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婚后的金屋藏娇的生活(1 / 1)

15,婚后的金屋藏娇的生活

此后,孟小冬和姚玉兰便来往得比较密切,相对于杜月笙社会地位和财富,梅兰芳当然是比不上,姚玉兰出手的阔气,让孟小冬是涨了见识,心中暗暗感叹,难怪杜月笙能够娶这么四房姨太太,家底子这么的好。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大房和二房的姨太太经常联合起来对付她,她在心理上也是处于弱势,她也喜欢和孟小冬来往,这样两个人便喊上其他的一些社会上的名媛,经常搓搓麻将。

杜月笙最近和蒋介石走的比较近,姚玉兰便也和蒋介石的太太宋美龄走得近了,女人和女人之间总是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宋美龄当时也是需要有一些支持她的力量,她和蒋介石的婚姻在当时舆论上是不被接受的,因为蒋介石和原配离婚后,为了实现政治上的联姻,才娶了宋美龄,当然也有说是蒋介石对宋美龄一见钟情,非她不娶,但是以蒋介石生平也算是阅人无数,应该是不会这么容易一见钟情的。

姚玉兰有时会隆重的邀请宋美龄,再加上自己的母亲,四个人一桌,凑起来搓麻将。说实话,有宋美龄在,孟小冬还是略微有些压力的,在她心里,宋美龄是一个大人物,她小心翼翼的,话都不敢乱说。宋美龄偶尔会在牌桌上讲一点政治上的动向,虽然姚玉兰和孟小冬不太听的懂,但是也是认真的听着。宋美龄很是擅长交际,虽然是个风云人物,但是举手投足很是优雅,相处起来也让人如沐春风,丝毫没有给姚玉兰和孟小冬压迫感。有时,宋美龄会带自己的大姐和二姐一起来凑凑热闹,搓一下麻将。

民国的女人,一个个都特别有个性,浑身上下散发着自由和东方女性的气息。同在这个时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都成为了影响一个时代的女人。如出国留学回国后,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两个人之间选择了梁思成的林徽因,和丈夫离婚然后和徐志摩在一起的陆小曼,和丈夫夏之时离婚的董竹君,都在上海定居,上海就是一个大舞台,汇聚了形形色色的大人物。姚玉兰用一副牌,贴心周到的言语,和这些名媛都成为了至交,迅速的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名气。

姚玉兰是个大女人,有天生的政治嗅觉,在和人打交道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天赋,在处事方面有自己的眼光和格局。孟小冬则显得有些小家碧玉,虽然孟小冬更有才华,但是女人的才华有时会让女人显得有些清高,清高这个词用在孟小冬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姿态越低,越容易引起共鸣,有了社会地位,举止言行越接地气,会让人越没有压力。

当然,孟小冬其实并不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她也并不热衷于此,她更喜欢唱戏。梅兰芳为了让孟小冬打发时光,本意是想让余叔岩收孟小冬当徒弟,闲暇的时候,教小冬唱唱戏。余叔岩对孟小冬是有看法的,先前他和大舞台叫板,就是孟小冬不识趣的挡了他的财路,差点让他下不了台。孟小冬可能在这方面没有经验,不知道她有没有察觉到余叔岩对自己的不喜欢。余叔岩委婉的推辞了,声称自己身体虚弱,常年卧病在床,没有精力。顺便给孟小冬推荐了一位师父。梅兰芳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有些私心的,这种做法充分说明了他的大男子主义,女人和兄弟,他会更加的顾及兄弟一些,这也为后来的梅孟二人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不过孟小冬也只是在当时环境下的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她心中对梅兰芳是满心的信任,是全身心的交付,虽然最终是错付了,但是她也不过就是一个十八九岁的丫头,早年被父母和姨父保护,涉世未深。如果他们没有之后的矛盾,如果孟小冬就安心的受一个男人的控制摆布,就安心的当一个懂事的小女人,可能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但是,孟小冬毕竟是民国的女人,她并不愿意当一个听话摆布的小女人,她渴望的婚姻是自由平等的婚姻,虽然她的脑子,她的人生经验并不足以支撑她获得平等,梅兰芳足足比她大二三十岁,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在孟小冬简单而苍白的人生阅历面前是游刃有余的。

孟小冬一边打发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利用闲暇时间学学写字,骑骑自行车,偶尔唱上两句,家里有做饭的阿姨,她倒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早些年的过于忙碌,丢失掉的,她似乎一次性的找了回来。然而,她似乎也被早些年的训练磨去了一些生活的气息,她是热爱唱戏的,停下来的时候,她有时也是心里发慌,不知道如何去生活,她痛苦的时候,会特别的想要找一个人倾诉倾诉,而眼下,她身边围绕的除了姚玉兰,以及和姚玉兰走的比较近的一些家庭妇女,也没有别人。生活渐渐的让她有窒息感,麻木感,她有种想挣脱出来的渴望。

梅兰芳越来越忙,忙着陪福芝芳,忙着唱戏,能够陪伴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言语之间,也渐渐有了一些不耐烦。孟小冬是很骄傲的女性,自尊心比一般的女人都要强,这种小细节积累多了,让孟小冬心里很是不舒服。内心深处那个渴望爱的小女孩似乎得到苏醒,把这种渴望演变的更为剧烈。

有人说,女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一个男人,或者说,女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一份可以治愈自己内心世界的爱,坚固的,稳定的爱。当然,人世间,一定会有一种情感是会穿透岁月的变迁,生活的洗礼,仍旧坚定不移和不离不弃的,人的情感,滋养人的生命,而顽强的生命力是不会受他们所束缚的。

但,这个人,不是梅兰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