉学家伯东和在中国西域特别是敦煌,搜刮到的大批珍贵古文物、古文献,也都珍藏于此。

随着时间跳到了大大的10:00,馆门果然打开了,门里的工作人员拿出一块立牌,往门口一摆,对游客的询问一概置之不理,又关上了门。

“由于突发电力故障,今日暂时闭馆一天。”有认识法语的游客大声翻译给其他人听。

“哦,法国人总是这么不靠谱。”人群中难免发出了抱怨的嘟囔,“你不懂,这叫不期而遇的罗曼蒂克。”

一阵哄笑后,游客渐渐散去,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还怕没地方去?

游客们谁也没注意到,有一辆黑色雷诺汽车悄悄地停在了博物馆的边门,下来几个身着深色西装、神情严肃的男子,被工作人员迎进了馆内。

“馆长,警察局长他们到了。”随着馆员的通报,洛梅尼馆长从展柜边抬起了头,他头发花白,眼神柔和中带着坚定,一望而知就是个专攻学术的文博人。

就在几个小时前的例行开馆检查中,安保主管维克多忽然发现,一处玻璃柜中来自于阗古国的五色玉雕时乐鸟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撅着嘴的龙形人脸搪胶手办!

维克多这一惊非同小可,赶忙按响了直通馆长办公室的警铃,同时大吼道:昨晚值班的保安呢?

回答他的是一阵阵鼾声,夜班保安加斯东正在一个角落呼呼大睡,直到维克多兜头来了一巴掌才惊醒。

相比维克多的惊慌失措,馆长洛梅尼显然镇定得多,他亲自拨通了警察局长鲁昂的电话,随后又来到被偷梁换柱的展柜旁细细查看。

搪胶手办边上多了一张桃红色的花纹小纸,对汉学研究多年的洛梅尼一眼认出这就是来自蜀地的薛涛笺,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行繁体汉字,依稀能认出西、于几个字。

“快,快把张叫来。”

张,全名张亨利,是博物馆里唯一的华人雇员。

照理来说,一家以亚洲艺术藏品为主的博物馆只有一名华人雇员似乎有点少。

但现在国际上追索流失文物的声浪日益壮大,馆里人员看到东亚面孔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是以通过多位欧洲古董商的举荐,才雇用了一名华人。

张亨利赶来后,眼睛一亮:“这是沫沫纽特甲辰龙年限定手办啊,隐藏款盲盒呢。”

洛梅尼抿了抿嘴,指指那张薛涛笺,张亨利这才会意,念出了纸笺上所写的诗词:

此物本自西域出,流传此地曲转奇。

今有于阗故人来,完璧归赵定四方。

张亨利解释完诗中意思后,皱起眉头说:“这里面的平仄押韵都是不对的。”

“不,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安保主管维克多大喊,张亨利耸耸肩:“没什么事那我先走咯。”

洛梅尼看着他轻松离去的背影,一时无言以对。

数年前枫丹白露宫里的圆明园文物失窃,张亨利也是这样无所谓地耸耸肩,仿佛在用肢体语言说:“这本来又不是你们的,大惊小怪什么。”

洛梅尼转头再度盯着展柜旁的解说标签,陷入沉思。

这块失踪的玉雕,要从1900年说起,英国人斯坦为借考古探险之名,深入中国腹地,在西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沙尘暴。

风暴过后,斯坦为惊喜地发现,眼前的沙地里显露出一个白色物体,拂去沙尘后原是一个象牙匣子,摇一摇,很明显其中还有藏物,刷啦刷啦作响。

象牙在古代中国一直是贵重的艺材,是财富和权贵的象征,放在象牙匣子里的可想而知必是稀世珍宝。

这个匣子像是用整根象牙雕琢而成,严丝合缝,斯坦为一时不知如何打开,而法国人、日本人、德国人所谓的西域探险队也闻讯赶来,争抢这件宝物。

但其实象牙是一种有机物,从被沙土掩埋到暴露在空气中,又经人手争夺触摸,这个珍贵的象牙匣子迅速氧化分解,破散开来,从里面掉出了一尊五色玉雕,落地后散成了四块。

四支探险队眼疾手快,各抢到了一块玉雕,而象牙碎片早已成了一堆粉末,消散在茫茫的大漠中。

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四国才将手中的四块五色玉雕公诸于世,拼起来是一尊传说中鸣之天下太平的时乐鸟,丹首红臆,朱冠青喙,绿翼翠羽,黄瞳乌目,与五色玉本身的色泽相融无间,流光溢彩,神采奕奕。

有了3D打印技术之后,文物学家发现,四块玉雕本就可以相互拼合拆分,并非是因为当初摔落而破碎,更奇异的是,虽然是一只鸟的不同部件,四块玉雕的重量却是一模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