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山下(2 / 2)

此时的刘毅刚从历阳回来,马不停蹄地又接了刘裕的命令,写了一封书信,差周安穆送去建康。收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刘毅的哥哥刘迈。

刘迈本来受了桓玄的指派,前去竟陵,担任太守,如今是人马整装待发,偏偏遇上了刘毅送书前来,心下犯了嘀咕: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成功,刘裕也不见得能感念我什么好,若是失败,举家大小、官职前途毁于一旦,况且桓玄尚且算不上什么穷凶极恶之人,不过是世家之争罢了,我何苦去趟浑水呢?

周安穆见刘迈迟疑,来不及告别,匆匆回了丹徒。

“吩咐将士们,准备赴任竟陵。”

“大人,眼下已经是黄昏,将士们都还未曾用饭,能否明日再动?”

刘迈哪里还顾得这些,只说尽快用饭、今晚务必动身。忽然,一匹快马闯到,来人正是桓玄的敕使,“参见将军。”

“敕使黄昏前来,所为何事?”

“并无其他,圣上知道将军不日启程,命我来差送信件,以慰劳将军。”

说罢,便翻身上马,回宫去了。

刘迈展开信件,上写道刘裕本北府兵出身,不知能否担当大任,最近也听闻不到刘裕的消息,不知情况如何,此一番你去竟陵,要好好留意考察。

刘迈本就是做贼心虚,读完手谕不觉得是已经冷汗涔涔,汗流浃背,哪里还想着夜半出发的事情,一坐就坐到了大白天,立刻向宫门走去。

“臣刘迈叩见陛下,有要事禀报。”

“何事?”

“启禀陛下,刘裕在丹徒,召集部下,已经开始谋反了。”

“爱卿,此事非同小可,勿要戏言。”

“陛下,绝无戏言。”

桓玄彷佛早就知道了这一天的到来,只是点了点头,加封刘迈为重安侯,便让刘迈下朝去了。偏有这时,朝中勾心斗角,大难临头,竟至于陷害之举频发,“陛下,那周安穆前来送信,竟然毫发无伤的回去,想来也是那刘迈纵容,臣请暂拘押刘迈,以观后效。”

桓玄深以为然,收押了刘迈,此外又逮捕了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三人,三个人也是一脸懵,为什么呢?原来周安穆来给刘迈送信的时候,见他犹豫不决,连王、辛、童三人都忘了,以至于三人始终处于一个局外人的状态。

王元德等三人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旁边就是刘迈的惨叫,施刑的人问了一遍又一遍,王元德三人始终不招,问题就在于实在不知道招什么。

桓玄这边,急忙召集桓谦和丹阳尹卞范之一起商量抗击刘裕的大事,桓谦劝桓玄趁着刘裕势力未稳,迅速出击,桓玄这时候蓦然灵机一动,准备在覆舟山坚壁固守,等刘裕过来。桓谦心里想到,但凡你有一丁点像我大爷,也不至于相出这个办法,但出于江山社稷考虑,只能屡屡相劝,最终,桓玄派了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上攻打刘裕。

刘裕闻听桓玄派兵,也不甘示弱,自封总督徐州事,封孟昶为长史,镇守京口。加上刘道规的青州兵,一共一千七百多人南下讨贼。

何无忌接到了撰写檄文的任务,奋笔疾书,母亲刘氏看到儿子执意为兄长报仇,心中无比激昂,由此看来,何母也是一位忠义之人。

翌日,刘裕看到了那封檄文,不免感叹何无忌的文采斐然,岂不知,这里边有多少国仇家恨,有多少血泪交融。

檄文中首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隆安以来,国家多故,忠良碎于虎口,贞贤毙于豺狼。

然后是痛骂了桓玄:逆臣桓玄,敢肆陵慢,阻兵荆郢,肆暴都邑。天未难忘,凶力繁兴,逾年之间,遂倾里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沈辱,七庙毁坠。

然后陈列我方阵形: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等,荷戟振袂、志在毕命。

益州刺史毛璩、扫定荆楚,江州刺史郭昶之、奉迎主上,镇北参军王元德等、保据石头,扬武将军诸葛长民、已据历阳,征虏将军庾颐之、以为内应。

这篇檄文可以说写的文采飞扬,但是的确是真假参半,王元德还在牢里,庾颐之、毛璩、郭昶之还不知道有这事,诸葛长民,当时在历阳还没有主事,这正是兵者,诡道也!

这下轮到桓玄睡不着了,天天担心檄文上的事儿变成真的,大臣们则不以为然,“檄文中多有欺诈,可见此等反贼无非是虚张声势,难成大事。”

桓玄的担忧更加重了,自己手底下都是什么人,“刘裕英姿非常,那刘毅家中贫寒,在赌场上却能够一掷千金,何无忌像极了他舅舅刘牢之,怎么能说难以成事?”

可见,桓玄这个人打仗不行,但是看人很有一套。

“报!启禀陛下,适才吴甫之战败,死于江乘,皇甫敷战败,死于罗洛桥,刘裕军大胜,战死一将檀凭之。”

桓玄闻听,眼前一黑,险些晕了过去,急忙叫来桓谦商议,最终拍板,桓谦带兵镇守东陵,卞范之带兵镇守覆舟山,两处共二万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