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一颗来自过去的子弹(1 / 2)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如果从研究生毕业算起,学硕三年,本科四年,高中三年,刚好是十年。”

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如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曾经的苏烨将之全部投入到了学历的内卷当中。

从上小学开始,就喊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口号,师长们也把现在苦一苦,等考上大学就好了挂在嘴边。

可惜的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只是坚信着天道酬勤。

小学的时候语文不好,他就抱着字典来一个字一个字抄。

初中的时候迷上了网文小说,别管到底能不能算是文学,但长期以往,上千万字的阅读积累倒是让苏烨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数学这玩意纯粹靠天赋。

大概就像是网上火起来的那个段子,女人可能会骗人,但数学不会。

因为,不会就是不会。

英语则是另一个极端,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哪怕再有天赋,也比不过人家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同时学习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高中三年,又透支了不少头发,考上了江南省内的某所双非一本。

双非听上去好像不怎么样,但散装省的高考,懂得都懂,考生们为了留在省内确确实实不容易。

而且再怎么说也好歹是个一本,算是能勉强够得上师长们口中所说‘好大学’的守门员吧?

但想象中‘考上好大学就能坐上办公室’的理想生活并没有到来,紧接着而来的是媒体人口中一年比一年更难的就业季。

他们又说,是因为现在本科的学历已经不够用了,而且你不是92级别高校的毕业生,需要读研,等读了研究生出来就好了。

等到大四校招的时候,苏烨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发现确实是不太如人意。

他一咬牙,当初高三确实是没尽全力,就琢磨着考研吧!

现在本科生已经烂大街。

而且,反正大家都在考呢。

于是,他就在内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年考研失利,好在第二年考上了金陵理工大学。

他本科所学的专业是一门传统工科。

大家都说理工科好就业,大概就像是高中的时候师长们都会告诉大家,理科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会更多。

但直到后来,苏烨才知道文科生的大学生活是那么的轻松。

也直到搜寻考研资料的时候,苏烨才知道他所学的专业,其实早已上了国家照顾专业的榜单。

研究生毕业了,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再加上一场坤流感席卷全球,世界各大经济体逐渐转向保守。

当时的苏烨,刚好研究生毕业。

在他找工作的时候,居然惊奇的发现,好像当初本科毕业能选的工作,现在凭借着研究生学历居然已经进不去了?

往下看,发现很多工作只招本科毕业生,因为他们便宜。

想想也是了,明明大专生都能干的活,现在能用相同的价钱招来本科生,那为什么还要多加上几千块钱招硕士呢?

尤其是经济不好的时候。

再往上看,有些工作甚至已经开始卡起了第一学历。

苏烨这种中不溜秋的自然是与之无缘,最后无奈之下,进了当地一家小型的设计院,天天熬夜画图。

钱少事多,勉勉强强能养活自己,但想买房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了。

好在他业余的时候还写写网文,终于在三十岁的时候买了套小县城的房子。

正以为人生要步上正轨的时候,问题紧接着又来了。

某天早上,苏烨发现自己好像连清晨第一泡尿都不得劲儿了。

这时候他才恍惚间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是奔四的人了。

所以,他过去这么拼死拼活的内卷到底是为了什么?

都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但如果有这么一个环境,只有顶尖的那批人才能活的相对滋润,怕不是斯宾塞见了都要落泪的节奏。

其实,有时候苏烨也会反问自己。

找不到好工作真的是自己学历还不够吗?

按照这套逻辑,自己都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应该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吧。

所以,有人在说谎?

好像也不是。

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里,大夏国的经济快速腾飞,产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早已为理工科洗刷掉了‘造核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暴论。

但同样的,等到苏烨读大学的时候,大量传统行业相关的理工科成为了‘国家照顾专业’也是事实。

这时候,苏烨想起了曾经在初中课本里看到的一段话——

我国的发展优势是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了世界工厂。

曾经的他,对于这句话不以为然,直到真的要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像是商品一样被人翻来过去的挑选时,蓦然回首间,那颗来自十多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

什么因为本科学历不够,所以需要考研,这不跟当初那句‘考上好大学了,就能坐上办公室’是一样的话术么?

三代人的努力买不了一间魔都的厕所,十年的寒窗苦读追不上所谓的第一学历。

两者的本质有什么区别?

只是因为没踩在时代的风口上,所以个人的努力就永远追不上时代的通胀。

既然金钱可以通胀,那为什么学历不可以通胀呢?

追不上,就是追不上。

硬要说谁对谁错的话,可能还是怪他自己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