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策上将?!24(2 / 2)

毕竟今天这个外甥已经给自己太多的惊喜了。

众多文臣并一时之间心思各异,并没有说话,反而是一种武将在这一刻炸开了锅。

只见卫国公李靖,一代名将,此刻也难掩激动之情。

他向前一步,拱手对着李世民开口道:“陛下,臣附议魏王殿下的变法十策!我大唐各路兵马,距雍州军已经太远太远了。”

李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魏征变法十策的认同和对大唐军队改革的期待。

他深知,大唐的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却参差不齐。

如果能够进行军队改革,那么大唐的战斗力绝对会翻上数倍不止。

而秦叔宝,看着李靖激动的神色,也是轻捻胡须,微笑点头。

他深知李靖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个沉稳而有远见的人。

他的附议,无疑给李泰和李世民所提出的变法增加了更多的份量。

秦叔宝环顾四周,看到一众武将都在认真倾听,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他挺了挺胸膛,朗声说道:“古有商君徙木立信,仅有魏王殿下削山变法,我大唐要添一圣人了啊!”

秦叔宝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众武将听到他的话,都是一愣,然后连连附和。

“魏王真乃当世圣人!”

“魏王英明!”

“.....................”

赞誉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武将们都是大唐的精英,他们的赞誉并不是空洞的奉承,而是对当看到这摆在面前的现实,从而让他们对李泰变法十策产生了真心的认同,伴随着的还有对军队改革那热切的期盼。

李世民看着这群武将热忱的场面,他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缕笑意。

这些武将们都是和他一同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弟兄,他们之间的情谊无比深厚。

他们为了大唐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不惜出生入死,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

李世民深知,这些弟兄们都是真心为大唐着想的人。

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私利而做出任何损害大唐的事情。

他们的忠诚和担当,让李世民对他们有着无比的信任和依赖。

而秦叔宝的这一句话,却是彻底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

秦叔宝作为大唐的功臣,一直以来都是以沉稳、机智而著称。

他的这一句话,不仅是对魏征变法的肯定和支持,更是表达了他对大唐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李世民知道,这群弟兄们从来不会再朝政中选边站的。

他们的忠诚和担当,只会为了大唐的利益而行动。

而秦叔宝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他老李家,那是真的要出一个圣人了?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中激动不已,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他感到自己的心脏如同战鼓,在胸腔中疾速敲击,仿佛要破壁而出。

他的眼神炽烈而坚定,犹如繁星闪烁在寒冷的夜空中,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李世民的眼神锐利如刀,缓缓地在群臣中扫过,最终停在了李泰的身上。

“李泰上前听封!”

看着李泰的模样,李世民心中早已有了定夺,此刻只是等待李泰的上前。

李泰被点名,虽有些疑惑,但习惯性地保持了沉稳,他缓缓地走到李世民的面前,恭敬行了一礼。

李世民看着这个在自己的培养下成长的儿子,心中涌现出一抹淡淡的自豪。

李泰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显示出他的沉稳与智慧,这无疑让李世民对他充满了期待。

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个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朗声开口。

“着加封魏王李泰为天策上将,魏王府改名天策府,许自置官署,雍州兵士改名天策卫,其制皆参照天策军行事!”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陷入了寂静之中。

包括李泰在内的群臣,都露出了骇然的神色。

他们显然没有预料到李世民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天策上将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在场众人可都是心知肚明。

要知道,李世民在身登大宝之前,就是天策上将。

现如今又封李泰做天策上将,一个天策军,一个天策卫,这其中的落在这群老狐狸眼中,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不过,总而言之这个决定也显然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堂上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十分紧张,众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李泰和李世民的看法。

一些原本对李泰抱有敌意的人,也开始暗自调整自己的策略,准备在新的局面下寻找自己的出路。

而在这个震惊的消息之下,最感到惊愕的莫过于李泰自己。

虽然知道父亲对自己颇为看重,但此刻听到自己被封为“天策上将”之时,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一种震撼。。

身为魏王,穿越而来三年,他早已习惯了朝堂之上的权力争夺,可“天策上将”四个字,在大唐可是意义非凡。

李泰本能的想要开口拒绝,毕竟他可从来没有继承皇位的想法。

李世民看着李泰的模样,哪里还不知道这儿子想干嘛,当下也是不给他机会,一把抽出了腰间的佩剑。

一道寒光闪过,让李泰不由的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收了回去。

【好家伙,这是我要是拒绝就一剑砍死我的节奏嘛?】

李泰心中一阵乱想,然而事实证明李泰想多了。

只见李世民站在朱雀门的城楼之上,面对这在场的诸国官员士兵,冷冷开口。

“我大唐自即日起,即刻变法,凡有阻碍变法者,形同莲花山!”

有碍变法者,形同莲花山!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同样的李世民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始西征,也就是说一切主动权都掌握在李泰的手中。

单凭这些,已经足以让在场的群臣深吸一口凉气。

一时之间,朱雀门城头之上,众多士兵和官员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魏王千岁”

“吾皇万岁,魏王千岁”

“....................”

正当大唐开始推行变法之时,遥远的天庭之上,凌霄宝殿的殿门口,泾河龙王有些战战兢兢的站着。

突然,一到洪亮的声音自凌霄宝殿内传出。

“宣,泾河龙王上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