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伪装巧扮周公样 群臣趋附奴才忙(1 / 2)

第五回伪装巧扮周公样群臣趋附奴才忙

朝中文武为何都对王莽趋炎附势呢?因为众臣都觉得:是肥不舔不得咸!也因为王莽最为奸诈,伪装得像一个正人君子那样。汉成帝当初即位时,立即就委政给王凤,王氏家族的势力极为强大。就是刘向所说的“王氏与刘氏势不并立”。当时王家五侯的各位子弟,只知道声色犬马的比试财富、炫耀富贵、炫酷车辆等,互相比试宴饮奢华程度,看看谁家的出入高墙大院、相交豪侠士人的多少。唯独王莽觊觎国家大位,心怀篡逆之心。看见君主没有决断的能力,大臣缺乏有骨气有大气的顶梁柱,即使有几个,也被冤杀死光了。一时间,朝野所尊敬信赖的儒雅之臣,如谷永、孔光、杜钦等徒,只是知道规避祸患,明哲保身,即使这样,也不断的被昏君折腾下狱;因此,王莽折节变为恭俭、勤勉做事、不断学习、博闻广见的代表,在家族内侍奉好各位长辈,在外交结英雄豪杰、文武双全的俊才。

等到迷惑了大众和王太后,爵位更加尊贵时,节操愈加谦逊,用自己的财物来赈剂馈赠给宾客,以致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于是,虚伪的荣誉接踵而来,赞誉声不断,声望超过了他的叔伯们。又敢为天下先,泰然处之而不感到惭愧。曾经私自买了一个侍婢,王莽的弟弟王昆觉得很奇怪;王莽因此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小女子容易生孩子,我特地为朱将军购买的。”购买的当日就给送到了朱将军的府上。王莽隐匿自己的实际想法,藏得太深,求取名声到了这种地步。宋朝时,王安石有诗一首,就是写王莽篡权前虚伪鄙陋的一面的,诗云: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汉哀帝渔色丧躯,到驾崩的时候也没有子嗣,还没有来得及商议迎谁的问题。太皇太后想以大权归到王莽手中,于是诏集公卿商议,推举可以担任大司马的人选。当时的宰相孔光,就想献媚给太后,用以固定宠幸和富贵,于是站出队列奏报说:“新都侯王莽,才华高过管仲、晏子,品德比肩伊尹、周公,能够担当这个重任。”于是孔光以下的文武两班,同声回答说:“大司徒所推举的人是对的。”唯独前将军何武、左将军公孙禄,认为在汉惠帝和汉昭帝的世道,就是外戚掌握大权,几乎危及到社稷安全,现在皇帝无子嗣,应该选立亲近的幼主,不适宜再让外戚专权,言辞非常得体恳切。所以,接连说:“不能这样、不能这样;汉家江山要紧;国家社稷要紧。”

王太后居然置若罔闻,竟亲自命令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代理尚书的事务。当时,朝中议论迎立的大事,讨论很久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太皇太后只听王莽主持裁决。当时的中山王刘箕,这个孩子才年龄九岁,是皇室宗支亲近中最为年幼的一个,所以众大臣中没有一人提议讨论到。而王莽独自喜欢其年幼,自己与太后议定就决定了,于是就派遣车骑将军王舜,持使节迎回来,拥立成为了皇帝,即汉平帝。王莽因为孔光是名儒,曾在三朝做臣相,太后对他也很尊敬,天下人也信认他,于是很尊重孔光,任命孔光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上奏弹劾何武、公孙禄。说他们互相称赞、互相推举,是同党;就将他们的官职罢免,撵到封国去生活。红阳侯王立,虽不在位置上,但是王莽害怕他,就命令孔光上奏弹劾清算王立的罪恶,也发配到他的封国里面去生活。于是,凡是依附附投顺王莽的人就被提拔擢升,凡是不与王莽交好符和或者忤逆憎恨的人就被王莽诛灭。

王莽以王舜、王邑为心腹之人,甄丰、甄邯主持打击并武力决断解决事情,平晏作好参谋,刘歆专门负责写各类檄文和奏章,孙建为带军的爪牙,百官都必须听从王莽的;王莽色厉而言词恳切,想要干什么,只露出一个头绪获暗示来,他的党徒们就立即领会了他的旨意而上书奏报了。王莽则表面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假装苦苦推让,在上用以迷惑太皇太后,在下做给百官臣民看。此时朝内朝外,都己经布置好了王莽的代理人;王莽已经心急了,总想早日行篡位之事;但是,自始至终碍于太皇太后的精明而无从下手。一天,忽然想出一妙计来,孔光曾经称赞王莽的功德比得过周公,周公之时,有越裳氏重译来朝的故事,此时正好借用过来重新表演;随即悄悄派遣心腹,前往益州,安排好各种演戏一样的动作,重复演绎月裳氏使者来潮表示臣服朝贺的故事。

一天,忽有塞外的戎狄使者,自称越裳氏重译,来献白雉一对。于是王莽告诉太皇太后,认为越裳氏不通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了,现在因为汉朝的德教传扬到他们那里去了,重新派遣使者来贡,是一件大好事的事情,应该允许他把敬贡之物带到宗庙来。群臣也一起奏说:“幼主初登大位,这是大司马王莽的功德,应该赐给王莽名号安汉公,并增加他的食邑爵位,以示奖赏。”太皇太后随即下诏尚书:“照此办理。”王莽于是上书说:“臣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一同定的国策,现在希望单独奖赏孔光等人的功劳,对于我就不要再讨论封赏的问题了,我接受朝廷的封赏已经很多了。”前后推让了四次,朝廷还是决定要封赏;之后,王莽就称病不来上朝了。太皇太后于是下诏任命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将甄邯封为承阳侯。王莽还是不起来,群臣又上书建言:“应该顺势加赏立下头功的人王莽。”于是,太皇太后就下诏:“任命王莽为太傅,斡旋四辅的大事,加封名号为安汉公,追加封赏食邑二万八千户,作为王莽头功的奖赏。”于是,王莽故作惶恐,装着不得已的接受了太傅、安汉公的称号,还是推让追加食邑的事情。随即,王莽又建言太后:“褒赏宗室群臣,下至庶民鳏寡的人,一并褒奖。”一时间,恩泽的政令,在全国就风行起来了,全民感恩王莽。至此,王莽做秀到了最高境界了。王莽又唆使公卿奏言:“太皇太后春秋已高,不宜小事都亲历亲为。”又逼迫太皇太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唯封爵的大事,才来告知我,其他的事情,就请安汉公决断。群臣辅佐。”于是,朝廷的大权全部归到王莽手中,其权势就与人君主一样的了。

这时,大司空彭宣,就上交了印信和绶带,请求告老还乡。光禄大夫楚国的龚胜,太中大夫琅邪的邴汉,都因为王莽专政擅权搞一言堂,也请求告老还乡了。王莽命令太后都给与他们优厚的礼义,礼貌的送走了他们,以便王莽又独立自由的空间。又有以前的南昌尉梅福,字子真,知道王莽必篡汉朝,一天早晨,竟然丢弃妻子儿女挂冠而去了,最终不知所踪。福九江,寿春人,博学通《易经》,汉成帝时看见权贵外戚专权,便弃职居家里,修身乐道。成帝永始三年,王凤已死,王莽又弄权,福九江看不过去,曾经通过县道上书,直指时事弊病,言辞婉切极力劝谏,皇上不采纳;也因此弃家而去,人们传说他已经成为神仙了。其后有人在会稽看见福九江,他已经改变姓名为吴市门了。

却说平帝是中山王刘兴的儿子,既被拥立了,王莽恐怕皇帝的外家即卫氏夺其权,对太后说:“以前哀帝被拥立,都是太后的恩情和大义,自从外戚家专权,几乎危亡了社稷,现在皇帝在幼年,又侍奉大统,应该表明朝廷的大义和恩情,用以成全前代的事,为后代树立典范。”于是派遣使者,即拜平帝的母亲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皇帝的舅舅卫宝、卫玄的爵位为关内侯,都留在中山郡,不得到京师来。

王莽的长子名叫王宇,看见王莽隔绝汉平帝母子,内心想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又恐怕长久以后受到灾祸,就私自通书信给卫宝,教卫后上书谢恩,因而陈说丁氏、傅皇后的旧情,没有过多少时日,就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许可,得以到了京师居住。

先是汉元帝刘奭的昭仪傅氏,很得宠,生了一个儿子,封为定陶恭王。等到恭王死了,儿子刘欣代为恭王。正好汉成帝无子嗣,傅太后于是就以珍宝赂络赵昭仪。汉哀帝被拥立后,乃尊傅太后为太皇太后,母亲丁氏为皇太后。于是傅氏封侯者,共有6人,大司马2人,九卿二千石官员6人,侍中攻曹10余人;丁氏被封为侯者,共2人,大司马1人,将军九卿二千石官员6人,侍中攻曹也有10余人。丁、傅二族在一两年间,一人得势、恩及鸡犬,家族众人都跟着沾光,然而哀帝统治下,权势不如王氏在成帝在世的时候。傅太后元寿元年驾崩,丁太后建平二年驾崩。等到哀帝驾崩,王莽专政时,便派遣有司上奏章追查丁、傅的罪恶,于是贬傅太后为定陶恭王母,将丁太后名号降为丁姬。哀帝的皇后,是定陶太后房族中弟弟的女儿,哀帝还是定陶王的时候,傅太后想亲上加亲,就以其许配定陶王,定陶王即帝位后,被封为皇后,之后因为嫉妒被打入冷宫,一个多月后,又与孝成赵皇后一起都被废为庶人,就在她们居住的园里被逼自杀了;赵皇后即赵飞燕。哀帝时,虽然有王太后在朝内,但是王莽还没有大权,所以对傅太后、丁皇后都恨之入骨。当时更立宗室的桃乡侯的儿子刘成都为中山王,以作为孝王的后代,也赐给黄金百斤,而不让他到京师来;卫皇后就日夜啼泣,想见皇帝一面也不可得,悲痛万状。王莽报告太皇太后,下诏有关部门褒扬赏赐卫后,增加汤沐邑七千户。卫后日夜哭泣,思念与平帝相见。王宇教她上书要求前来京师探望,王莽不准。王宇和他的师傅吴章以及舅子吕宽一家人商议此事,吴章认为王莽听不进劝谏,但他相信鬼神,可以制造怪异来恐吓他,再由吴章乘势推演,劝说他把政权移交卫氏家族。王宇便让吕宽夜晚拿血涂洒王莽的宅第,结果被守门的小吏发现,王莽捉拿王宇送到监狱里,令其服毒自杀。王宇的妻子吕焉,正怀有身孕,被囚禁在监狱里,等她生下孩子后就杀掉。

王莽奏报说:“王宇被吕宽等人的话语误导,流言惑众,和当年的管叔、蔡叔犯有相同罪责,臣不敢隐瞒,请示诛杀。”

甄邯等人报告王政君后,太皇太后代替皇帝下诏书说:“唐尧时期有丹朱,周文王时期有管叔、蔡叔,这都是君主圣明却对愚臣无可奈何,因为这些人的本性不可改变。安汉公居于周公一样的位置,辅佐周成王一样的君主,却被迫施行管叔、蔡叔一样的诛杀,不能因为是自己的至亲而危害君王的至尊,朕感觉非常欣慰。当年周公诛杀四国叛乱以后,国家教化才正式形成,老百姓得到教化之后,以至于很少使用刑罚。安汉公要专门致力于治理好国政,以便实现天下太平;所以我支持他秉公执法。”

王莽于是借机诛杀了卫氏宗亲一伙,深入追查吕宽案件,牵连到各郡国中的豪杰以及平时非议王莽的,朝廷中涉及到的人有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红阳侯王立、平阿侯王仁等,在使者逼迫下全都自杀了。这一次,王莽用计深挖连坐,先后共杀掉几百人,一时间海内震惊恐怖不已。忠直不依附王莽的人,何武、鲍宣及王商、辛庆忌等人,皆被连坐而死,吴章还被腰斩。吴章是当世名儒,教授千余人。王莽以吴章是恶人党,凡是他教授的学生都不得当官,他的门生大都更名为其他师傅。有一个平陵人叫云敞,当时为大司徒椽,自己弹劾自己是吴章的弟子,愿弃官前去收敛吴章的尸体,让吴章尸身能够入殓下葬;王莽看到这人很危险,怕背上不同人情的骂名,也只得同意了,之后也将其暗杀了。当时北海的人逢萌,对友人说:“三纲绝了!朝政乱了,法纪没有了;恶人临朝得势了,不离开,灾祸将要来临。”随即脱掉官帽、将印绶挂在东都城门楼上,带领家属从海上乘船离开,到辽东客居去。

大司马护军奏报说:“安汉公遭遇到儿子王宇犯下管叔、蔡叔一样的罪责,他爱子非常之深,但却为了帝室威严不敢顾及个人私情。因为王宇犯罪这事,他感慨难过,写成了八篇文章,都是用来告诫子孙要循规蹈矩的。应当把这些文章颁布到各郡国,让学官们进行教授。”这事交给群臣商议,他们请求让天下官吏都能背诵王莽写成的文章,把学习王莽文章与否的情况记录进官府档案,就像背诵《孝经》一样。

元始四年(公元4年)春天,朝廷在郊外祭祀汉高祖,以配享上天,在宗庙中祭祀汉文帝以配享上帝。四月丁未日,王莽的女儿被立为皇后,随后宣布大赦天下。王莽派遣大司徒司直陈崇等八人,分路巡视天下,以观览各地风俗。

太保王舜等人奏报说:“《春秋》列举功德的大义,最高的为立德,其次为立功,第三为立言,只有至德的大贤才能做到。作为人臣,就要生前受到赏赐,死后成为被人景仰的大臣,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就是这种圣人。”

随后到朝廷上书的百姓有八千多人,他们都说道:“伊尹称为阿衡,周公称为太宰,周公享有七个儿子的封国,他们都超过了安汉公的封赏,应当像陈崇建议的那样落实。”

奏章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各部门经过商议后请示说:“归还以前加封给安汉公的两县和黄邮聚、新野的封田,采用伊尹和周公的称号,加封安汉公为宰衡,位列上公,其属官的俸禄为六百石。三公向宰衡报告事情,开头要先说‘敢言之’,群臣不能再和安汉公同名。宰衡出门配备期门二十人、羽林三十人,前后大车十乘。赏赐安汉公的母亲封号为功显君,加封食邑两千户,佩戴黄金印章,系红丝带。加封安汉公的两个儿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增加皇后的聘礼三千七百万,合计为一亿,以明正大礼。”

太皇太后王政君来到前殿,将印信和绶带亲自封授予王莽。王莽在前面拜受,两个儿子在身后拜受,就像当年周公的做法。王莽稽首推辞谦让,呈上密封的奏报,希望只接受母亲的封号,归还王安和王临的印绶、封号及食邑。

这事交给太师孔光等人商议,大家都说:“赏赐还不足以表达其功,谦虚退让是安汉公的平常品德,最后不能听他的。”王莽要求晋见王政君,坚决推让。

王政君代替皇帝下诏书说:“安汉公每次进见时,都是叩头流泪坚决推辞,现在上书称病不出,坚决要求听取他的意见,退还封赏。他出来处理朝政了吗?没有。所以,还是应当让他出来接受赏赐才行,否则,他还是会返回府第称病的。”

孔光等人奏报说:“王安和王临已经亲自接受了印绶,策封称号已经通告上天,其大义非常明确。黄邮聚和新野的田地收入尤其众多,这都只是属于安汉公的,安汉公想要减损封赏以成就国家教化,这个应当被许可。天下大治太平的教化应当及时形成,宰衡的官职后世不能继承。增加聘礼的钱财,这是为了尊奉皇后,并非是为了安汉公。功显君的食邑,只她一个享受不能继承。褒新侯和赏都侯两国的食邑合计才三千户,感觉数量太少了。忠臣的节操,也应当自我克制,不违背主上的大义。应当派遣大司徙、大司空持节承制,诏令安汉公入朝处理政务,同时诏令尚书不能再接受安汉公的辞让奏报。”王政君准奏。

王莽这才上朝处理政务,他上书说:“臣在元寿二年六月戊午日,孝哀皇帝夜间仓卒离世,我以新都侯的身份被引入未央宫;庚申日被封为了大司马,充任三公位置;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日被封为太傅,赏赐封号为安汉公,空占四辅官位;今年四月甲子日又被封为宰衡,位列上公。臣王莽仔细考虑了一下,我爵位为新都侯,称号为安汉公,官职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贵、号尊、官重、位显、名赫,自己一身蒙受最大的五项恩宠,这不是我这名鄙下的小臣所能承受的。根据元始三年的调查,天下的收成如初,官属也应当恢复正常设置。《谷梁传》中说:‘天子之宰,通于四海。’愚臣认为,宰衡官职以匡正海内官僚体制作为本职,但只有官职没有印信,属于名实不副。臣王莽没有身兼数官的才干,现在是因为圣朝使用太过有误而勉强被起用。臣请示御史刻制宰衡印章为‘宰衡太傅大司马印’。印章刻成后,授予臣王莽,然后我再交还太傅和大司马的印绶。”

王政君代替皇帝下诏令说:“可以。印章的系带可以依照相国样式印制,朕要亲自当面授予。”王莽又把增加的皇后聘礼钱一千万,送给长乐宫侍奉王政君的长御们。

太保王舜奏报说:“天下人都听说安汉公不接受千乘封土,辞掉万金钱币,散尽家财施舍给千万百姓,无不向往其教化。蜀郡男子路建等人为了这事不再打官司了,就是当年的周文王止息虞国和芮国的官司又怎么能比呢?应当诏告天下。”王政君批准奏报。

从此以后,王莽出门时,配备大车前后各十乘,跟随的有尚书郎、侍御史、谒者、中黄门、期门羽林。王莽手中常年手持符节,在停下时,有谒者代替他拿着符节。王莽的掾史都享受每年六百石的俸禄,三公向王莽报告事情时,首先要说“敢言之”之类的客套话才行。

这年,王莽奏报修建起明堂、辟雍(大学)、灵台,为学者们修成一万多处馆舍,建起市场和常满仓,都非常壮观。设立《乐经》课目,增加博士员额,每经各有五人讲授。征召天下通晓至少一门经艺的教授十一人,以及收藏散逸在民间的《礼经》《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史篇》等古籍,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文字方面的书籍也安排人予以整理保存,凡能通晓其意思的,都能受到重视,并前往公车府中居住讲授交流。王莽还广泛网罗天下的怪才和奇能之士,先后来到长安的数以千计。让他们在朝廷中记录下各自见解,以便纠正错误的说法,统一言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