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爱1一起来读经典(1 / 2)

人类的历史最终将证明她是否走过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许多体面的葬札上,死者的功绩被人一一历数,但并不能使我们逃避一个冷酷的问题:我们曾经活过吗?我们现在活着吗?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还是按照什么人给我们规定的方式生活?——弗洛姆

致读者

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

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

是的,如果没有了人类,那曾经回荡过牧童笛声的田野小溪、那曾经留下过情侣足迹的林间小路,那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除了“存在”之外,还有什么“魅力”?那狼虫虎豹、地震洪峰又算是什么“灾害”呢?不言而喻,世界之所以有善与恶、美与丑、欢乐与苦难的冲突,全都是因为有了人这“万物之灵”。

宇宙本无所谓无情有情,有情的世界是人创造的,是人的世界。虽然结构主义者福柯认为,世界开始的时侯不需要人,世界结束的时候也不需要人。但问题在于:不管世界是否需要人,人却需要世界,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可悲的是,人经常把自己当作实现非人目的的手段。因此,人呵,不能不无数次地向自己提出在童年时代就已经提出的要求:好好地认识自己,解开人生之迷,以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人是目的”。

《人人丛书》将以人作为对象,力图对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发展、人的社会生活、人的思想意识、人的伦理道德等人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新的角度展示当代中外学术界、思想界对人和人的问题的思考。

丛书分两个系列,著译并重。

第一系列为译作,介译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探讨人的问题的人文科学力作。

第二系列为著作,着重对中国和青年问题进行研讨。

两个系列都是关于人的问题的探索性论著。作者向读者展示的也许是你从未涉猎过的领域,那里面有真理的闪光;有你还一时不能完全理解的新观念;也可能有应摈弃的谬误。但这一切,对于拓展当代青年的思维空间和思想视野,无疑会有所裨益。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人既要懂得唯物主义,也要了解唯心主义,单一的思维方式或狭窄的思维领域不利于青年思想的成熟。这是我们编辑本丛书的目的。

愿“人人丛书”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人人丛书》编委会

1987.8于BJ

原编者序言

这里所记录的是伊利希·弗洛姆一生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十年中的思想。他永远不停地工作着,不停地阅读、写作、计划、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对世界敞开心扉,充满好奇。他毕其一生精力而成的十卷集著作正是在这十年中达到高潮和臻于完善的。做为一个清醒而严厉的警世者,他在评价这个初时代的时候总是不断地运用自己在这一阶段中形成的观点。于是,我们献给读者的这部诞生在无线电播音室里的思想录,成了弗洛姆全部著作的一个有趣补充。它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的新奇,而更多地在于它的活力,在于作者对自己如此深信不疑的思想所做的那种富于特色的表述。这些谈话大部分是在卢卡诺地区弗洛姆的公寓里录制的,还有一些则是在苏黎世我们的播音室里。读着它,我们又一次生动地经历着与这位伟大的长者进行过的那些会面和对话的场面。

除了早期的一些用严谨的、学院式的德文写成的著作外,我们现在所知的大部分弗洛姆的德语著作都是由英语翻译而来的。而在这里,他又重新使用了他的母语,这时于摆脱书面语言的限制而充分发挥他的风格是很重要的。马西亚斯·克罗狄乌斯曾经说过,书面语言就象一个能把美酒变成水的邪恶的漏斗。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是弗洛姆讲话的原文,凡是听到过他讲话的人,都可以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重温那种体验。

我同他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70年的苏黎世斯多尔汉。我们讨论着第二天要录制的关于富足和由此而产生的厌倦等一系列谈话的内容。他坐在我的对面,脸上带着那种特有的专注神情,完全不被局围的环境所干扰,讲述着他的思想轮廓。当他娓娓而谈的时候,我不觉松了一口气,心里想:这下好了,希望他一直这样谈下去。但是只过了一会,他的话锋一转指向了我。他想听听我的不同看法,更重要的是向我打听他将面对什么样的听众。他坚持认为自己对德国的生活非常熟悉,并认为自己应该尽量地接近那些听众,他有这样一句座右铭:用他们的语言讲话,但并不只拣他们爱听的说。他准备得很充分,身边带了一大堆笔记和草稿,在我们谈话时还不停地往上写着什么。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却两手空空站在我面前。我们开车到了播音室,他进门就立刻坐到话筒前,即席发表了他的六篇演讲,每一篇都是精确的二十九分钟。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我必须在场:他需要一个讲话的对象,一个他的那些看不见的观众的代表。

弗洛姆专心致志于他的课题,做着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漫游,似乎已经忘记了我的存在。正在这时,我发觉在那道把我们隔开的控制室的玻璃墙后面有些异常。尽管弗洛姆在当时的欧洲还不大为人所知,但苏黎世播音室的人们已经有所风闻那几天将播出一个值得一听的节目。技师、秘书、守门人,甚至一些在我的编辑室里工作的同事们,此刻都挤到控制室里,站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听着。我个人认为,无线电广播这种形式与听众“对话”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们一定不能对此期望太多,而应该试图找到一个适用于这种传播媒介的间接谈话方式。但弗洛姆证明了他对于我的结论是一个例外,那些冷冰冰的仪器对他毫无影响。他轻松地跨过了媒介带给他的一切障碍。对话是弗洛姆思维整体中的一部分,那些看不见的听众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些会思想的舞台道具。听众和他们对他可能作出的反应已成为他思想中内在的实体,他可以一面谈话,一面倾听。

他爱讲故事。有时用来回答提问,有时用来解决学术上的难题。我每次拜访弗洛姆都会感觉到:当我离开他时已和刚才进去时判若两人:我带走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感到充满活力,而对于那些压迫着我们,使我们易于陷于绝望的力量却不那么恐惧了。

使他成为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不只是他的博学。这是生活和理论的相互作用。活着,就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诞生。弗洛姆写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活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死去了,这是一个悲剧.这一顿悟促使我们永远用新鲜的观点看待事物,永远去发现新的途径。弗洛姆不需要自己的信徒,也不希望为自己建立一个学派。

1974年1月5日深夜,南德广播电台播出了题为《以生命的名义》的自传。在那从容不迫的两小时内,伊利希·弗洛姆给我们讲述退了关于他自己的故事。一位正在斯图加特排演莱辛的经典剧目《智者纳旦》的女演员离开剧院回到家里,打开收音机收听了这个节目。节目刚一结束,她不顾深夜给我打来电话,畅谈她的感想。她说,她离开了一个纳旦,只是为了在另一个现世的纳旦中发规自我。①

①《智者纳旦》,是莱辛1779年的剧作。主角纳旦是一个犹太商人,头脑聪明理智,行为高尚侠义。他以三枚戒指的故事说明,世界三大宗教都有价值,关键看它们的实践。这里指喻弗洛姆是一个能把握世界各种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的学者。

人人丛书第一批书目

生命之爱[德]弗洛姆著

人和人的世界[英]列·斯蒂文森著

人生的智慧[德]叔本华著

人类的困境和希望[印]甘地等著

哲学人类学[德]兰德曼著

人,这个世界[芬]佩克·库西著

人的变迁[美]芒福德著

反群体社会的人[法]马赛尔著

人的心灵[德]弗洛姆著

不的本质[美]J·戴维斯,D·帕克著

政治·文化·人[英]马丁·罗伯逊著

文化神学[美]保尔·蒂利希著

中国人的性格[英]伯特兰·罗素著

一个哲学家的旁白朱德生著

中国梦文化卓松盛著

人的哲学袁贵仁主编

目录

一、现代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

哲学家勾画了一幅畸形社会下青年的“反抗”形象:他们反抗消费社会,却又屈服于另一种消费主义;他们期待着毒品的迷幻;期待着性交的激动;期待着摇滚乐队强烈的节奏。他们希望这一切将他们麻醉,将他们从地上托起,然后消失在虚无中……

二、人性的另一面——侵略冲动

人的本性是什么?我认为人比野兽更残忍、更有玻坏性。然而,这种超过野兽的侵略性,并不是出于人的本性,也不是来源于人类的动物祖先,而是来源于人类特定的社会存在。

三、梦——神秘的人类共同语言

白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框架中,必须按社会所期望的那样有“合理”的表现,投身于求生存的斗争;夜晚,我们不再参加竞争。梦,给了我们自由。我们借助梦的共同语言,获得了无意识的神秘——认清了在清醒状况下弄不清的东西。

四、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敞开心灵之门

你也许有体会:某人的一个轻微的、无意识的动作,有时会比他的长篇大论更能说明他的人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